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东口石家,因为家中有一口古井和一口石磨而得名。
据说古井和石磨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贝,所以石家直到这一辈后人,古井和石磨还继续留在家中。
石家也是大有来历的人家,他们家祖上就是上哇村人,且祖上就出过举人老爷,只不过是在百年之前。
那个时候,也是石家最辉煌的时候,整个上哇村的土地,包括周围山林,近千亩的区域,都是举人老爷的私有地。
可惜后来举人老爷因病,直接死了。
举人老爷死的太突然,石家祖上着实慌乱了好一阵,后来总算立住了,但却再没什么大的发展。
他们石家再也没有出现比举人老爷还要厉害的人物,举人老爷费尽心思攒下来的家产,也随着后代的不思进取和肆意挥霍,一点点的变卖干净。
包括上哇村周围的土地,最终被县衙收了回去,归还朝廷。
不过,哪怕这样,他们石家依然算得上是上哇村中颇为富裕的人家。
田地和山林近百亩,都是上好的田地,每年一到春种夏收,夏种秋收,石家都要花费许多钱,雇好些儿个短工帮忙。
这个时代的劳动力可不便宜。
尤其是春种夏收,夏种秋收的时候,一个成年的劳动力,一天就要五十大钱,这还是包吃。
如果什么都不管,肯定要在贵上一些儿。
李氏听别人说,哪怕这样,石家扣除一些儿必要的花销,光是靠着这些儿田地还是能攒下几十贯银钱。
哎,可真是大户人家。
李氏挎着篮筐,心里嘀咕。
恐怕整个上哇村,比石家还要富裕的人家,也就村中的邹里正家了,毕竟邹里正的婆娘会织布,那个收入比种田来的多。
就这么七想八想,李氏跨进了石家的大门,进了这间漂亮大气的院落。
和村里其它人家常用的麦秆篱笆或者荆条篱笆,黄泥围墙都不相同,石家的院墙用的是价格不便宜的石料,围墙码的整整齐齐,约一尺宽两丈高。
成年人站在墙外,根本看不到墙里的情况。
李氏看着这漂亮的院墙,心里十分眼热。
她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等有钱了,她也要把家里的荆条篱笆换成眼前这片漂亮的石料围墙,这多气派!
当然,石家不仅墙壁气派,里面的房屋更是气派。
那可是完完全全的砖瓦房!
不是农村常建的黄泥房或者稻草房,也不是一半黄泥一半砖瓦的拼接房,是正经八百的砖瓦房!
光这个手笔,一般庄户人家都是及不上的。
对庄户人家来说,建房是一件天大的事。
有些儿贫苦一点的庄户究其一生,也不一定能建的起一间像样的砖瓦房,大部分都是黄泥房,破了在修,修了在住,实在住不了,就扒掉重建一个一样的。
毕竟砖瓦房建起来,那花的可是实打实的银钱。
所需的砖,瓦,沙,石都得自己去弄,需要的木料房梁也得自己攒,就这些儿全都弄完也不过只是基础。
算上请工的钱,家具的钱,上梁的村宴……等等加一块,没十吊大钱甭想。
这还是不需要建太好的,倘若想建的更好一些儿,房间更宽敞一些儿,那花费的钱,可就没数了。
不说别的,就李氏他们家自建的房子,大部分泥胚小部分砖瓦的结构,这么些儿年修整找补,算下来也要三十吊左右。
这还是因为木料是家里的山坡林地产,家具是赵福祥自己打,都没花钱的缘故,全都算上,怎么也要四十吊左右。
由此可见,石家这宽敞明亮的十多间大瓦房有多让人眼馋羡慕。
那可都是实打实的银钱!
