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余佩这才听明白,她望了望这满是灰尘与杂草的宅子,道:“大人,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总不能就这样一直站着等吧。
就在这时,门口响起了一个清亮的少年嗓音,“先去我家坐着吧。”
余佩循声望去,这人正是隔壁家的李成双。
几个人对视了一眼,便随着李成双一同进了他家院子。
刚进屋子,江文乐便闻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怎么有一股糊味?”
李成双撇了撇嘴,道:“这是我家为了迎接你们大驾而准备的。”
这还不是刚刚被余佩他们突然间过来才搞糊的。
江文乐忍不住走进了厨房,瞧见了铁锅里已经变得宛若黑炭一般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以及,铁锅旁正放着的一本书。
江文乐问:“你煮饭的时候怎么还在看书?”
难怪会糊成这样。
李成双收起书,拍了拍上面落的灰尘,宛若宝贝似的将它收在了怀里。
“过段时间我要参加会试,这也是迫不得已。”
江文乐点零头,“原来是这样,那你准备得如何了?”
李成双垂着眸,低声道:“虽然准备了这么长时间,但我还是有些忐忑,怕自己会考不上。”
江文乐笑道:“今还巧的,你知道你边这位青衣公子是谁吗?”
李成双摇了摇头,他就是个普通老百姓,哪认得这些官家人。
江文乐道:“这位就是当年的状元郎穆子清,你有什么问题正巧可以在这会儿时间问一问他。”
“状元郎穆子清?!!!”
“他是穆状元!”
!降状元郎来他家里了!
“祖母!祖母你快来看看,这就是状元郎,状元郎穆子清来咱家了!”
老太太躺在躺椅上晒太阳,极其敷衍地应了一声:“不回去好,不去东边,不去不去。”
李成双见祖母听不清楚,也就不再向她解释什么。
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道:“没想到,没想到我这一辈子还有机会一睹状元郎的风采,这是赐的福分。”
“怪我有眼不识泰山,尽然没把状元郎认出来。”
“穆公子可是我们整个建康城学子的榜样,试问哪个读书人不想亲眼一睹状元郎风采?”
“只可惜我这大半辈子连穆公子画像都没见过,要不然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这么长时间也没认出来穆公子了。”
江文乐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没事,我穆公子不会介意的。”
李成双绕过江文乐,走到穆子清面前,道:“穆公子,您那一句文无清河之资我特别喜欢,您看,我都把它缝在我衣服上了。”
他翻起大袖一角,露出了上面缝的极其认真的一行字。
文无清河之资。
穆子清无奈地笑了笑,念出了那句话:“文无清河之资......”
大概这世上的人都只会争相传诵他曾经写下的诗句,却无人能够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吧。
江文乐见自己被忽略了,也不再话,自己找了个杌坐了上去,和余佩一起在一旁慢慢等着。
古代人追星也疯狂的。
一见到自己的偶像,李成双都激动的话都不清楚了。
“穆公子,我...生,生真的特别特别特别喜欢你写的那些诗文,堪称是人间绝句,生抄个几百遍都觉得不够。”
穆子清虽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建康城中人拉着这样“表白”了,但这一次旁还有两个人在那看着,他一时间还有些尴尬,不知道该些什么好。
“生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唯有穆公子你写的诗文最让生震撼。”
“你都不知道,当初得知您放弃做状元郎闭门不出的时候,生差点也要跟您一样放弃读书了。”
“好在如今您又回来了,还当上了大理寺卿。后景明国有您在,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穆子清白皙的脸颊微微有些泛红,他低声应道:“我只是一个区区大理寺卿,尽职尽责便好。”
他脸红,并不是因为被李成双夸得脸红。
而是因为被夸的同时还被江文乐和余佩两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
这样是真的有些尴尬。
“穆公子您就别谦虚了,您的名望谁人不知?我相信,后您一定会是一个为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着想的好官。”
“不像那些仗着自己有些权利就欺辱百姓的世家子弟!”
到这里的时候,李成双恨得牙根痒痒。
江文乐问:“你指的是谁?”
李成双道:“还能是谁!建康城中谁不认识他?还不是那个顺府丞王煊!建康城中除了平阳长公主,就属他心眼最坏了!”
“王煊?”
江文乐仔细回想着,这个人她有些印象,之前初至金銮的时候这个王煊还落井下石来着。
这事儿她还记得呢!
当初林家出事的时候,他还暗中给了陆杏林银子,让他离开建康城,好让林家没有证据能证明林染是清白的。
她虽然不怎么了解这个王煊,但也看得出来他并非是什么好人。
江文乐站起,又问:“欺辱百姓?这又从何起?”
李成双恨恨道:“还不就是那狗官仗势欺人,这样的事咱们大家应该都知道,建康城中这种事又不少。”
穆子清见李成双正在和江文乐对话,便暗暗松了一口气,也顾不上什么文人风骨,直接坐到了杌上。
“子脚下,竟然还会发生这样的事。”
“您是微帝师,自然没人敢欺负您啊。这子脚下这样的事还真不少。”
毕竟,皇上他也管不到这种事,文武百官又以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不需要和他讲,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场面。
百姓被欺,子却依旧以为自己脚下是一片和平盛世,却依旧以为这下百姓都过得安宁。
久而久之,他们这些可怜的百姓也就没人管了。
江文乐道:“后再碰到这样的事,就该去大理寺找穆公子,让他还你们一个公正。”
穆子清听到江文乐又提到他的名字,整个人无奈地转过,点零头道:“大理寺永远站在百姓们这一边。”
但大理寺也管不了这种鸡毛蒜皮的事啊。
这种事不该是他来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