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七弟、八弟, 一路走好。”

    郑王最后落了这么一句话。

    吴王、楚王走得一点不好。

    这二位会最后自尽,以勉自己再落得更惨的境地。

    这里面的事情未必不是郑王这一位三哥在撺掇。

    现在吴王、楚王是殁了。

    却也是给郑王留了一线生机。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麦, 尚可春。兄弟手足不相容。”

    郑王轻轻呢喃了这等话。

    声音很轻,轻的不可闻。

    郑王说了话后, 轻轻合了眼帘子。

    他似乎在沉思,更似乎像是养神。

    乾清宫。

    正统帝没歇息。

    正统帝哪有什么心思歇息。

    这一个冬,就是过的不太平。

    特别是吴王、楚王之死。

    这二人一死,京都里就流言四起。

    暗卫更禀了秘报上来。

    正统帝看了一遍,差点没气得想杀人。

    “谁传的流言?不管是谁, 其心可诛。”

    正统帝看着京都的流言, 这真真是在毁了他的令名。

    上面赫然写了京都新的流言。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麦, 尚可春, 兄弟手足不相容。

    这说的谁?

    这还用说吗?

    这当然是指了正统帝本人。

    这在打的就是天子的脸面。

    正统帝很生气。

    可这流言传开了, 还不够明显吗?

    这背后有人在动了小动作。

    越是如此,正统帝越是没有缓合的心思。

    就藩的藩王们在看着。

    正统帝的心中, 这些人都是潜在威胁。

    特别是已经露了行迹, 将要行不轨之事。

    流言怎么办?

    直接封?

    这肯定封不了。

    天下悠悠,哪堵得了民众之口。

    能做的,就是有更大的热点是转移了大家的视线。

    没了热点怎么办?

    那自然是制造了新事件。

    正统帝唤了李善。

    这一位大伴心腹。

    “朕近日圈一些卷宗。你跟绣衣卫那边合计一下, 落实人证物证。”

    正统帝吩咐的明白,说道:“这等着御史台先动手弹劾,后面一定要钉死这些贪官,总之,朕要这些贪官污吏之辈的事情大行天下。”

    “最好这些贪官的背后, 暗中给一些流言,道是指明了是朕的几位皇兄指使。”

    正统帝不介意了抹黑皇家的体面。

    正统帝就是要体现了,他要大义灭亲。

    他是天子嘛,以天下臣民为重。

    总之,光是王爷们祭旗那哪够?

    还得一批养肥的肥猪一起祭旗。

    猪给养肥了,当然就是要吃掉的。

    赵州离承天府太近。

    承天府又是护了京都的州治。

    这宰了一批养肥的肥猪,那揽了银钱。

    正统帝要做的就是为赵王可能的造反做准备。

    一旦赵王起事。

    朝廷要镇压了,哪可能不花了大把的银子?

    军动出队,这都是钱。

    “奴才领旨。”

    李公公得了皇帝给的名单,这全明白了。

    帝王行事。

    这自然是一举多雕。

    正统八年,腊月。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

    明明将要新年了。

    可这等月份里,京都气氛就是不同。

    若说前面的天家兄弟闹矛盾。

    那么,是人为的流言。

    普通的百姓就是瞧一下天家的热闹。

    那么,等着吴王、楚王死,是一个转折的话。

    在朝堂上起风波,一波的官员被弹劾贪污受贿时。

    更多的聪明人已经意识到,这真正的大风波来了。

    这肯定要卷落了进去很多人。

    怕是最后都要人人滚滚的落地。

    皇城后宫。

    永寿宫。

    玉荣听着小桂子禀了外面的消息。

    这真是听了跟传奇里的故事一样。

    “这是出了青天大老爷啊。”

    玉荣捂嘴笑了。

    其时,哪有什么青天大老爷?

    这不过是卷进了天家的弑君案里,这不,这牵连开始了。

    玉荣这般认为的。

    风波特别的大。

    就小桂子念了的名单,这都一串子了。

    这些人查了贪污。

    这老百姓最恨的,自然就是贪官。

    至于那些乡绅地方们,肯定也恨的。

    要说为什么?

    那恨的方向,肯定跟普通的老百姓不同。

    普通的百姓,在承平年间,想做官的话没那么容易。

    不管是科举,还是求学的门路都不容易。

    这个时代想脱产念书?

