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一章 总有活儿干

    里长这两日催盖学堂和黄小灯家新屋的人催得厉害,也是想赶在收稻子之前完工。

    两个半月全村人的努力,三间新屋总算是结近尾声了。

    学堂简单,也不住人,搭起来就行。再等农忙完后,便请木匠师傅来做桌椅。

    黄小灯家的新屋,村民们就用了一些心思。这心思里有感激。

    里长把黄小灯叫到新屋前,做最后收工的对接。

    “小灯啊,你让在这间房的前面盖一个小间,你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里长不知道黄小灯为何要在两间屋中间盖一间低矮些的小屋。

    “好好,就是这样的。到时木匠师傅来后,我再让他打一些木架子。”

    “你要木架子做甚?”

    “嘿嘿,我早就想好了,在这里开一间杂货铺,卖些日常用得上的吃的玩的,方便村民嘛。”

    “哦,好啊,你这个主意好!”

    里长拍手赞成:“你这脑瓜子真是灵光啊,主意就是多。”

    “这现下不是村里人手头都有些钱吗?自然要吃好点穿好点,去县里也不方便,我家马车运货方便,便给大家方便。”

    “哈哈哈,好好,我觉得好。”

    “再有,这稻子收了后,我要大批做湖子酒,到时还得要里长和村民们帮我哦。”

    “帮帮,怎能不帮咧,你又不让我们白帮哈哈哈。”

    今年白库屯各家的稻子收成都好,农田有如久干逢雨,今年田水充足,庄稼长得也好。

    收割的季节,白库屯一片欢歌笑语,几十年没这么兴奋过。

    看着黄澄澄一颗颗饱满的谷子,村民们脸上灿烂得像正午的阳光。

    收割的前一日傍晚,丘伯赶着马车接白俊秋回来。

    张梅花家人少,劳力也少,里长指挥,全村人第一个先帮她家把稻子收了。

    只大半日,张梅花两块田的稻子便被扎梱好放在了稻场上。

    因为黄小灯的凝聚力,让村民们更加团结。

    哪家先收割完了,便去给劳力少的人家帮忙。

    这几日也是天公作美,艳阳高照,天空晴朗,万里无云。

    收割,铺晒,脱粒,再晒干。

    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年不只是收成好,因为是团队做战,后续工作也进行得很快。

    白俊秋只有三日的休沐,三日后,便回了学院。

    这三日,黄小灯买了不少好吃的东西,张梅花也舍得,三顿都是好吃的,白俊秋都感觉自己吃胖了些。

    黄小灯认为,白俊秋胖点更好看。

    白天他们忙外活,夜间一家四口人围在桌前,小碗缠着要白俊秋教她识字。

    白俊秋会背不少古诗,他在教小碗读,黄小灯在一旁听着,全是自己会的,却要装成从没听过。

    她拿了白俊秋的书本,假装什么也不懂地问,实则是在考他这半月来学了些啥。

    还算这小子用功,先生教的内容,他是全都学进去了,也接受了。

    她就说嘛,这小子聪明,读书一定能成。

    稻子全收回仓后,村里的学堂便要开学了,她要“跟”着小碗学认字,写字,学背诗。

    到那时,她会认字写字背诗也就不为怪了。

    稻子收完,黄小灯请来镇上的好木匠,给学堂打桌椅,也给自家打床和桌椅,还有木架子。

    好木匠还没有一下子接过这么多活,自己和徒弟两人也忙不过来,便招了以前带的出了师在自己接活的四个徒弟一起干。

    黄小灯的要求只有一个:结实!

    不管是桌椅,还是床和木架子,都得结实,她这几个月坐自家那张摇摇欲坠的椅子,都已经坐怕了。

    一有新米粮上市,李老爷就让李安过来,说要订湖子酒,并带了两马车的葡萄。

    “黄姑娘,上回那桑葚酒我家老爷那是赞不绝口,他运去金老城,给宫中的主子们尝了尝,都说好喝,让他再送些过去。

    可桑葚过季了,我家老爷便去外地收了些葡萄来,让姑娘帮做上,价钱你说多少便是多少。”

    还真是有钱有,这葡萄可真是新鲜,品种也好,一颗颗的又大又圆,皮薄肉多。

    估计收买的价钱也不低。

    “湖子酒我家老爷说,有多少他要多少,现下我们正在收米,这葡萄果酒做得差不多时,我们的米也就会送来,可又要辛苦姑娘了。”

    “还好还好。我也不涨价了,还是原先的价吧。”

    眼看自己地里提前种的那“地膜”花生成熟了,过十来天便可以扯,黄小灯要赶在这之前将这葡萄果酒做好。

    做桌椅的事,她只得又交给里长帮忙了。做葡萄果酒,也得请几个做事灵活点的妇女。

    全村百号来人,除去年幼和年老的,能干活的也就五六十多人。

    黄小灯根据情况,分为四个类别。

    做粗活的,做细活的。做事麻利些的,做事迟缓些的。

    谁能干什么活儿,谁适合干什么活儿,她都一一安排。

    她尽量让村里每户都有活儿干,并按照活儿的轻重和繁简,每人的工钱不一。

    身为种一辈子田地的乡下人,何时日子过得这般充实过?

    农忙时忙农,农闲时也有活儿干。一个收粮食,一个收工钱,他们的干劲旺盛,从来都不叫苦叫累。

    赵飞燕和宋五枝两家,虽然心里是羡慕的,却被忌妒给代替,生气又无计可施。

    特别是宋五枝,每日都在想办法,用一种怎样的方式与二嫂张梅花和解。

    赵飞燕本来答应了让白季教白莲做酒曲的,她还准备好做酒的材料,可再去找赵飞燕时,她却反悔了,不教。

    这可把宋五枝给气得,当时在她家不敢发作,回到家就抽椅子摔碗,骂了好几个时辰的白老大家,没一个好东西。

    白有德也生气,也陪着骂了几句,还埋怨宋五枝。

    “都怪你,当初看二哥家穷,一味去巴结赵飞燕,现下落着好没有?”

    宋五枝那里能听得这样的话,转脸把火都撒在白有德身上,两人吵起来,并大干了一仗。

    当然,他们这生气里头,主要还是有一部分的眼红。

    眼红白季会做酒曲和湖子酒,卖湖子酒还赚了不少钱。

    而这些,跟他们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他们是一点好处都没捞着。

    平日里跟他们是亲兄弟,到跟钱有关的事时,他们却没有好兄弟的待遇。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