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7章 皇甫元青!

    与此同时,峨眉山的山腰上,了凡正徒步上山,身前身后无人。

    隐宗的四人随着老酒鬼……哦,如今该称呼李伯阳,一起离开了这一片地区。

    在兽潮来临之前,李伯阳事先预感到了灾劫临头,布下法阵,施展神通,带着隐宗四人腾转挪移,横渡虚空到了万里之外。

    了凡留了下来。

    李伯阳本是打算带着他一起走的,只是了凡拒绝了。

    他此行目的是为了见一面那白蛇。

    而如今,白蛇就在眼前,岂可能离开。

    “小和尚,别怪老头子没有提醒你,那白蛇牵扯甚广,乃是圣人布局。

    你与她牵扯过多,会被卷进去的。

    那可是圣人的棋局,你太弱小了,卷进去后,一个小浪潮拍过来,你就没了!”

    了凡记得,当时李伯阳说这话时,神色难得认真肃穆。

    就连隐宗四人,也都出人意料的开口劝说。

    林惊崖甚至直言相告,出门之前,师门长辈曾言,此行峨眉山,必有大凶险。

    如今看,确实如此。

    且不提眼前到来的兽潮,便是峨眉山上,了凡此时也能感觉到,有一股极为恐怖的恶念,正在逐渐从沉睡中苏醒。

    显然,娲皇天的下界,便是为了那股恶念的主人。

    至于为何要唤醒对方,了凡的境界太低,看不穿。

    但了凡看的到自己的目标。

    他的目的,便是要见一面那条白蛇。

    为达目的,不惜身死。

    于是,了凡转过身,直接步上了峨眉山。

    李伯阳确实有些不凡。

    此前他们明明在山上,不知道何时,却是已经到了山脚下。

    了凡也是一路走上来的。

    所以他并不知道,他想见的那条白蛇,此时正在云端之上,与两位第三境的超级强者交战,双方打的天象骤变,大有不死不休的意思。

    了凡的步伐不快,但十分坚定,一步一脚印,缓缓踏上了峨眉山的山巅。

    目光扫去,遍地尸骨,血流成河。

    了凡稍稍沉默片刻,双手合十,诵了一声佛号。

    同时,心中默念超度经文。

    “发生了什么,此地竟然死了如此多人。”

    了凡神色凝重,运起神足通,一步迈出,横跨百里,来至前山,却只看到前面站着一名中年书生,腰间佩剑,浩然气长存,颇有大家风采。

    “嗯?”

    皇甫元青感应到有人靠近,转过身看到了凡,愣了下,微笑道:“小大师,你来这里做什么?”

    他注意到了凡身上披着的锦斓袈裟。

    佛门之中,能披锦斓袈裟者,无不是第三境以上的高僧。

    虽不知道了凡来历,但出于对佛门的尊重,皇甫元青还是愿意称了凡一声‘小大师’。

    “贫僧来此见一位姑娘。”了凡摸不清面前中年书生的深浅,想了想道。

    “哦?”

    皇甫元青愣住了,一个和尚来峨眉山见姑娘?

    这怎么听着,竟是有种不正经的感觉……

    皇甫元青有些古怪的笑了笑,道:“那,小大师要见的姑娘,敢问是什么人?”

    “不是人,是妖。”了凡微微摇头。

    皇甫元青又愣住了,想了想,指了下天空,道:“那上面有两条大蛇,一青一白,化作人形后,均是倾城佳人,可是小大师要见的姑娘?”

    了凡也愣了下,抬头望去,佛光闪烁,卍字符流转不定,勘破虚妄,视线尽头,一青一白两条大蛇,与一位持剑女子,一曼妙少妇,激战至一处。

    良久,了凡收回目光,眸中佛光尽敛,点了点头,双手合十道:“那白蛇,正是贫僧要见的姑娘。”

    皇甫元青上下打量了凡,想起刚刚那个流转不定的卍字符,心中沉吟。

    “既然如此,小大师可以在此等等,暂时山外并不安全。”

    作为儒家大儒,云麓书院三位大先生之一,皇甫元青的境界极高,远不是寻常人可以想象。

    此时峨眉山外,宛如一片黑色洪流的兽潮,还未形成包围大势之前,他便已经觉察。

    甚至,云端上数万天兵天将的动静,他也都一清二楚。

    儒家第二境,颇有神效,能感知到天地万物的恶意。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皇甫元青对白素贞和小青都是儒雅有度,并不逾越,也不触犯。

    一直到感应到后山传来的恶意,他才没有忍住,决定对白素贞出手。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与他一同并肩而行的隐宗长老杨妙真和云霄宫副宫主司空婉儿没有沉住气,先他一步抢着动手了。

    这让皇甫元青一时间有些无所事事。

    他倒是尝试过去后山,但却发现,那里早已经被提前布下了阵法。

    皇甫元青掂量了一下,以他的实力,可以轻松破去阵法,但却也会同时毁了整个峨眉山。

    他现在并不确定,娲皇天下界的人在后山做什么,若是毁掉了峨眉山,可能会助对方一臂之力,放出了镇压在峨眉山下的那头盖世大妖。

    于是,皇甫元青就像了凡此前所看到的,站在山崖上,眺望远处,一副欣赏风景的样子。

    “不知小大师从何处来?”皇甫元青打量着了凡,有些好奇的问道。

    他看出来,了凡还不到三十岁,却已经身负不俗的修为,佛法高深,已经破了三戒,抵达了佛门弟子修行的第七境。

    最重要的是,了凡披着佛门之中只有高僧才能披戴的锦斓袈裟。

    显然,这代表着他在佛门的超然地位。

    “金山寺僧人了凡,从江南之地而来。”了凡双手合十,诵了一声佛号。

    “金山寺……”皇甫元青愣了下,这个名字他似乎听到的过,沉思稍许,忽然想起了在云麓书院听到过的一个名字,惊讶道:“法海禅师,是你的什么人?”

    “正是家师。”了凡目光一闪。

    “原来是禅师座下弟子,倒是失礼了。”皇甫元青点了点头,再看了凡的目光中,隐隐带着一分奇异。

    法海。

    这个名字是最近几年在佛门之中冒出,被誉为极有希望证得正果,超越佛门修行第一境的未来‘佛’。

    儒家对法海有过几次试探,但都无功告返。

    所以一直以来,法海对外都是一个极为神秘的形象。

    皇甫元青倒是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法海的弟子。

    缘,果然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