    这没钱,可不能的。

    光有钱,还不行。

    这还得有身份。

    那就是祖上往上查,三代都得清白人家。

    这行商的,贱籍的,都不行。

    总归,这除了身份外。

    还得有钱外。

    还得有读书的天份,真是一个读书种子。

    想一想,一个人口可能三四万的县里,三年就出了四、五个名额的秀才。

    这还是平均的数。

    可能一些文风鼎盛的地方。

    一年县里一下子占足了七、八个的名额。有些文风不行的,三年一次就是陪跑。

    这就是秀才,看着功名的起步。

    这都如此难。

    秀才,能有什么好处?

    除了免徭役,见县官不跪,可以向县官递了贴子,自称学生外。

    无外乎,就是秀才踏上了功名路的起始。

    当然,最是第一等的禀生,还可能得朝廷给的进学补助银子。

    也不多,就是混一个人的温饱。

    秀才之上,举人更难。

    举人是一州之地,三年才出了那么几十人。

    一州之地,数百万的人口。这何其难也?

    这里面基本上没寒家子弟多少事儿。

    除非天才,不然,很容易就给涮下去。

    为何?

    求学难。

    这等书籍珍贵,学问不外传的时代里。

    想通过了科举,想过了乡试,真是拼了底蕴和天份。

    这很多的隐形门坎,就是一种筛选。

    可这种筛选,还是留有余地。

    不管出身寒微。

    只要有天份,还是可能鱼跃龙门,一朝农舍郎,一朝天子臣。

    那么,普通老百姓恨贪官。

    那是觉得贪官,吃的是民脂民膏。

    这是切肤之痛恨。

    至于乡绅们嘛?

    可能就是恨了,为何能坐上了官位不是自己。

    至于贪不贪?

    如何不贪。

    不过是贪的多与寡。

    以及有没有被发现罢了。

    就是清官老爷再清名?

    那清官老爷的亲人呢?清官老爷的家族之人呢?

    这可是一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时代。

    家族之中,出了一位官老爷,那是要一起享福的。

    “可不嘛。茶馆里,都在说了青天大老爷的好话。老百姓人人都叫好。”

    小桂子也是附合了话。

    “嗯,本宫都想不到啊。这一回,本宫的父亲也是沾了光。”

    玉荣是真没想到。

    这一回倒台的人多了。

    她的父亲耿老爷沾了光彩,然后,官位升了一位。

    四品官位升一级,这自然就变成了从三品的官爷。

    这于耿府而言,自然是天大的喜事。

    耿府里欢喜。

    玉荣自然也是面上有光。

    若说耿老爷这一回升官,那是满府上下欢喜。

    那么,耿大爷耿谨也升官了,成了七品京官,同样让人欢喜。

    一门之内,两人京官。

    在京都之中,也算得站稳了脚跟。

    “便是大哥也是做了七品京都,本宫是真高兴。小桂子,你来报喜,本宫便赏你一回。”

    玉荣是给了赏赐。

    当然,这赏可不是光为了这一回的喜讯。

    而是一直以来小桂子办事,这办的合了玉荣的心意。

    赏什么?

    玉荣赏了小桂子的,就是一座小宅子。

    在京都的小宅子,这真不便宜。

    这明里给的是小桂子,可实则嘛?

    也是给小桂子留一条退路,以便小桂子可安置一下他要抱养的侄子,未来做了养老的儿子。

    “本宫现在不好求了圣上。不过,你倒可以安排起来。早早抱了婴孩,打小就养起。好好教养,教好了,养熟了,才会是小桂子你百年之后的祭拜后人。”

    玉荣说的实诚。

    若是不早早的养了。

    不打小的养熟了。这就是便宜了别人。

    小孩儿与大人之间的感情,就是要经营的。

    若不然,亲爹亲娘之间的血缘关系,哪是养父敢比的。

    “奴才谢娘娘。”

    小桂子这得了准话。

    心头自然有信儿了。

    此时,是真正的高兴。

    “你心中有数,本宫是信任你的。”

