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b></b>                  能不能打?

    这既是一个问题,也可以说不是问题。

    真金父子一文一武,绝非等闲之辈。既非莽撞愚勇之辈,更不缺少背水一战的勇气。

    孛儿只斤家族五代人杰,横扫欧亚凭借的不是运气,而是实力。

    能不能打?要打到什么程度?那要看父子二人对新都城的重视程度如何,愿意不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而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温尼伯湖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乃北扶桑之咽喉要冲。

    这一点,无论是真金、那海,还是大宋,都看的真切,否则也不会有今日的局面了。

    所以,不到万不得以,大元不可能把这里让给大宋。

    可以说,谁在这里站稳了脚跟,谁就占得了先机。

    这一仗,要打!

    父子二人几乎没有任何交流,便已经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

    而正在此时,帐外,南哥儿冲了进来。

    “父王!三哥!宋人就要打过来了,你们莫要惊慌!!”

    南哥儿满眼急切,不无担忧,一双灵动的眸子颇有几分阴郁。

    毕竟是女孩子,年纪又不大,得知大宋携八十万大军杀来的消息,还是稳不住阵脚。

    所以她跑来了,担心父亲和兄长也慌了心神。

    毕竟八十万啊!

    这个消息太过震撼,不但说明大宋的实力已然今非夕比,南哥儿还想到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

    以往大元从宋廷得到的情报有着很大的谬误,甚至是错的离谱。

    想来父亲和兄长定是惊惧,便急急忙忙的跑来了。

    “大战当前,咱们一定要稳住!”

    此言一出,真金和铁穆耳看着认真无比的南哥儿,却是笑了,笑的很是开怀。

    也不多言,更不驱赶南哥儿,二人簇首于山河图前,低声讨论。

    南哥儿在一旁看着,不敢掺言,心中却是安定不少,至少二人比自己想象的要稳重得多。

    讨论持续甚久,其间还把三军将领分批传入,了解各处细节,包括那海的将领。

    直到夜入三更方有定计,而南哥儿为二人准备的餐食早已经凉透。

    “不是不能打!”铁穆耳悠悠开口,下了结论,“虽说艰难,但宋人也非不可战胜。”

    “他们最大的问题便是,主力悍勇之卒只有十万余,其他皆为土人游勇。若能分而决之,守下新都也非难事。”

    铁穆耳虽然也年轻,但尤善军阵。又是忽必烈从小一手调教,已经看出大宋的弱点。

    八十万大军看似浩荡,但主力太少,只十万多人。说白了,要是把那海的残兵也算上,还不如大元实力雄厚。

    但是,问题也不是没有,就是那海的十万残兵。

    那海虽然表明了态度,可那毕竟是钦察和察合台两汗的亲军,元朝想如臂使指一般任意驱使,不太容易。想让他们像大元勇士一般悍不畏死,更不容易。

    铁穆耳抬头看着亲爹,“问题就在于,能不能尽可能的利用好钦察联军。”

    对面的真金皱眉想了想,泰然道“好办!想办法让宋人分兵,那是你的事,十万钦察联军就交给为父。”

    军中的事儿,铁穆耳比真金有发言权。可是玩弄人心,聚拢士气,真金却是有他的长处。

    一直静静看着的南哥儿突兀出声,“父亲和兄长别忘了,还有女儿呢!”

    二人一愣,偏头看向南哥儿,“你?”

    “对呀!”南哥儿前起胸脯,一脸傲然,“别忘了,女儿也姓孛儿只斤!”

    孛儿只斤家族,无论男女,都是好样的!

    ——————————

    两日之后,赵维引大宋雄狮终于进入温尼伯湖区域,于新都城址以南三十里扎营。

    出于直觉,赵维并没有一鼓作气的直攻新都城元营,而是将八方情报做一个汇总,稳中求胜。

    而在赵孟禧的运作之下,各方面的信息尽数汇聚,还真就读出些不一样的味道来。

    就在大宋行军的两天之中,元军之中动作不少,而且都是大消息,由不得人不重视。

    第一个消息就是,那海入营便被真金识破,如今已经成了阶下囚。

    “真娘贼!”气的江钲暴粗话,“鞑子果然靠不住!”

    那海玩的是阳谋,都是摆在明面儿上的,以至于谁都看得出来这货和真金是在演戏。

    但是没办法,就像那海料想的那般,谁都不想他死,即使知道他回去可能会出幺蛾子,也一样会放了他。

    事实上,赵维也好,大宋的相公、王爷也罢,在放走那海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把他转换阵营列入了选项。不奇怪。

    之所以现在重视,是因为大伙儿很好奇,真金要怎么掌握那十万残兵。

    而情报中也给出了答案——分兵!

