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五章:生疑

    这几日李落玉整日茶不思饭不想,一个人坐在那里神神道道的一会子说是祝萱的鬼魂来找她了,一会子又说是祝萱在克她。

    直到今日她才好些了,认清了她的孩子真的死了这个事实,却咬牙切齿的说都是因为祝萱,才害的她道如斯境地。

    陶源这几日都没有去上朝,为了照顾她,已经衣不解带好几日了。又要着手赃款一事,那钟弦不是个好糊弄的,若是不牺牲一个棋子,恐怕是无法叫他死心。

    听说昨日案子已经查清楚了,陶源会心一笑,不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罢了。

    马车上,李丞相闭着眼睛问道:“那件事处理的怎么样了?我可是听说钟弦今日要向皇上禀告此事。”

    陶源轻蔑一笑,说道:“父亲还请放心吧,那个钟弦还真当自己是狄公第二?所有追查的线索全都在我的意料之中罢了,若非我嫌他死咬着不放有些麻烦,随便弃了颗棋子,他便是交差都交不了的。”

    李丞相睁开眼看了陶源一眼,点了点头,说道:“好,你办事我一向是很放心的。陶源,我对你一向看重,所以当初玉儿说要嫁给你的的时候我是极力支持的。也知道当时你与另一名女子纠缠不清,但好在我并没有看错你,你能快刀斩乱麻我很欣慰。一个想要立大业有野心的男人,便要有这样的心。”

    陶源悉心听教,偶尔附和几声。

    李丞相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你与玉儿这事……实在令人惋惜,但你们还年轻,将来还能再怀上孩子。但是,你可莫要想着纳妾之事,我的女儿是不能与那些贱妇共侍一夫的。”

    陶源听后一低头,说道:“父亲放心吧,我对玉儿的感情这般深厚,怎会因为一个孩儿就移情别恋。”

    “好。”李丞相点了点头。

    “对了父亲,这南阳王府既然公开与我们对敌,我们可要回击?”陶源问道,他的眼中带着愤恨。

    虽说此次他丢出去的棋子并不太大,但也算是个损失,非但损失了这个棋子,还有那一万两白银。

    李丞相问道:“你可想出了什么办法?”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便要让他成这兔死狗烹之辈。”陶源笑道,“皇上因为祁王一事本来就对诸王不放心,这楚风凝看来是想要插手朝廷中事了,那我们就让他成为第二个祁王。”

    李丞相点了点头,说道:“孺子可教也。”

    祁王谋反一事已经时隔多年了,但他却对当时的内情了如指掌。李丞相勾唇一笑,当初祁王就是在皇上面前说皇上亲小人远贤臣,而他口中的小人便指的是当初刚坐上宰相之位的他。

    他与祁王的斗法拉锯了两年,最后以皇上在祁王的府中搜出了与当时身为振国大将军的蒙毅来往的谋反书信结束。

    祁王上上下下八十一口人,皆被斩首于菜市口,当时血流成河,整整三日没有人敢经过法场。

    而如今,陶源便是要用他用过了的伎俩。

    到了宫中之后,便见钟弦站在那处,陶源不过冷哼了一声。知道高公公叫了声“圣上驾到”后众大臣这才进了殿中。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皇上今日的神色显得好了许多,看着下面的众大臣,朝钟弦问道,“钟爱卿,灾款一事你可查清楚了?”

    钟弦走到中间,说道:“回皇上,此案臣已经查清楚了,灾款确实被贪污了,但却并非是陶大人,而是陶大人手下的一个官员,他竟然假借陶大人的名义在拨灾款的时候拿走了一万两白银,实际送到衢州的之后一万两白银。”

    “哦?竟有此事?”皇上一听,怒道,“那人可抓起来了?”