    玉荣叮嘱几句。

    不外乎,就是仔细再寻问了宫外,特意收养的那些孩子。

    这些孩子玉荣有大用。

    这自然是用心培养了的。

    给吃、给穿,这当然不够。

    要培养了忠心,这便是得打小的洗一洗嘛小脑袋瓜子。

    玉荣很用心。

    目前,见着了一点儿的小效果。

    至少,除了永寿宫外,她的宫中已经安插了好些的人手。

    俱是亲信。

    却又是隔了开,之间的单线联系。

    保密不错,至少,不会引到了永寿宫的牌面上。

    打小桂子这里听了耿府上的喜讯。

    当晚,玉荣在秋兰那儿,又得了准信儿。

    “哦,良嫔动手了。”

    玉荣一听到良嫔那边有消息了,她这松了一口气。

    良嫔一直没举动。

    她还以为良嫔这是不敢报复武嫔,也是惧怕了皇太后和承恩公府的势力。

    现在看来,她想多了。

    良嫔是敢动手的人。

    “秋兰,吩咐咱们的人,一定要耐住了性子。这等时候,千万不可造次。咱们继续躲开了风波,那么,就一定不要卷进去。”玉荣再三的吩咐。

    秋兰应了话。

    “娘娘放心,咱们这些奴才自然听了娘娘的吩咐。可不敢陷进去。”

    秋兰的语气里,全是慎重。

    正统八年。

    腊月,这是过了小年,天越冷。

    年味儿,却是越重。

    在这等新年时节。

    正统帝对于慕容国舅、大理寺、刑部那些官老爷们,还没给郑王、吴王、楚王的案子,这是给一个答案。

    皇帝有些生气。

    可过年了。

    到底年下要封笔了。

    于是,这一桩天大的弑君案。

    这反而要按下,还没有这一个腊月里,那些贪官污吏的案子那是审的一个痛快。

    腊月。

    京都的午门外,这可是见了血。

    真的杀了不少的人头。

    滚滚落下的贪官脑袋,这没引了看热闹的人害怕。

    反而是得了许多的欢呼。

    特别是念了那些贪官,是如何如何的行了不法事,贪了多少时?

    老百姓中有喝倒彩的。

    等官老爷掉了脑袋,那只有叫好声不断。

    总之,民情有了。

    民愤解了。

    贪官杀了。

    坐明堂的天子,自然就是好天子。

    弑君案低调了。

    贪官案成为了人人嘴里念叨的热闹。

    这自然让郑王府里,郑王爷不满意。

    可不满意又如何?

    民心如此。

    老百姓更在意的还是自己的利益。

    杀了贪官,自然是拍掌的大好事。

    至于王爷是死?是活?

    跟老百姓太远。

    这弑君案离的近的,是勋贵,是宗室,是高官。

    唯独了跟老百姓们,有关系,又是关系隔了一层。

    说到底了,在百姓眼中,天子是神圣的。愚昧的百姓,是真相信了,天下要有主的。

    这里的“主”,是指圣明的天子。

    昏庸的天子,肯定不招人待见的。

    皇城后宫。

    长春宫。

    良嫔上门求见。

    武嫔这落难了,良嫔还是来的头一个宫妃。

    又或者说,没谁那么没眼色,特别的来看了武蓉儿的落难嘴脸。

    到底要顾及了寿康宫的皇太后嘛。

    “不见。”

    武嫔的气色不好。

    她是闷出来的。

    这气多了,自然胸口闷得慌。

    “……”

    在宫人得了话,要去回了信儿时。

    “等等。”

    武嫔又喊住了人。

    “算了,还是去瞧瞧,这一位良嫔的来意。本宫倒要看看,本宫落难了,是不是就真成落地的凤凰被人欺?”

    武嫔是有底气。

    底气来原皇太后,来原承恩公府。

    她要见了良嫔是不怕的。

    二人都是嫔位。

    对于良嫔,武嫔有一种心理上的优势。

    在长春宫的正殿。

    武嫔见到了良嫔。

    大病没痊愈。

    这还是出来的良嫔,那是画了妆彩的。

    特别是脸上,这扑了厚厚的脂粉,这来掩饰了苍白的面色。

    那唇畔也是上了红脂。

    “良嫔妹妹,真是稀罕啊,你这来了长春宫。本宫瞧不懂,你这是来看本宫的笑话?还是别有用意啊?”

