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正文)
这是一个大争之世,争的是天下,是国与国的你死我活。
然而,这些都是君王霸者的宏图远志,是他们的丰功伟业,对于那些下场厮杀的儿郎、浴身战火的百姓来说,这可不是什么恢宏荡气的青史巨制,而是真正的修罗地狱。
蒙也好,汉也罢,在这长达一甲子的煎熬之中,无不历尽苦难。以至于两方都开始不计较得失,不考虑后果,只有一个终极目标,那就是把对方推下深渊。
仇恨便由此而来,甚至仇恨已经成了两方唯一支撑下去的那根救命稻草。
说起打大宋,二十万蒙古军民可以放弃已经到手的胜利和富贵,再征几万里。
说起灭元复宋,扶桑宋廷可以全身心,不计代价的苦干,猛干!
说句实说,没有这份血海深仇,扶桑宋廷早就垮了,更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
若没有这份血海深仇,已经登顶万峰之巅,占稳中原的大元王朝,又何必对一块莽荒之地如此热忱?
就算忽必烈还有雄心壮志,底下的臣子、将士、百姓,也愿意劳师动重吗?
一切,都源于仇恨!
这一代人已经迷失在仇恨之中,不分个你死我活,死都不会甘心。
可话说回来,仇恨不是一个好东西,它能给一个国家以力量,给一个人以信念,但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身处仇恨之中的人们。
赵维做为一个上位者,他不得不去想
难道要让下一代人,下下一代人,乃至后世子孙,生生世世浸淫在仇恨之中吗?让子孙们也像他们这一代人一样,为了复仇而不顾一切?
不行的!绝对不行!
他们这一代人拼尽所有,牺牲一切的,不正是为了子孙后代不被欺辱,可以享受盛世繁华吗?
所以,他现在坐在真金面前,说出了这句,“我们要下一代人也像我们一样煎熬吗?”
如果说,在元人之中有和赵维一样想法,怀揣悲悯之心的上位者,那么真金绝对算一个。
这位大元太子热爱儒学,心境平和,有着蒙古人少有的温良之情。
他最有可能明白赵维的心境,也最有可能与赵维形成一种默契。
那就是
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无法回头,但下一代人还有机会!
当赵维用不忍和无奈说出这样一句话,对面的真金彻底愣住了。
不光是他,南哥儿也是张大了嘴巴,无法相信的看着面前这个年青人。
父女俩有那么一瞬间,几乎不能思考。
默契!!
直到此时,二人才知道赵维所说的默契到底是什么,才知道完全不合乎逻辑的放人,到底是什么目的。
不得不感叹,好大的一盘棋啊!
真金彻底凝重了起来,不由喃喃,“宁王的意思本宫有些明白了。”
只见赵维一笑,“我还真没什么意思。”
指着楼下的川军将士,“正如之前所言,我们已经没法回头了。不分出个胜负没法向祖宗交代,向亲人交代,更不能向自己交代。”
“可是当胜负已分,本王决不想看到汉人被屠戮殆尽,甚至不想蒙古百姓血流成河,有个生生世世的敌人太劳心劳神。”
“那时的下一代,不应该再背负祖宗的仇恨,他们应该生在阳光之下,活在盛世之中,应该一睁眼就见满目繁花,就知天下开颜。”
“若不能如此,那我们打生打死,拼来的便不是丰功伟业,而是千古败臭!万世恶魁!”
诚恳的看着真金,“太子殿下觉得本王说的对吗?”
这一刻的赵维宛若圣人,棱角分明的脸庞本因久浸沙场而染上一层戾气,但在此刻却是灿烂如春。
在南哥儿眼里,赵维在发光,如此耀眼。
对面真金则是依旧神情呆滞,依旧喃喃自语,“生的阳光下活在盛世里”
“否则就是千古败臭?万世恶魁?”
“呼!!”长出一口浊气,真金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发了一身大汗,中衣已然湿透。
看着赵维许久,方吐出四字“胸怀天下!!”
“这才是真正的胸怀天下!!”
