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4章 我是你的人了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3368/498763368/498763390/20200619101624/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作为后来者,相比当代的人们,赵林比他们更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

    生活当中的许多事情,既然明知道反对不了,还不如坦然的接受吧。

    既然他身在现在的这个位置上,杭州各界又急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来密切双方的关系,或者说,以这样的办法让大家的利益捆成一起,以建立起双方间必要的信任度。对他这样一个大老爷们来说,似乎接受下来,这是对大家都好的结果。

    就算对方不是美女,人家也是土壕家的女儿呢,其背后的资源,也是不可想象的。而这,也是目前的他最需要的。

    更何况,人家姑娘入了他家的门了,以后可就只指望他了呢,这时候可不比几百年后,这些女人们还有机会把他给暗算了,然后把他的钱财拐带到他的经济人那里去,再说,他也没有什么经济人的。

    更何况,人家姑娘押上的是一辈子的幸福,而他呢,就算这两位长得对不住观众,他不是还可以在翠香姐妹以及小昭那里找到一些平衡么。

    所以,赵林也想通,这个时候他若是再继续拒绝的话,可就太矫情了。

    两天后,赵林和刘玉莲的婚礼如期的举行。

    当看到一左一右搀扶着头戴红盖头的刘玉莲的两个姑娘时,赵林不由眼前一亮——看来,刘基这家伙的审美观还算大众,这次没有骗他。至于刘基自己不太洁身自好的事,他就打算不再敲打他了。

    虽然刘基说过,赵林大婚的当天,他只要出个人就行,其它的事情交给刘基就行了,但是,大婚的这天,赵林还是一早就进入了婚礼的状态之中。

    一大早就要沐浴更衣,先要祷告天地神灵,然后再是祷告祖先。

    还好,云六陵已经做到,云六陵所葬的又是云太祖一系,虽然算是他的祖辈,却不是他的直系。韩山童声称他们是徽宗的后裔,他们这一脉却是太宗的后裔,所以,他就不需要跑到云六陵去祷告祖宗了。只需要遥遥面北几拜,便算是祷告了祖宗了。

    赵林虽然为人随和,以前还在铁山寺的时候,便和一众老弟兄们追逐打闹的,大家也没有多少尊卑之分,但自从来到了杭州,尤其是刘基到来之后,他就一再告诫了诸位老弟兄们,不可以在赵林面前失了礼数。

    所以,有幸来参加他的婚礼的中高层将士们,也只是远远的遥举酒杯,便算是表达心意了。

    然而,不管是什么礼数,对于杭州各界的商贾们,赵林却是不得不亲自接待的。

    赵林身披大红彩衣,吴、张二家的姑娘搀着头盖盖头的刘玉莲,一同向杨通泰行毕礼后,大礼才算过一段落,这时候才刚到正午,赵林就已经是疲惫不堪了。

    赵林可是以云朝的后人的身份示人的,所以,杨通泰也不敢拿大,他可不敢做了赵家的长辈了,只能以刘玉莲娘家人的身份,受了赵林这一礼,然后就赶快把一对新人扶了起来。

    然后,赵林陪着由吴、刘两家姑娘搀着的刘玉莲送回了新房,他还得继续出来招待宾客。

    作为小明王,下面的将士他虽然不需要一下的去回礼,但是,谢再兴、胡大海、杨通泰这些将领们那里,他还是要走一圈的。以后还要指望这些老将们替他卖命打仗呢,也是收拢人心的好时候。

    他以前是老板的时候,会借着年底尾牙的时候走上这样一圈,他觉得,现在借着自己的婚礼,和手下的将士们混个脸熟也算是不错的。

    谢再兴似乎根本不记得,他曾经有过跟赵林提亲的事了,这会正没心没肺的和胡大海喝着酒。作为多年的老弟兄,二人如今分居南北,若不是赵林这次大婚的机会,他们都不会坐在一起喝酒,这次自然要大喝一场。

    “王爷,你不要管我们两兄弟了,你管够酒就好了,胡云几个在那一桌,你去让他们好好喝好就是了,”谢再兴才刚刚喝,就似乎有些醉意了,大大咧咧地说道,“那帮家伙,这次是求着让我带他们出来的,要是不让他们喝好了,他们肯定会埋怨我的。”