    真金父子把十万人分成的若干支队伍,分属不同的位置。让这十万人互不相联,很难形成整体。

    而第二个消息便是,分出来的钦察联军干什么去了。

    先说结论,真金没有选择退走,决定死守新都。

    但是守归守,两父子也没打算把所有筹码都押在新都,他们把无法参与大战的农户撤走了。

    铁穆耳的晋王府座下将领带一万钦察联军以及十万农户,撤到了温尼伯湖东北的哈得逊河沿岸。

    显然很怕此战败北,把只事生产的百姓也搭进去。

    那可是元朝在扶桑立足的根本。

    别的不说,只看忽必烈选的这些人就知道了。几乎全都是蒙古族本族农户,最次也是色目人种。

    除此之外,铁穆耳领两万元朝精锐、两万钦察联军,一共四万军士,离新都城向西北方向行军,目的暂时不明。

    鲁国公主南阿不剌(小名儿南哥儿)领四万钦察联军,离新都城向南行军,目的不明。

    太子真金坐镇新都,总领剩下的所有军卒,共十万大军(三万钦察联军、七万探马赤军),正面迎击大宋。

    “啧啧。”各方情报汇总,听的江钲等人直砸吧嘴。

    “真金这是要拼了?连公主都派上阵了?”

    虽然赵孟禧在新都城的情报底蕴不太给力,不过不需要详细也知道,铁穆耳兄妹各领四万人马,从两个方向离开新都城,是想侧翼包抄,打大宋一个措手不及。

    赵维皱眉不语,侧翼包抄?有那么容易吗?

    他总觉得这里面不太对。

    把情报详细看了一遍,大伙儿又习惯性的开始参谋会议,共同讨论。

    赵维,“咱们有八十万人,只靠两只四万人的小股部队就要包抄击扰?真金没这么蠢吧?”

    赵与珞却道“也不是蠢,其实还是有这个可能的。那海回去之后,不可能不说我宋军的情况。真金一定知道,咱们只有十万汉军,剩下的都是初入战场的殷人。对于他们来说,战力不强。所以分而击之,也是良策。”

    说到这儿,赵与珞又道“元人想让我们分兵,表面上咱们只要不去理会,真金的计谋自然落空。可本王看来,也不是不能随了他们的心意。”

    江钲一怔,“怎么讲?”

    赵与珞,“殿帅且看,元人让咱们分兵,主要还是看大宋兵源有别,参差不齐。说白了,他们的主力部队其实比我们多,还有火器,不虚大宋。但没有殷人辅战,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劣势。”

    “真金父子的算盘很简单,如果能调动我们的主力汉军,那是最好。哪怕只有一两万,正面新都城的压力就小了不少。就算不分主力汉军,把辅战的殷人勇人引走,也是稳赚不赔。”

    “毕竟我们清楚,殷人战士虽是勇猛,可是对上战阵有素、装备精良的蒙古大军,还是有差距的。所以我们要是分兵迎敌,即便敌方只有四万人,也不敢对等出战,起码要数倍之敌才能稳妥,同样也可以减轻正面的压力。”

    莱加和多林刺等人也在这儿坐着呢,赵与珞说的很委婉,给他们留了面子。

    其实

    其实就是他们没法和蒙古人打。

    四万人的小部队,用赵与珞的眼光来看,没个十万二十万都别想吃下来。这可不是血头在山沟里阴人的时候了。

    大平原、大军团作战,蒙古人的游骑战术,一打一个准儿,殷人的散漫战法没法对抗的。

    江钲听的连连点头,赵与珞不愧带兵多年,分析的还是很透彻的。

    只是他不太明白,这样的情况就更不能让元人如意,最好的应对就是不分兵。可赵与珞为什么还说可以随了心意呢?

    一拱手,“愿闻成王高见!”

    赵与珞一笑,“因为我们的兵力有参差之别,元人也是如此啊!”

    解释道“别忘了,元军和钦察联军也是战力不同的。”

    江钲先是一怔,随之释然,“火器!成王说的是火器!”

