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五章 山林15

    连田镇的六个村子,好像从来都没有各自的名字。根据各自与后山的距离,由远到近,分别叫一村、二村、三村……国家改革后,在上山的口子处修建了场镇,因为下山就是一村,所以行政规划上,场镇也属于一村的一部分。李局把魏晋和小唐安排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不得不说有照顾新人的考虑。

    那个年月,连田镇的治安真如李局所说,有恶化的趋势。场镇上的人尚且老实,但乡下农民则不怎么服管。这大概要归罪于连田镇的“长老制度”,几千年来的潜移默化,使村民们更愿意相信“姥”的权威,而绝不屈服于外人的管治。

    万姐吞下一个肉丸子,咂吧着嘴,说道:“我劝你们还是得跟一村的姥搞好关系。说白了,姥是群众领袖,也是民意代表。要跟她们闹僵了,对咱们的工作可有百害而无一例。”

    小唐对万姐的“高见”很是信服,连连点头。一个多月下来,他已和同事们熟络,彼此成了朋友。他、魏晋,连同万姐三人,成了局里的年轻派,很快交了心,就连在食堂吃饭也坐同一桌。

    见小唐支持自己的观点,万姐很开心,笑笑,又揶揄魏晋:“你看,小唐跟我的看法一样。喂,你不表个态吗?”

    魏晋无奈摇头,食指放在嘴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但很可惜,还是晚了一步。邻桌的何大哥把万姐刚才的话全部听在了耳里,他拿馒头蘸着菜汤,一边吞咽一边表态:“小万闺女,我看你这个说法就欠妥。”他比万姐大了快二十岁,足够当她的爹,因此为她取了这样的绰号。久而久之,局里其他高龄前辈也都跟着叫开了。

    万姐不服气,反问道:“哪里不对?你倒说说看。”

    魏晋叹气,知道一场争论在所难免。小唐明白他的心性,虽然办起事来不怕麻烦,可最讨厌的便是听人斗嘴——在魏晋看来,争论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何大哥咽下馒头——他这人是个慢条斯理的脾气——不急不慢说道:“国家培养我们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守护一方平安,对不对?既然是办事机构,那就需要树立起一定的权威,这也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力。闺女,照你刚才那样说,可就犯了妥协主义的错误咯。”

    万姐一拍桌,故意装出生气的样子,“哟哟,何大哥,可别给我扣帽子。咱们的工作手册上可写得很清楚,办事既要讲原则,也要学会灵活处理问题。难道咱们不要群众基础了?”

    两人的争论很快引来其他同事的聆听,大伙喜笑颜开,都想听听二位的见解。

    “非也非也,”何大哥拿出他那副斯文样,摇头晃脑,“换在别的地方,我坚决赞成大伙与群众打成一片。可咱们这里,啧啧,难道闺女你自己心里没个数?地方主义、宗族主义,那是根深蒂固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啊……我国历史上,‘宗贼’作乱的教训还不够多吗?”

    这番话既有道理,又有水平,赢得其他同事附和。

    万姐学历水平不高,但她认死理,也明白在实践中学习的道理。她反驳道:“就拿上礼拜说,我在二村遇上个偷窃案。原本指望挨家挨户询问,结果你们猜怎么着?因为高老四被咱们抓了,二村的‘樊姥’来局里要了好几回的人,吃了闭门羹。人家一回去,就集合了全村老年人开了内部会,不许再配合我们的工作。这下可好!我走到谁家门口,谁就立刻把门关得死死的,搞得我倒像个瘟神!”

    “哦?那照你的意思,应该把高老四放了,给樊姥一个面子咯?”何大哥轻蔑笑道。

    “我可没这么说,你不许诬陷。”万姐笑着给他一拳,“我是说,遇上这种情况,咱们得给姥们做工作。她们的思想只要通了,还愁办不成事吗?”

    魏晋突然猛咳几声,但却刹不住万姐的车。她犹自滔滔不绝,丝毫没察觉到李局已经进了食堂,来到了她身后。

    李局突然开口,吓了她一大跳。“老论调嘛!”

    领导来了,大伙都稍微严肃了些。万姐坐得笔直,不敢再说。

    李局端着饭碗,在何大哥对面坐下来,不着急吃饭,先就万姐刚才的话给出了批评意见。

    “给姥们做的工作,难道还少吗?同志们,实践出真知啊。在座的各位,有老人,有新人。我是八年前调来此地的,不瞒你们说,这八年来,我们可是煞费苦心,不晓得与姥们约谈了多少次。这一个个的,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开会时,全都答应得好好的,结果散了会,回了村里,该怎么搞还怎么搞!”

    他猛一拍桌,震得何大哥的饭碗差点弹起来。小唐第一次发现李局发威时也挺可怕。

    李局不依不饶,说得兴起,“不光是我,镇上的领导也很不满意嘛。去年遇上大水,三村的土桥梁子塌了,都还有印象吧?娃娃们要来镇上念书,必须从桥上过。一旦绕路,可就得耽误大半个钟头。镇上不忍心让娃娃吃苦,发了指示,必须早点修出一座新桥。修桥前,专门把六个村子的姥们请到镇上,打了招呼。结果呢?”

    何大哥频频点头,不少同事也深以为然。

    只有小唐一人不明白后续发生了什么,魏晋偷偷在他耳边说道:“三村的林姥非说新桥选址不利风水,集合了一众村民阻拦施工。到现在,桥也没修好。”

    “所以啊,同志们,”李局苦口婆心做了总结,“不揪掉这些地方势力,行吗?以后在工作中,也要注意自己的执法权威。否则,别说局里,就是镇上的机构,也都干不了事,干脆统统解散!”

    饭后,万姐难得郁闷了好久。李局虽然没有点名批评她,但话里话外都把她的观点批驳得体无完肤,害她连吃饭的心情都没了。但更让小唐惊讶的是,当天下午,秦副局居然把万姐叫去办公室,安慰了好久。

    针对小唐的疑惑,魏晋这样解答:“局里看似融洽,其实一直有两派。”

    “办公室政治?”

    魏晋摇头,“你说的办公室政治,那是争权夺利的勾当。咱们这儿嘛……”他沉思片刻,“纯粹是办事方略的分歧。以李局和何大哥为首的一派,认为要保证执法权威,不能向地方宗族妥协。在他们看来,最好把行政权和执法权从姥们的手里夺回来;另一派嘛,就是秦副局了。老秦是当地人,他比谁都明白姥的分量有多重。哎,你来了一个多月了,我从没带你去见一村的姥,知道为什么吗?”

    小唐当然不明白。实际上,他为此疑惑了好长时间。

    “因为没有必要。一村的姥,正是老秦的父亲,如今已经九十多了,很少出来会客。有任何需要协调的工作,直接找老秦就行。”

    小唐恍然大悟,“以秦副局的身份,当然不可能支持李局剥夺姥的权利。”

    没想到魏晋还是摇头,“你错了。老秦在局里干了快三十年,心已经跟我们在一起了。他是人民干部,怎么可能坚持宗族主义那一套?问题是,他深知连田镇情况特殊,要想把姥们连根拔起,几乎办不到。所以他坚持灵活处理,尽量把姥们拉拢到自己的阵营,这样才能方便行事。”他指了指老秦办公室的方向,“万姐挨了李局的批,也就只有老秦会安慰她了。”

    听完他的讲解,小唐这才明白工作的复杂性。

    “你呢?”他反问魏晋,“你是哪一派?”

    魏晋露出高深莫名的笑,“我是第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