    尽管刘基一再说了,不要理会这些普通的将领了,赵林还是端着酒杯,来到了这些中层将领人的桌边,其中,就俨然有从他离开那个山村后就认识的吴永德、刘三等人。

    韩林这时候已经有了几分醉意了,也不好逐一的敬酒了,只站在中间遥举酒道:“感谢各位老兄弟们今天来能加我的婚礼,我就不一一敬酒了,我先干为敬,兄弟们的心意,我都领受了。”

    说罢,赵林一饮而尽。

    刘基看到这一幕,不由微微皱起了眉。

    尽管他已经和韩林说了几次,这样是有失礼数的,可是,赵林还是没有撇下这些底层的丘八们。

    既然劝不住,就只好由着他算了。也或许是这个原因,才让赵林虽然看似人畜无欺,却有那么多人爱戴他的原因。

    “上下变化一千年,难道说,这天下的因果真的因为小明王而变化了吗?”刘基也犯起了迷糊。

    作为一个极其聪明的人,刘基当然能透过所谓的忠孝仁义,看到真正的本质。估计除了赵林,就他明白了。历朝历代成大事者,莫不是心狠手辣者,可能唯独有些例外的,就是云太祖了,因为,陪他一起创业的老将们,都算是得到了善终,但其它的发家的君主,无一不在得位之后,对有功之臣们大开杀戮,所以才会有了鸟兽尽,走狗烹的古训。

    “明王真不愧是太宗皇帝的后裔啊。”刘基也只能寻找这样的理由了。

    虽然赵林只想一杯酒就算对这些将士们将待了,可是,还有几位喝醉了的将领,偏要和赵林来敬酒,赵林盛情难却,只好又陪饮了两杯。所以,离开兵将的席位的时候,赵林已经有了五六分醉意了。

    接下来,赵林还要去杭州各界商贾们的席位去还礼。虽然他是官,但是,不管是以前配合他的工作,还是列席他的婚礼,人家都是出了力的,就算看在人家送过来的那一份厚厚的礼物,他也要喝上两杯啊。

    不想,他过来的时候,吴永元这个老胖子,俨然以主人的身份,将这一伙商人们管治得服服帖贴的,赵林只意思性的喝了一杯酒,吴永元便站起来说,代表大家感谢了小明王的谢礼。

    看来刘基说的话非常的对,哪怕他对各位商人们许以重利,都不能让他们一心一意的跟随。可是,当他答应吴、张两家的闺女后,吴永元此时俨然把他当作了自己人,全心全意的充当起这个商会头领来了。

    所以,赵林只是走过场的在这里喝了杯酒,便算了事了。

    没想到,列席他的婚礼的文人们,现在也多数是杭州各级衙门的官员了,他们在酒席上的豪爽,可一点都不弱于那些武将,让赵林不得不甘拜下风。

    而对于这些文人们,刘基也不好说什么尊卑之分了。

    云朝太祖就曾经立下祖训,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赵林既然声称是云朝的后人,这里又是士大夫的群体,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些文人们和赵林这位小明王是两位一体的,所以,他们可不会有什么尊卑之分的想法的。这天下是他们和皇帝共有的,他们是共同的主人,所以,他们才不会把自己当作赵林的下人。

    所以,这一圈走下来,赵林都不知道自己喝了多少酒,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酒席,回到了自己的新房的。

    直到一阵阵温热贴着他的脸颊,才让他感到了清醒,朦胧之中,看到一张娇艳欲滴的脸,手中还拿着一块湿帕子,应该是刚刚替他擦过脸。

    “莲儿,你终于是我的人了,”赵林含混不清地说道,打起精神,想要抓住对方的小手道,“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分开了。”

    “王爷,你的夫人在那边,我才不是你的人,”没想到,眼前的姑娘当即紧张的收回了自己的小手,慌乱不堪地说道。

    韩林微微一瞥,这张俏脸怎么看起来那么陌生,可再仔细去看时,又似乎在哪里见过?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