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回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故事,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刚进局里的新手,就跟今天的小马差不多。
之所以被分配到连田镇,是因为他的家乡离这里最近。说是近,但放在二十多年前那个几乎没有民用汽车的时代,回家一趟怎么也得走上一两天。连田镇没有公交车,村民当中刚刚兴起了打工热潮,但要想进城,必须徒步走到一百多公里以外的市集——也就是沈南与老许昨天歇脚的地方——在那里,能等到一天一趟的进城班车。
所以,当小唐被“发配”到此,第一次从班车上走下来,被告知还有一百多公里的路要走时,他几乎想马上坐车返回县城。天灰蒙蒙的,好像要下雨,市集上的人听说他要去连田镇,一个个都幸灾乐祸。最过分的是旅店的老板娘(不知道是不是招待沈南的那一位),吓唬他说:半夜山道中有狼群,专门蹲在路上吃人。对,那时候,从市集到连田镇,连一条能走的路都没有,泥泞的山道更像是被连田人用脚踩出来的。
就在他一筹莫展时,一位老汉驾着牛车经过,在得知了小唐的遭遇后,答应载他一程。
他感激不尽问道:“老伯你是连田人?”
老汉摆摆手,嘴里叽里呱啦说了一番话,可惜语速太快,小唐听不明白。
还是那位老板娘发了善心,为他翻译:“他是说,让你别说官话,他也听不太懂。”老板娘蔑笑道:“他们连田话就是这么难懂,咱常年跟他们打交道,这才明白几句。”说着,转而问老汉:“阿兹林天,可要票子啦?”
老板娘的问话一半是连田方言,一半是本省话,既方便了老汉,也照顾了小唐。小唐揣测:这个“阿”,大概是“你”;“兹”恐怕是“去”或者“到”;“林天”,一定是“连田”了;至于最后那句“可要票子啦”,就非常好懂了,是问老汉要不要收车钱。
老汉哈哈笑道:“罗五说笑,拉拉车,五要票子嘞。”
老板娘又翻译道:“他让我别说笑话,车子太破,怎么好意思收钱呢?”
老汉让他现在此地等候,自己要先去市集卖了米,再来接他一起走。小唐连声说不要紧,请他自行其事。估算了时间,只要天黑前能赶到,就没问题。
老汉走后,老板娘请小唐去屋里坐,给他倒了杯热水,又顺便教了他些听懂连田话的窍门。末了,还安慰他说:“不要怕啦,连田话初听怪得很,等你去那边呆上大半个月,自然就听懂了。我家三妹妹就嫁去了连田,你猜怎么着,现在回家省亲,居然也叽里呱啦说上连田话了。”
小唐憨憨笑了,原本忐忑不安的心总算稍稍安稳。
不过,老板娘又补充一句:“你去了连田,凡事都得长个心眼。连田人一个个的,诡得很。”
小唐误会了,听成了“鬼得很”,还以为老板娘说连田人很精明,喜欢耍小聪明。老板娘却解释道:“不是‘鬼’,是‘诡’。就是……”她大概没念过多少书,在脑袋里搜索了半天形容词,最后说道:“怪!怪的意思。”
“连田人很怪?怎么个怪法?”小唐有了兴致。
“不好说,不好说,”老板娘连连摆手,似乎犯了什么忌讳,连脸色都煞白了几分,“……总之,你去了就晓得。”
坐了一个多钟头,老汉的牛车重新回到旅店门口。小唐向老板娘深深鞠躬告别,坐上牛车,总算踏上了去连田的路。
……
路上,小唐不好意思与老汉搭话,两人沉默着。随着老牛缓慢前行,车子一颠一颠。
出于职业习惯,小唐在背后观察起老汉来。这位自称姓高的老爷子恐怕有个六七十岁了,头发胡子花白,脊梁有些驼,骨瘦如柴,本就窄小的衬衣反而显得宽大,随风鼓起。老汉周身散发出庄稼人独有的汗味,夹杂着泥土与稻米的气味,令他不禁回想起家乡的田地与农忙的季节。
“阿洽一否?”老汉突然回头,问他。
小唐一愣,还是没懂。
老汉乐呵呵从裤腰带上解下烟杆,比划道:“洽一,洽一。”
哦,这下他明白了。这是问他,吃不吃烟?
那时候的小唐还没什么烟瘾,便谎称自己不会吸烟。
没想到老汉狡猾笑道:“阿说笑,阿洽一的。”说着,不顾小唐反对,硬是解开布包,掏出一盒廉价的香烟,递给小唐一支。
小唐对他的明察秋毫很感兴趣,只好学着连田话问道:“老伯怎么知道我会吸烟的?”
老汉却不正面回答,呵呵直笑。笑完了,指指自己的脑袋,又指指小唐的脑袋,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阿想啥,我都知。莫哄林天人。”
一瞬间,小唐竟生出一丝惧怕,面前这位老人彷佛成了会读心术的神汉。
牛车继续前行,天色也渐渐暗下来。
小唐再次记起老板娘的话,不禁担心路上真窜出几匹野狼。
再看老汉,却一副悠闲模样,手拿鞭子时不时在牛屁股上轻轻抽上几下。
两人都吸了烟,老汉的话匣子渐渐打开了。小唐虽然听得一知半解,但勉勉强强成功与对方交流上了。
老汉询问了小唐来此地的原因,得知他便是新来的治安官,先是点头,后又苦笑摇头。
“怎么?”小唐把这当成自己初步了解连田镇的契机。
于是,老汉便把连田镇的规矩原原本本向小唐解释了一番。这也是小唐第一次知晓连田镇的“姥”,以及这个封闭的农村社会的运转模式。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高老汉的那句话:“治安官,没用的。在连田,只有姥最管用。”
小唐有些泄气,先前对于工作的困难程度预估不足,实在没想到自己被分配到了这样古怪的地方。老板娘说连田镇“诡得很”,看来不无道理。
老汉紧接着又向小唐讲述了几个连田镇的规矩(正是小马嘱咐沈南的那些事),末了,说道:“治安官去村里办案,这是很好的。维护治安,连田人很欢迎。但是,有一个地方绝对不能去。”
小唐忙问是哪里。
“六村的后山。那里,是连田镇的重要场所,外人,不欢迎的。”
“为什么?”小唐的反应很自然。
但老汉的回答却一点都不自然。他扭扭捏捏,避而不谈,最终在小唐的一再请求下,不情不愿答道:“那里,埋的死人,会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