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41章 开国长安,兴国洛阳

    “李靖、红拂女、虬髯客被困大兴城。

    任务:从楚国公杨素手中救出三人。

    奖励:不但可得一名大将,还将得到神秘的奖励。

    请选择是否接受任务?”

    沉默了许久的系统终于发布任务了,李二看到杨素两个字,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历史上的杨素在大业二年就去世了,而现在是大业十一年六月,杨素竟然还活得好好的!

    而且,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在前几年还起兵造反了,还在大业九年兵败被杀。

    儿子杨玄感都造反了,楚国公杨素就算还没死,削官革爵是免不了的。

    要说同名,怎么又叫楚国公?

    李二不懂,只得请教徐茂公了。

    在徐茂公的叙述之下,李二总算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李二也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世界与历史上的隋朝还是有许多不同的。

    也因此,不能以历史上的大唐来定位这个世界的大唐。

    李二的一些行为,使大唐与历史上的大唐有所不同,李二也不会遭到天道的反噬,也许本来就应该是那样的,改变在李二出现之前就已经发生了。

    杨素早期的一些经历与历史上一样,也是他助隋炀帝登基。

    隋炀帝登基之后,很快就迁都洛阳了。

    而杨素因为身体原因,不适合长途跋涉,隋炀帝就让他暂时留在大兴城了。

    隋炀帝本来还以为杨素休养一两个月就会去洛阳。

    却不料,杨素已经下定决心留在大兴了。

    杨素有辅佐隋文帝建国立业的谋略,也有平定杨谅的功绩,然而却深为杨广所忌。

    杨广表面上对他显示出特殊的礼遇,实际上恩情却很淡薄。

    太史公说隋地所属的分野将有重大丧事发生,杨广因而改封越国公杨素为楚国公。

    因为楚地和隋地属同一分野,杨广想借杨素拦挡遭丧的运气。

    明白了前因后果的杨素便托病不肯上朝。

    杨广派一些有名的医生前去诊治侍侯,并且赐给他许多上好的药品。

    然而总是暗地里问医生,总怕他不死去。

    杨素知道自己的名望和地位已经达到了极限,功高震主,为杨广所忌,再不急流勇退,只会落一个惨淡收场。

    杨广数次下旨召杨素去洛阳,杨素只是称病,还以旧患复发为由,提出告老还乡。

    杨广派太医过去探望,太医与杨素是旧识,只说杨素征战多年,屡受重伤,而今旧患发作,就算侥幸还能活下来,也是苟延残喘,难以再为国尽忠了。

    杨广以为杨素没几年好活了,念在他以往的功劳,不愿落个诛杀功臣之名,就让他留在大兴养病了。

    从那以后,杨素不理国事,广造屋舍,沉迷于享乐。

    杨传感起兵的消息传来,杨素怕杨广会迁怒于他,为求自保,杨素召集旧部,杀死大兴城的守将,成了大兴城的实际掌控者。

    杨玄感兵败被诛,杨素上书杨广,说杨玄感造反之事,他并不知情。

    杨素还表示尽忠之志,绝不背叛大隋,愿意为杨广守护大兴城,还提出不上朝,听调不听宣的要求。

    此刻的大隋已经是反王四起了,杨广深知杨素用兵如神,他就算起兵征剿,也讨不到好处。

    为免杨素也反了,杨广同意了杨素的请求,下旨安抚了一番,双方算是达成了某种和平的协议。

    杨素终究是老了,只想守着大兴城安度晚年,还是以隋臣自居,并没有加入反王的行列。

    李二知道大兴就是大唐的都城长安,道:

    “我欲夺取大兴,将之改名为长安,以之为大唐国都,军师以为如何?”

    徐茂公说道:

    “陛下英明,瓦岗寨格局太小,只适合割据一方的反王,陛下要取天下,当先夺取长安。”

    接下来,徐茂公详细地向李二阐述了“开国长安,兴国洛阳”的论点。

    关中长安,有八百里秦川的肥沃土地,又有涵谷关这样的险峻关口,作为开国之都确实合适。

    自古有得关中者得天下之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这还得源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关中地区地势险峻,南有秦岭横亘,西有陇山延绵,北有黄土高原,东有华山、崤山、及晋西南山地,更兼黄河环绕,可谓山川环抱,气势团聚。

    在古代,有用“百二秦关”来形容关中险要的说法。意思是以百万之众攻关中,二万人足以拒之。

    两万之师挡百万之众,所持者乃其地形地势之险。

    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关中自古以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其二,就是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是个富庶之地,《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

    苏秦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

    还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其三,这里人烟稠密,民尚耕战,有充足的战斗力,是为关中地位的社会基础。

    随着国力的强盛,大量人口涌进都城。从粮食的角度来看,以关中的土地,很难供给都城人口的需要。

    洛阳的粮食产量同样有限,但隋炀帝的大运河将江苏和洛阳连接起来,使南北得以贯通,可以通过运输解决粮食问题。

    跟洛阳比起来,关中地区偏处西方,不利于对江南、山东地区的控制。

    因此,才有“开国长安,兴国洛阳”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