猛然站起,向赵维一拜,“真金受教了!”
赵维赶紧上前虚扶,“太子殿下,过誉了。”
“本王也是由心而动罢了。”
是的,说起来,赵维还真没那么高尚。
如果他是土生土长的宋人,那纵使再大的胸怀,他也绝说不出这样的话。
汉人恨蒙古人入骨,何来胸怀可言?
这一切,都是由赵维穿越者的身份而定的。
他来自另一个时空,宋元之战在这个时空无疑是国与国的倾覆之争。
但换了从后世来的赵维,尽管他已经尽量融入到宋人的角色之中,心中也有仇恨。可宋元之争在他的潜意识里,只不过就是一场打的凶一点的“内战”罢了。
没错,就是内战!
你让一个历史课上学的是唐宋元明清,饭桌上吃的是内蒙的羊肉,又被内蒙的朋友灌趴下无数次的后世人去彻彻底底的仇视蒙古人,把仇恨世代传下去?
那不现实。
所以,赵维希望有一天,当这个大争之世尘埃落定,当两方的人马拼尽最后一丝力气,都在舔舐伤口的时候,想的不是如果执剑再战,而是拥抱夏花。
把真金搀扶起来,赵维直视大元太子,“这一拜,本王受不起,不过”
“本王就当太子殿下是答应了?”
真金则是心神激动,看着赵维神情复杂,“本宫终于知道,父皇为何对宁王如此厚待了。”
“可惜啊!可惜你是大宋的宁王,而非大元的宁国公。否则,真金一定悔之恨晚,视宁王为知己!”
“就依宁王之言,这个默契,本宫愿意与宁王相合!”
“好好好!”赵维连说三好。
“那便不再言虚,明日太子殿下北返,本王就不相送了。他日战场相见,再决高下。唯愿太子殿下心中有数,能把仇恨留在这场大争之中,再无往后!”
“好!”真金心生豪迈,“沙场以决生死,对目方知彼思!”
“这不失豪情,不辱忠诚,更像是我们蒙古人的性格。”
“诶!?”赵维挑眉一笑,“我们汉人也不失豪情哟!”
二人相视大笑,没有再多言其他。
一切尽在不言之中,默契也许便是如此。
赵维少坐片刻,便起身告辞,没有一丝拖拉。
真金则是送至楼下,颇为不舍。
目送赵维背影远去,这才对南哥儿悠悠一叹,“丫头,还说是小聪明吗?这才是大智慧啊!”
胜而不骄,败而不馁,胸怀天下,志在高远。
这样的人物,乃是大宋之福,却为大元之不幸。
一旁的南哥儿虽然刚刚也被赵维的气度所慑,但是被父王这么一问,又有些小女子的娇羞,向着赵维的背影嗤之以鼻,“哼”
“还不就是小聪明?”脆生生的不肯服输,“女儿看来呀,他这是给宋人找后路呢!”
真金一愣,“后路?”有点没跟上南哥儿跳脱的思维。
只闻南哥儿道“他这是明知大宋敌不过大元,怕咱们屠尽汉人,可不得先和父王定一个君子之约吗?”
“这还不是找后路,是什么?”
“你”真金被她一阵抢白,说的无语。
气的直乐,“你呀,徒生一张利嘴,却是看不分明!”
南哥儿撒娇,“女儿哪里说错了?父王又要无理辩三分了,本来就是!”
“错了!”真金语气甚是深重,“傻孩子,你正好说反了。”
这回轮到南哥儿不解,“反了?”
“对!”真金笃定,“正好反了!”
看向赵维消失的方向,“他是什么人物?凭一人之力挽天倾于倒悬,把六年前的残破大宋经营至此,还敢只身入大都救人。”
“若非智勇双全,自信果决之人,能有这番成就?”
“他是不会给自己找什么后路的!”
“相反,如果他没有必胜的把握,也拉不下脸来与为父说这等软话。”
“所以,让下一代消除仇恨,至少在他心里,不是在给汉人找后路,而是在向蒙古人示好!”