    “没错!”赵与珞点头,“真金就算把那海的十万兵吃的再死,也不敢给他们火器。这也是他只凭分兵就能控制这十万人的底气。”

    “没有火器的蒙古大军就算很强,也有限度。殷人勇士不是对付不了,对我们的威胁也是最小。”

    “大家来看。”赵与珞指着地图上的元人进军方向,“真金一共分兵四处,一是领农户撤离,二是铁穆耳亲帅的两万元军、两万钦察联军。”

    “三是鲁国公主的四万钦察联军,四是真金统帅的三万联军和七万元军。”

    “如此一来,哪里有火器,哪里强,哪里弱,已经是一目了然了。”

    “鲁国公主和农户这两队,没有元军,也就是没有火器。真正有危险的,是铁穆耳和真金的这两队。”

    众人下意识点头,确实一目了然。

    赵孟禧喜道“皇叔的意思是,咱们可以酌情应对,像是铁穆耳之军,有元军主力,有火器,对我们威胁最大。”

    “别看只有四万人,可是殷人兄弟上去,多少都不够填。所以,咱们要派汉军火器营去迎敌。”

    “不!!”说到这里,赵孟禧又把自己推翻,“迎什么敌?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去迎击这一队。他们要来就来好了,咱们有人数优势,被其夹击也不惧怕。”

    又指南哥儿那队和农户,“而这两队就不一样了,没有火器,威胁不大,反而可以主动出击,吃掉他们!”

    “不!”却是江钲一摆手,“鲁国公主根本就不用去管!”

    “对!”赵与珞也点头,“四万钦察联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用汉军劫击分散正面力量,用殷人兄弟又代价太大,随她去便是!”

    “而这里”赵与珞指着后撤的十万农户,“这才是一块肥肉!”

    没错,说来说去,赵与珞终于揭开了谜底,他的目标其实是那十万农户。

    只有一万钦察联军协同,几乎没有战力,不吃他吃谁?

    更重要的是,打掉这些农户,元朝在扶桑就如无根浮萍,失去了发展的本钱,对两国对抗有着更长远的意义。

    赵维一直在旁边听着,没有插话。

    对于军事上的事儿,他有自知之明,不如亲爹和江钲。

    而众人讨论的方向,他也是认可的,只是有诸多细节还需认证。

    见大伙儿差不多讨论出了结果,赵维终于开口。

    “首先,情报是否绝对可靠!”看着赵孟禧,“你要马上去验证,不容半点马虎。真金万一在哪里给咱们下个套怎么办?”

    “别的不说,农户之中混杂的元军火器营怎么办?就等着咱们上钩也不是没可能。”

    “还有,都在轻视鲁国公主,万一她和铁穆耳正好反过来,她带的是元军加联军怎么办?”

    “再者,大战当前,事关两国未来,真金有没有可能破釜沉舟,给联军配发火器?”

    “这不是不可能,否则那海为什么这么轻易的就投靠了元人呢?真的是他心眼多吗?”

    “还有!!”

    “你们觉得,分兵之计真的就这么简单吗?万一元人还有别的意图,我们没猜到怎么办?”

    “所以,确定铁穆耳兄妹到底谁的队伍中有元军主力和火器之后,盯紧他!即便不分兵对抗,也要时时知道他的动向。”

    赵孟禧瞪眼看着赵维,难得他在此刻还能如此冷静。当下不敢再迟疑,“好,我这就去查!”

    赵孟禧认真起来了,这回拼了。

    宁可暴露新都城的暗线,也要把赵维提出的这些疑问查个一清二楚。

    当然,都到了这个地步,大战将至,再藏着也没有必要了。

    查!彻查!把情报坐实。

    一日之后,消息传来,全部无误。

    农户大队确实只有一万联军,没有任何火器。

    鲁国公主的四万之军也确实都是联军,除了公主殿下身边的一营侍卫配备了火器,钦察联军连火药渣子都摸不着。

    倒是铁穆耳带走的两万元军,全是炮卒以及一窝蜂火箭营。

    至于兄妹二人是不是包抄,却是没有实证。

    元营中的消息确实就是包抄宋军,目的是让大宋分兵抗之,也没有别的图谋的迹象。

    但此事只真金、铁穆耳、南阿不剌三人谋划,别人谁也不知道。

    为了谨慎起见,只能当是悬而未决。

    赵孟禧也是依赵维所言,盯紧威胁最大的铁穆耳,时时回报。

    甚至为了稳妥,飞艇都不藏着了。

    赵孟禧调动所有飞艇轮流监控,找到铁穆耳所在,天天在人家脑袋上悬着,走到哪跟到哪儿。

    两兄妹那边暂且放下,其它事务有了准确消息倒是可以实施了。

    如事前所定,大宋准备奇袭元人农户。只是由谁去打这一仗,却有争论。

    莱加想去,血头也想去。

    多林刺和赵长河也都有这个心思,只等赵维定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