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王跪在皇后坐椅前徐徐道来。那神情就跟一个孝顺的儿子,为了心爱的女人,哀求自己的娘亲一般。
坐着的皇后越听越心惊,怎么那么像自己亲生儿子心心念念忘不掉的女人。有心叫破白杨的名字,却想起太子通过暗线传过来的事情。于是平稳自己的心态,和蔼的问道。
“皇儿,跟母后说说你们相识的过程。你既然倾心于她,可对她了解的彻底。你无心朝堂,却也是我大燕国的王爷。她一个小商女如果没有过人之处,怎么能配得上你?”皇后尽量像说家常一样平静的问道。可微微颤抖的声音还是暴露了她的内心。逍遥王在心里就是冷笑了。
“该死的老女人,坐不住了吧?本王就是要用钝刀子一点一点的割破你。如果找到确凿证据,本王会亲手杀了你,给我的母妃报仇。”想到此逍遥王还是刚才的语速,慢慢的说到。
“皇后姨母,那一次我佯装贵公子出外查事情。不料又一次被劫杀,受了重伤还中了毒。在一个破庙里,是她为儿臣解了毒。他对儿臣有救命之恩,为了报恩,儿臣就跟她有了交集。她是一个聪慧的姑娘,她执着的性格,不服输的心劲儿。叫儿臣赞赏之余,心生爱意。好多地方她像极了我的母妃,这也是最吸引儿臣的地方。后来她带着妹妹和弟弟自立门户,靠着家传的手艺开起了点心铺子,一步步走的刚强志气。论长相,她端庄秀美。论本事,她下得了厨房打得过流氓。若论配不配,应该是儿臣配不上她。”逍遥王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抬起头看着皇后关切的问道。
“皇后姨母,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这时的皇后再也稳不住了,多年前自己姐妹同时爱上了一个男人,多年后两个兄弟同时看中了一个女人。自己姐妹还可以同侍一夫,两兄弟怎么可能同时拥有一个女人。偏偏最先遇到那女子的,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皇后的脸变得苍白了,浑身无力,双手都是哆嗦的。
“皇后姨母,你这是替儿臣高兴的吧。这么多年儿臣执着的去查母妃的死因。现在终于收心了,因为遇到了能够相守一生的女子。儿臣要娶回她,做我的王妃。”
“不行!你说的女子可是叫白杨?”皇后再也坐不住了,猛地站起来问道。
“是啊,母后您是怎么知道呢?她真的叫白杨,杨树的杨。她并没有给自己报到大选名册上。儿臣也不允许她这么做。”逍遥王也顺势站了起来,看着皇后说道。
“胡闹,你既然知道她是讨饭的出身。又怎么有资格做我皇家的儿媳?”皇后很大声的说到。
“母后此言差矣。儿臣是皇家最没出息的王爷,门第出身对儿臣而言不算事儿。儿臣此生非她不娶!为了她儿臣可以什么都不要,包括这个王爷的名头。”逍遥王斩钉截铁的说到。
“是啊,你跟你父皇也是这么说的。你可知她是外姓王白府赶出去的女儿。她已经认祖归宗,现在是白王府的大小姐。白府早就把她的材料报到了大选名册上。”
“母后,此事儿臣也略有所闻。可儿臣与她相识时,她确实在逃难的路上。她认祖归宗,可是在儿臣向她提亲下聘之前。”逍遥王寸步不让的问道。
“之前之后都不可以。”忽然老皇上的声音在偏殿门口响起。逍遥王回头淡然的看了皇上一眼。
“父皇,君无戏言,前些日子你可是允诺儿臣,只要儿臣放弃一切,她就可以做儿臣的王妃。”逍遥**音冷冷的说到。
“不错,朕是允诺于你,可那时你并没说他是外姓王白府的大小姐。”
“父皇,儿臣与她提亲下聘之时,她就是一个小商女。至于她身份的变化,之前儿臣不知之后儿臣还是刚才听你们说的。父皇你给儿臣一个合理的理由,为什么她就不能做儿臣的王妃?”