    武嫔单刀直入,没给什么题外话的机会。

    良嫔瞧着宫人送了茶水、点心。

    她没饮,也没碰点心。

    良嫔可是病着。

    她吃了药汤,这是避了茶的。

    “看笑话?谁人敢啊。”

    良嫔捂嘴,笑了。

    笑声一停,又是咳了两声。

    “咳咳……”

    良嫔似乎咳了好几下,又是深呼吸,是压了压后。

    良嫔才是抬了眼眸子。

    良嫔看着武嫔,说道:“妾来,只是来探望了武嫔姐姐。”

    这话说的,良嫔一点儿也不心虚。

    “哦?”

    武嫔挑眉。

    “本宫可不相信。”

    武嫔是真不相信。

    “好吧,武嫔姐姐不相信。那妹妹就说了来意,妹妹是想投靠了姐姐。”

    良嫔说道:“若是以前,姐姐可能瞧不起妹妹。现在嘛,姐姐可瞧得上妹妹?”

    武嫔沉默了。

    若是当了皇贵妃那时候。

    良嫔哪怕一张脸值钱了,在武蓉儿的眼里,也算不得什么。一个赝品而矣。

    可现在呢?

    时移世易。

    良嫔这一张脸在武嫔瞧来,就是值钱了。

    “你想投靠本宫?”

    武嫔冷笑,说道:“本宫还有什么值得你窥视的?”

    武蓉儿不傻。

    她落难了,惹了帝王之怒。

    哪怕家世背景在那儿,这还是降了位份。

    良嫔投靠她?

    武蓉儿一个字眼儿都不相信。

    “自然是想得了寿康宫的一些眼缘。”

    良嫔吐了一点儿的“实情”。

    这让武蓉儿沉默了。

    武蓉儿肯定不会说,皇太后放弃了她。

    恰恰相反的,武蓉儿还要表示了,寿康宫依然看重于她。

    若不然,宫里的小人可多的是,这想落井下石不在少数。

    “本宫要考虑考虑。”

    武蓉儿给了一个两可之间的答案。

    “能让武姐姐多考虑一下,妹妹就满意了。”

    良嫔是脸带笑容。

    接下来的谈话。

    良嫔是有意奉承了。

    还别说,这让武嫔有些受用的。

    到底人嘛,都爱听好话。

    忠言逆耳。

    再是忠言,不顺了耳,这听着心堵。

    这些日子里,武嫔受足了冷落。

    再在良嫔来烧了冷灶,她是受用着。

    等着良嫔告辞后。

    武嫔还是不太敢相信的。

    谁让武嫔这一回栽了,就是身边的陪嫁出了问题呢。

    便是连皇太后都说了。

    说她调度人手,也是没能耐。

    自己的亲信,居然是别人的人?

    她这一个皇贵妃被降了,真是不冤枉。

    可武蓉儿觉得她冤枉。

    她容易吗?

    从一个皇后人选的名单上,一落再落。

    一个小小的嫔位?

    刚进宫时,武蓉儿可都是贵妃娘娘。

    对于皇太后的看法?

    武蓉儿心里委屈着。

    武蓉儿觉得姑母也许是抱养了三皇子。

    这明显心眼儿偏到了永寿宫里。

    那裕嫔曾经让武蓉儿觉得碍眼了。

    现在更让武蓉儿觉得碍眼了。

    可是,皇太后警告,还是让武蓉儿重视的。

    她没法子出头。

    为了家族计较。

    三皇子司马贤很重要。

    这也是养在了武氏女子手中的皇子。

    “唉。”

    武嫔一声叹息。

    出了长春宫的良嫔。

    那是踏出了长春宫的宫门时,还是回望了眼。

    她看了那长春宫的牌匾。

    “这里啊……”

    良嫔轻声的呢喃,无声讲了一话,笑着不发了声音的说着:“很快可能就要换主人了吧?”

    良嫔心里有点儿小激动。

    可她没表示了出来。

    什么投靠?

    不存在的。

    一个寿数不长的女人,还能有什么想法?

    她当然就想清清白白的离开。

    有仇复仇,有怨报怨。

    不想留了遗憾啊。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8-20 23:55:21~2020-08-21 23:52: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伊妮很甜.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