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八章 青山郭外斜

    “大人,大人,您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荒郊野外太冷了,要不您上马车上坐着吧。”书童发现葛诚的异样,瞳孔放大,一脸惊恐,全身在不自觉的颤抖。

    “嗯,好,上车。”

    “咱们在这山脚周围兜一圈,你留心周围看下能不能找到王妃。”葛诚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上了马车。

    别害怕。

    别害怕。

    这只是一片待开垦的荒山,有人搬过来居住,没有看见武器,没有看见士兵,没有看见演习操练,这里未必就是燕王举兵谋反的根据地。

    小书童放慢了马车的速度,在灵山山脉的山脚下的村落外边走边看。

    灵山山脉一共有五座山丘,现在山脚下建了村庄,一眼望去很多房子都还在砌墙和垒砖,应该也是刚聚集修建起来的村落。

    这些人,从哪里来?

    看上去,也有几千户人家的样子。

    城内来的?

    大明有严格的户籍和路引制度,这么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他这个做北平长史的秘书长不可能不知情。

    城外来的?

    北平地处边塞,风沙大,林木稀,并非会是百姓首选的置业安居乐园,江南两淮流域和山东直隶都比北平好。

    葛诚远远的向村庄里望去,村里有水井,刚栽种的林木和果树,似乎还有几家货行和粮油杂货店,已经是初具居住规模的村落。看着村民进进出出,以老弱妇孺较多,村内男子出入较少。

    书童驾着马车,走到第五座山的山脚下,突然掀起马车帘子低声向葛诚道:“大人,大人!”

    “你看那边的两个人,是不是王妃和颜管家?”

    “什么?赶快停下来!别再靠近!”葛诚听了,连忙向外张望。

    书童把马车停在了一棵树下,葛诚从马车上下来。远远地望去,那个身穿藕色镶皮袄和灰色短棉袄的身影,正是燕王妃徐仪华和管家老颜。

    只见老颜展开一张图纸,徐仪华对着图纸指指点点,身边围着几个村民,似乎正在讨论村落布局和建设规划。

    徐仪华是这个大型村落的指挥建设者

    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呢?

    葛诚悄悄看了一会儿,没想明白,便命小书童驾车回府。

    又是一个时辰的车程回到长史府。

    进了卧室,不识相的鸽子还在“咕咕咕”的叫个不停。

    “回信回信回信,你叫我写什么?”

    “写发现一个大村子,里面全是王爷起兵的乱党,让方孝孺报告圣上派锦衣卫来将他们抓起来全部杀掉?”

    葛诚不耐烦的向鸽子低声吼道,顺手拿起鸡毛掸子上前一挥就赶走了鸽子。

    鸽子被打了一下,马上就飞走了。

    “唉——”鸽子一飞走,葛诚背上的大石头似乎也被移走了。

    天黑之后,又是戊时。派出去的其他四个家丁回来汇报,内容和前三天没有一点不同。

    世子去上学然后骑马射箭回家。

    亲兵营又操练了一天没有出门。

    “行,从明天开始,不用再去跟踪世子和守兵营了,你们几个,换上农民的衣服,明天都去灵山走一圈。”

    “你们去做两件事。”

    “第一,数一数灵山脚下的村子,一共新搬进去多少户人家。”

    “第二,想办法,不留痕迹打听打听这些人从哪里来,为什么来。”

    “你们带上果子糕点什么的,问小孩子,别直接直挺挺的问大人,千万小心,别引起村民的注意。”

    “灵山那一带地方大,离府里又远,估计一天下来也弄不清楚情况打听不出来什么,给你们三天时间,二月十五号的戊时,再来向我汇报。”葛诚说完,又打开抽屉取出一些碎银子,分成了五小份,推给五个家丁书童。

    “这些钱你们拿去,二月十五日的戊时,再来向我汇报。”

    在这三天,另一边厢,皇城应天,从北平寄出到各州府的四十五封信的功效,还在继续发酵扩大。

    建文皇帝被群臣围攻堵截了两天之后,直接下令取消上早朝,三天之内,又多了二百多封奏折集中火力攻击,一种声音是反对不追击鞑靼和削藩的,另一种声音是对于恢复周朝礼制的怨声载道。

    从建文皇帝登基的第一天起,他几乎事事都听这三个人的,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这三人是先帝皇爷爷亲手指定的顾命大臣,听这三个人的话,就相当于听皇爷爷的话。

    可是如果皇爷爷在世,颁布这些政令,他真的都会赞同吗?