“那是因为本太子已经向她表白过了,我要他做本太子的女人。”太子心急的插话说到。可见太子已经乱了方寸。逍遥王像看傻子一样的看着他,很是不屑的说道。
“太子皇兄,你今天出门早没带上脑子吧?就算你向白姑娘表白过,她可曾答应了你。这是其一,其二是不是你太子爷搭过话的人都会是你太子府的幕僚啊?她身份有了变化,是在本王与她提亲下聘之后。在本王心中,她就是那个有志气有本事的白姑娘。并不是白王府失落在外的讨饭丫头,现在的白府大小姐。父皇母后,是不是她做太子的女人可以做我逍遥王的王妃就不行。如果你们点头,本王也就不争了。有本事你们就把她弄进太子府。否则本王就要娶她过门,做我逍遥王府的女主人,本王的正妃。”
“猪脑袋呀。”皇上和皇后一起瞪着太子,心里也一起的说到。这个儿子看似精明狠辣,现在看来和逍遥王还差那么一截子。
老皇上想的更多,从上一次逍遥王跟自己在观察室里说到小商女,到现在破天荒的参加小殿议事。都是经过缜密的考虑,一环扣一环,一步紧追着一步。过去自己还真是忽略了自己这个儿子。当年的事情,他还真的不怕被这个儿子查出真相。况且当事人已经死的死亡的亡真相已经被埋葬了。
现在如果自己点头了,太子和逍遥王之间必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抢。大选在即,蕃国进贡也就一个月以后的事情了。这个时候朝堂需要的是绝对稳固,而不是内讧乱起来。唉, 谁说皇上一言九鼎,真坐到这个位置,才知道很多事情都是两难的。
皇上和皇后这里沉默不语,太子那边也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了,一副懊恼的神情。三皇子看戏看的津津有味,暗暗在心里头验证自己曾经的推测和走的每一步棋。眼神儿偶尔和对面的晴贵妃相碰,母子俩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不知不觉间大家又回到了小殿上。本来就是紧挨着了两间殿堂。皇后的失魂落魄,逍遥王的故意而为,暗线太监的左右传话。偏殿的经过毫无遗漏的小殿里面的人都知道了。
“父皇,儿臣等着您的决定。”
决定,怎么决定?否决了逍遥王的婚事,那就是言而无信,有悖于君无戏言的祖训,以后还怎么面对群臣。履行了当初的诺言,又伤了另一个儿子的心。兄弟俩本就是互相牵制的局面,到那个时候暗斗变成了明争。自己还能平衡得了吗?这么多年来,太子在朝堂上根基已经稳住了。虽然逍遥王不理朝事很多年了,但是他的实力他的本事没有人能看得清楚。离开皇宫分府的时候,这哥俩都刚刚12岁的年纪。几年后一个跟着自己打理朝政,学了治国的谋略。一个满世界溜达最后习得一身诡异的功夫。师从何处,没人所知。势力多广,没人查得清楚。太子是帮助自己稳固社稷的坚石,那逍遥王就是看不透的迷雾。这哥俩要是掐起来,那大燕国就乱套了。虽然现在每时每刻也在互掐,那都是在暗地里做小动作。这样的操作能平衡朝堂,有利于江山稳固。
怎么决定都难啊。可是不说话那是不行的。皇上把求救的目光看到了列席参加小殿议事的左右丞相那里。希望这两个老东西能明白自己的苦处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皇上的难处,两个丞相岂能看不出来?皇上的儿子都是分批的,太子和逍遥王是皇上登基那年大选妃时,两个嫔妃同时怀上的孩子。第二批就是五年大选的时候有的,也就是现在的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第三批儿子也是五年大选的产物,年纪现在也不过几岁?这么多年来,皇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最大的两个儿子,暗地里互相掐架。也是不想其中一人独大,威胁到皇位的安全。这也是历代皇室中的惯例,只可意会不可拿到明面上来说。
两全其美的办法不是没有。那就是放到五年大选的时候,看最终的结果。谁技高一筹,谁就抱得美人归。失败的也怨不到皇上身上。两个丞相互相看了一眼就默契的想到了一个字,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