过了眼瘾,李氏收回视线,心说他们老赵家虽比不上石家家大业大,但日子过得也不差,只要他们努力,迟早都会住上这些儿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
李氏和陈氏进门时闹出来的动静不小。
石家女眷们自然注意到了她们两人。
“哎呦,我说是谁?原是李婶子,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跑出来招呼李氏的是石家的大儿媳妇,于氏。
于氏年纪不小,三十左右,她生的高挑,虽五官平常,但看着板正,只不过皮肤略黑,看着差人一截,让人不禁可惜。
于氏却不在意,语气不变的同李氏招呼。
她嫁过来十多年,说话办事爽利得很,加上脑筋转的快,和村中妇人都相处的很好。
所以,一般有人来石家时,婆婆王氏若是不在,都是于氏这个长子媳妇跑出来招待的。
李氏见出来的是于氏之后,也松了口气。
还好。
这不怪李氏,李氏和王氏也有些儿小矛盾,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两人话说不到一块去,见面就爱犟犟嘴,眼下王氏不在家,李氏倒能缓口气。
就在李氏这样那样乱想时,于氏已经来到了两人身边,笑呵呵的同一旁的陈氏打完了招呼。
于氏做法八面玲珑,是绝对不会让人感觉到不舒服的。
起码陈氏就没有感觉到刚刚有被于氏怠慢,反而还因为于氏特意走到她跟前说话,让她觉得对方十分重视她。
李氏和于氏招呼起来,“你婆婆不在家,不赶巧,我来买两块豆腐,家里没甚么菜,男人干活累的慌,也不能天天这么糟蹋。”
“是这理,也不知道咋,这几天热的出奇,我们在家待着都难受的很,家里爷们出去赚钱更是不容易,”于氏接茬,顺着李氏说的话回了一嘴,将话题继续说下去。
一边聊着,于氏引着两人往豆腐房走。
“对了,两位婶子,不瞒你们说,家中今日做的的豆腐不多,现在拢共还剩八块,你们打算各要几块?”
于氏想起家中今日磨出来的豆腐不多,便直接将剩下的块数报了出来。
八块豆腐也不是都卖,他们石家的老少爷们也出去干活了,自然也要留两块给家中男人补补身子。
“李婶子,陈婶子,这八块豆腐可不都卖,我婆婆走之前特意交代,留出两块给家里的老少爷们凉拌吃,能卖的,只有六块。”
于氏说完,陈氏直接抢嘴说了句,“柱子媳妇,我不多要,一块半就够。”
于氏……
于氏一脸尴尬,“陈婶子,你要半块,我们没法卖啊。”
一文钱卖两块豆腐,你只要一块半,钱咋算?
于氏被陈氏的话哽的不行,心道就没见过陈氏这样的人,啥便宜都占,真是没够。
还有买半块?
一个铜板又不能剁开!
“咋不行,之前,你婆婆在的时候,不就卖给过我半块,当初能卖,为甚么现在不能卖?”
陈氏说的理直气壮,丝毫不以为耻。
于氏气了个倒仰,连带着说话都有些儿不满,“陈婶子,话不能这么说,那时候是因为有半块豆腐坏了,婆婆做主,才将那半块搭给您的,半块豆腐根本没要钱,眼下这些儿豆腐都是好的,现磨出来的豆腐,自然不能卖给您半块。”
于氏还是和陈氏解释了其中缘由。
于氏心说,陈氏特意提到半块豆腐,还真是占便宜没够!
之前啥情况,当她不在家不知道吗?
还不是她婆婆王氏不耐陈氏在那里堵着撒泼不肯走,才多给了半块将人打发。
结果,这人眼下居然还想来这一出,简直不要脸。
可惜,陈氏打定主意要多占这半块豆腐的便宜,任于氏在那里嘴皮子磨破,也不改口。
“反正我不管,王氏当初能卖给我,眼下为甚么不能?我就要一块半的豆腐。”
陈氏也是仗着自己年纪大,又是长辈,于氏心里在怎么不满,她这个晚辈也不敢甩脸子,只能将委屈往肚子里吞。
于氏……
于氏真是想哭了,她平常说话做事能八面玲珑是不假,但前提的这些儿人要脸!
眼前陈氏就是不要脸,于氏纵有千言万语,也是讲不通。
这都是什么事!
“行了,柱子媳妇,你先给我拿豆腐,大人孩子都等我回去做饭呢,我这时间也着急,”李氏转了转眼睛,指着案板上那几块有女人巴掌大小的豆腐,“我不多要,这人不是要一块半,那剩下的四块半都给我包上吧。”
李氏说着话,一边把篮筐里的盘子递给于氏,“钱的话,我给你三文钱,剩下那一块豆腐,我下次过来拿。”
“那半块就抵了今日你堵我的账,多大个人了,竟给小辈媳妇没脸,啐,不害臊!”
李氏连说带讽,不仅于氏愣住了,就连想占半块豆腐便宜的陈氏也蒙了。
陈氏也不是吃亏的人,反应过来后跟着怼了回去,
“呵,就你大方,显得我没脸不是,”
“我再没脸,娘家亲人仍活的潇洒自在,”
“可不比你,亲兄弟都快饿死嘞,侄孙女都要被卖为奴为婢,还跟我装大方,呸!”
李氏杀气腾腾的瞪过来,“陈氏,你说什么?”
陈氏仰头,“哼,李家弯都传遍了,李氏,你装什么装!”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