    “回皇上,此人叫张鑫乃是一介文书,知道事情败露之后就为罪而死,生前写了一封认罪书,臣已经带来了。”钟弦说道。

    “呈上来。”皇上说道。

    高公公赶紧呈了上去。

    楚风凝见此眉头一皱,正要说话,却见徐子安朝他摇了摇头。既然钟弦会查出张鑫,便说明这是陶源抛出来的棋子。这张鑫必然会把罪责都往自己身上揽,若是楚风凝此时还要不依不饶,便会被认为是与李丞相一派相斗了。

    皇上看了认罪书之后,怒道:“这个张鑫,实在可恶,衢州百姓只等着银钱救命,他竟敢私吞灾款,实在该死!钟弦,可把灾款找到了?”

    认罪书被丢到案桌上。

    钟弦答道:“回皇上,臣已经在张鑫的府中找到了那一万两白银。”

    “好,将这一万字银子派到衢州去。”皇上说道,忽然又想起之前说的那个衢州县令张若为,问道,“那张若为可查清楚了?他可有与张鑫一起贪污谋私?”

    “回皇上,据臣所查,张若为乃一廉政清官,在衢州为官几年,备受衢州百姓爱戴。却不知陶大人为何将张大人关了起来,自己手下的人犯了事却逍遥法外。若是此次没有世子的弹劾,恐怕陶大人还会被蒙在鼓中不自知啊。”

    虽说没有查出此事乃陶源所为的证据,但钟弦却清楚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苦于没有证据,他才定了案。

    陶源听出钟弦话中的争锋相对,赶紧走出列额,说道:“钟大人说的极是,是陶某疏忽了,这个张鑫平日里看起来正直,没想到竟是这样的人。这次真是多谢钟大人查出事情真相,也多谢世子的提醒了,若没有世子的提醒,恐怕陶某还不自知呢。”

    说罢又朝皇上说道:“是微臣办事不利才让手下之人钻了空子,还请皇上责罚。”

    皇上却摇了摇头道:“唉,此事竟然查清楚了也就算了,你家中的事朕也听说了,这次便不责罚了。但若是有下次,便是朕想饶你,这律法也不饶你啊。”

    陶源赶紧说道:“臣多谢皇上开恩。”

    又说了些朝中最近的大事,一个时辰过后,皇上问道:“众爱卿可还有事启奏?”

    但下方却没有一人再说话了,楚风凝看着陶源一脸得意的模样,恨不得再跟皇上说要重新查一次,去终究是忍住了。

    退朝之后,陶源却迟迟没有离去,皇上看他如此,问道:“陶爱卿可还有事启奏?”

    陶源看了一眼楚风凝的背影,说道:“启禀皇上,臣有事与皇上细说。”

    皇上看了他一眼,见他先前在朝堂不说,却跟到了这里来说,恐怕是有些不方便,便说道:“好,随朕去书房。”

    到了书房,陶源这才说道:“皇上,臣近日得到个消息,却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上挑了挑眉毛,不知是何事让他如此。这个陶源才上任两年,但也是个大有作为的,皇上也极为看重他。此时见他如此,说道:“陶爱卿还是快些说罢。”

    “臣……臣听说世子近些日子与朝中一些官员走动的很近,疑似在商量些什么……”他故意没有说完,抬头看了一眼皇上的脸色,见他面色一变,就知道皇上极其厌恶此事。

    皇上心中一顿,想了想楚风凝今日的举动,但他除了上次在朝中弹劾了陶源之后,并没有做别的事情。这楚风凝是他看着长大的,他相信他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但祁王更是他的亲生儿子,连祁王都能,他为何不能……

    心中几番云涌,皇上还是说道:“陶爱卿,风凝这孩子我还是了解的,他对权势并不看重,又怎会跟朝中的官员走动?你可莫要说是徐子安那孩子吧?他们二人一同长大,亲如手足,走的近些是应该的。”

    陶源见多疑的皇上竟然如此相信楚风凝,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说道:“或许是微臣想岔了,那既是没事,微臣就先告退了。”

    皇上点了点头,说道:“去吧,你家中的事朕也听说了,节哀吧。”

    “谢皇上关心。”陶源拜了一礼,说道,“臣告退。”

    陶源走后,皇上皱着眉头思索着,这楚风凝当真没有谋反之心吗……

    良久,他朝一旁的高公公说道:“派人去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