长叹一声,再看赵维消失的方向,“也许在他看来,大宋重得天下已经是十之,而且”
“而且什么?”南哥儿再次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
真金,“而且,他的志向可能并不比你皇爷爷的小多少!”
“若非有吞食天下的野心,又何必要把这步闲棋落的这么早?他不但想收复大宋的失地,我看他想连咱们大元的疆土一并收入囊中,甚至包括那几大汗国!”
——————————————
话说回来,赵维真有这份野心吗?不但要收复中原,还要像忽必烈一样拿着地球仪欣赏疆土?
呵呵,也许有,也许没有。
在这件事儿上,赵维也好,大宋也罢,可不是效仿忽必烈的志向,而是比忽必烈想的更深,更远。
忽必烈是典型的管杀不管埋,别管我胃口有多大,能不能消化,先占下来再说,消化不掉再说消化不掉的。
可是大宋不同,大宋和赵维的想法是看情况!
如果真走到那一步,整个地球就在脚下,也不能盲目的都占下来,得看科技水平发展到什么地步。
如果若干年后,大宋真赢了这个大争之世,到时的通讯还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那就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赵维从后世而来,他很清楚没有更高效的通讯手段,没有更快捷的交通网络,想占领地球那就是扯淡。
像历代五朝那种以中原为主,北方长城为界,南方最远到岭南的范围已经是极限了,再大你管不过来的。
可是,如果等大宋打赢的时候,蒸汽机出来了,飞行的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通信手段也上去了,那就另当别论了,不占白不占!
赵维的意思是,都行!
放平心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就行了。
第二天一早,真金父女果然依照赵维的安排上路北归。
赵维没有去送,他和真金之间没有私交,最多算是志向相同。
但这对父女走的也不算孤单,因为还是有人去送的。
阿图斤和他的八百蒙古军来给旧主送行,也算是做一个了断。
今日一别就真的是各为其主了,尽管阿图斤他们还是为了真金做出的牺牲。
除了阿图斤这些人,还有一个人去送了两父女,却是谁也想不到的——王瑜。
没错,宁王没去送,可是宁王妃起了个大早,把他们亲自送上了船。
这里面却是有南哥儿的功劳,也算是南哥儿曾经种下的善缘。
当年,王瑜随其父王应麟被软禁在元大都,受尽屈辱。包括王瑜,没少被大都的蒙古贵族骚扰。有一次是南哥儿正好撞见,为王瑜解了围。
小丫头颇有几分侠女之气,认为你们有什么事儿冲王应麟那个小老头去啊,找人家闺女麻烦算什么本事?
之后,虽然二人因为立场不同相交不深,但多少也有些来往,算是点头之交的寡淡朋友吧!
这回南哥儿和真金被赵维俘虏,先一步抵送西雅图,本来赵维有吩咐,一切按正常的俘虏待遇,并无优待。
结果赶上王瑜在西雅图,听闻昔年有过旧恩的南哥儿在此,自然有因果报还。
包括父女俩之前住的小楼,也是王瑜给安排的。
两人年纪都不大,于此异域相逢,且境遇正好反过来,都不由唏嘘。
不知不觉感情倒是是增进许多,王瑜来送一送自然也是应该。
况且,这一别真的就是永别了,二人几乎没可能再见。
那边一对小姐妹的离别且不去说,赵维这边已经在着手大军南归了。
次日,宋军开始撤离,数十万大军以得胜之姿再回新崖山。
只是,无论是谁心里都清楚,这才只是刚刚开始。
此战,拉开了元宋之争的又一场序幕,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像是殷人军的战力水平参差不齐,宋军缺少北地越冬作战的能力。还有大军轮转,包括汉、殷各族军力的平衡,都是大宋面临的严峻问题,有待回归之后尽快解决。
这让赵维和群臣,包括赵昺,感觉肩上的担子没有因为胜利而减轻,反而越来越重。
不过,众人不知道,这种沉重刚回到新崖山就被一个喜讯所驱散。
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正在新崖山等着他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