    建文皇帝朱允炆,一个人坐在奉天殿里,开始深深的怀疑人生。

    他只是觉得他们三个的话都很有道理,有理有据,似乎都是站在他朱允炆的立场上,为他考虑的。

    但是这三天以来,收到五百多封的奏折,却让他听到了其他的声音。

    听说这两天还有些言官在翰林院和方孝孺当场就吵架吵起来了,说方孝孺瞎指挥,让圣上误入歧途,败坏江山社稷。

    朕,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建文陷入了迷茫。

    建文元年,二月十五,晚上戊时。

    北平长史府,葛诚派出去的五个家丁书童,在灵山转悠了三天,终于带回来了有价值的线索。

    “启禀大人,灵山山脚的村落,是这一个月内才建起来的。”

    “据奴才们在五座山的山脚清点户数,目前灵山一共迁入七千四百户人家。”

    “他们一部分是北平铁骑军的家属家眷,一部分是从附近地区搬迁至此处,主要都是随着家中男主人迁来北平东郊灵山。”

    “家中男人从军,他们迁的近一些,也方便家庭团聚。”

    “什么,从军?”葛诚听到了核心关键词。

    “是的,大人,灵山山脚下的村民,全部都是从军将士的家属。”书童据实回答。

    “他们说,王妃给他们规划好了住所,还给每家每户发放了安家的费用,发了农垦的农具,还有农耕的种子。”

    “下个月开春,就要开始第一轮种植了。”

    七千四百户,按照每家至少两口人计算,这里至少有一万五千人!

    北平城以外,渺无人烟的东郊,突然无端多了一万五千人,以务农的名义?

    这一万五千人,又恰恰是军队将士的家属?

    这会不会太巧了?

    葛诚打发五个家丁下去,说明天先休息,后面是否还需要外出跟踪,另外再听他指令。

    葛诚,又一次失眠了。

    每一个消息,都有且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一万五千人,迁徙到北平的东郊,悄无声息的,连建文皇帝指派的三个北平最高长官都一无所知。

    唉——,他到底该不该写信告诉方孝孺?

    会不会因此而引起另一场,堪比明初四大案的大屠杀?

    一万五千人的随军家属,如果被朝廷定性为,参与谋反的逆贼,自然都死罪难逃。

    但是,目前这个阶段,什么都没发生,只是农耕人口迁入北平东郊。

    建文元年,二月十六日,天刚亮,窗台上的鸽子,又来了,这次鸽子主动用鸟嘴敲击窗户,发出轻微的咚咚声。

    葛诚不耐烦的开窗,正想再一次赶走鸽子,发现这次鸽子鸟爪上又绑了纸条。

    他拆开一看,豆腐块大小的字条上,是他大哥葛汝敬的字:为兄已入职吏部侍郎,家中一切安好,勿念。

    后面跟着方孝孺的字:近几日弹劾老哥我的奏折太多,老哥我是殚精竭虑身心俱疲,老弟你那里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弹劾?”葛诚笑了一下,该不是他寄出去的那三十九封信起作用了吧,不过是反映实际情况罢了,燕王的担忧不无道理,国界边防无小事。

    唉——,方孝孺也确实把他家人照顾得不错,自己能步入仕途有今天,也多亏了他的举荐。

    还是把东郊灵山的事情,提一提吧,突然出现的一万五千人,随便蹦几下都能造成北平的地动山摇。

    葛诚谨慎的遣词造句,写到:北平东郊灵山发现七千余户新迁入农户,似乎可能和王府有些关联。

    他将纸条叠好,绑在鸽子鸟爪上,将信鸽往空中一送,鸽子扑棱棱瞬间就飞走了。

    唉——,他终于还是把这消息捅出去了,葛诚见鸽子飞走,立刻又开始后悔,燕王和王妃真的待自己不错,燕王也确有治世之才。

    这消息一传到金銮殿,不知道,会不会引起另一场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