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9、第三十九章

    hi~小天使,如果看到我就代表你的购买比例不足哦。“幸好知道今天没时间做饭,早上多做了半锅粥,咱们就着小菜先将就着吃吧。”

    夏清的提议得到了家人的一致赞同,李秀琴让他们先去吃,自己得留在店里算账,看看今天一个早上到底卖了多少钱。

    “妈,我跟你一起算吧,心里惦记着事饭也吃不下去。”

    夏禾留下跟李秀琴一起算账,夏清拉着夏琳回后院,准备把饭挪到小店吃,夏志民太热,打了井水在院子里冲凉,只有夏雯一人闲着,夏清让她摘两根嫩黄瓜,准备弄个新鲜的拍黄瓜。

    “你说咱们今天上午生意怎么样?能卖到一百块钱吗?”

    夏琳边盛粥边问夏清,之所以把一百块作为标准,是因为一百块钱在夏琳眼里是挺多的钱。

    小卖部的前期投入包括建房、工人伙食和工钱、货款、鸡蛋,总共花了一千三百六十五块,这还是在节约货架的基础上。

    “我觉得不止,那么多人呢,怎么也有一百五吧。”

    夏清不仅帮着拿货,还进行了盘点,大致算了价格,是超过一百五的。

    店内,李秀琴跟夏禾一点点计算着毛票、硬币,一分一毛一块两块的叠加着。

    “八十一块二毛,八十一块七毛,八十一块七毛五……”

    等夏清、夏琳端着一盆粥,拿着碗筷和小菜到店里时,两人还没算好账呢。

    “一百六十二,一百六十四,一百六十九……”

    幸好毛票、硬币之类的已经提前算好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大点的纸币,夏清她们怕影响她们,不说话,放下东西后围过去看,跟着后面一起算。

    “一百九十六,一百九十八,两百……”

    一家人脸上盛满了笑意,营业额最后停在了两百一十四块七毛上,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李秀琴握着手里的一叠票子,眼里放着光,显得特别有精神,夏志民也很高兴,嘴角的笑一直没下来过,更别提四姐妹,夏雯早就蹦起来了,夏清笑着让她低调些,别让外人知道,引人眼红就不好了。

    “小清说的对,咱们千万不能喜形于色,低调一些,村里眼红的人多着呢。”

    夏雯捂着嘴点头,“放心,我出了门肯定不说,咱们在家里偷着乐。”

    一家人都笑了,夏清打了盆水给李秀琴、夏禾洗手,顺便给她们普及纸币细菌多的卫生常识。

    “这些钱被很多人摸过,最脏了,摸过钱的都得洗手,光用水洗还不行,得用肥皂。”

    李秀琴嘴上说她瞎讲究,但手里的动作却没有停,自从在医院抢救过后,李秀琴对健康问题是很看重的,特别是身体变弱之后更怕生病。

    夏禾边洗手边笑道,“那就多洗洗,反正咱家开店,肥皂还是用得起的。”

    吃过午饭,夏志民让媳妇跟几个闺女回去午睡,他一人留在这里看店,泡杯大麦茶,摇着蒲扇躺在藤椅上优哉游哉。

    回去后夏清并没有午睡,她把原主的高中课本拿出来复习,虽然高中时成绩不错,在重点高中每次月考的成绩没下过班级前五,但她距离高中已经隔了六七年,还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下午的生意没有上午好,但也有三十来块的收入,夏志民夫妻俩对今天的收入很满意,相信过不了多久,投入的本钱就能收回来了,剩下的就是细水长流的盈利。

    小卖部开业三天后,就到了夏琳出发的日子,所有的行李装起来也不过一个行李箱。

    李秀琴跟夏清一起,帮她做了火车上的吃食,有馅饼、茶叶蛋、玉米棒子、饺子还有一只盐水鸡。

    “你一个人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安全,有困难别怕开口,找警察同志帮忙,下了火车买张公共电话卡给村里打个电话,说自己平安到了,就是我们没接到人家也会过来告诉我们的。”

    孩子远行,最不放心的就是母亲,李秀琴拉着二女儿的手殷殷嘱咐,生怕漏下什么没说的。

    下午五点的车,怕时间赶不及去火车站,夏志民两点就准备送女儿去火车站,自行车坐不下,家里其他人就不去了,等到时间过了两点,媳妇还没说完,夏志民就开始催了。

    “差不多行了,又不是不回来,顶多几个月不久放假了吗?别耽误了火车时间,再买票可买不着了。”

    李秀琴哽咽着抱了抱女儿,三姐妹也轮流跟夏琳告别,把她送到院门外,看着她坐上后座,手里拎着行李箱,冲着她们挥手。

    “你们回去吧,再过几个月我就回来了,别担心我。”

    就这样,夏琳提着一箱行李,背着妈妈和妹妹准备的食物,还有藏在鞋底的两千块钱踏上了北上的火车,还有几个新认识的,陪着一同北上的青年学生,成了她人生中第一笔宝贵的人脉财富,能从小县城考到首都上大学的,无不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夏琳离家,一家人都不大习惯,往常她在家性格活泼,嘴巴甜,又爱管事情,每天都是热热闹闹的,少了她还真少了一份热闹。

    夏禾性格沉稳,夏清是个干实事的,做事比说话多,夏雯呢,除了在家帮着做些简单的家务外,也常出门找关系亲近的小姐妹们说悄悄话,不像夏琳,不是跟李秀琴一起看店,就是跟在夏志民身后帮着做木工。

    隔天吃完饭的时候,李秀琴看着夏琳经常坐的位置空着,叹了口气,“不知道小琳到了没有,十几个小时,差不多该到了吧?”

    “我问了火车站的同志,正常得十七八个小时,碰上晚点时间更长。”

    但火车有不晚点的吗?概率恐怕比母鸡生双黄蛋还低呢。

    赶在没等到吃午饭,夏琳的电话就来了,听到喇叭里的通知,一家人放下手里的活儿就往村委会办公室赶,接了夏琳的电话,知道她刚下火车,学校安排同学到火车站接人,她马上就要坐车去学校了。

    “小琳,你好好学习好好照顾自己,缺什么给家里来电话,千万别让自己受委屈啊。”

    李秀琴擦了擦眼角,她现在终于有底气跟孩子们说这句话了。

    电话那头,夏琳的声音也有些哽咽,虽然家人看不见,但她还是对着电话点头,“嗯,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们在家也当心身体。”

    长途电话贵,一家人轮着说了几句后就挂了电话往家走,这下终于能安心吃饭了。

    如果是夏志民一个人出来,随便买两个馒头就能应付一顿,花不到一块钱,但今天难得带两闺女一块出来,他并不想委屈孩子,因此找了一家面馆,一人点了一碗面,不过夏琳跟夏清碗里有肉有蛋有蔬菜,夏志民碗里就只有蔬菜。

    加肉加蛋的面条一碗三块,素面一碗一块五,这年头猪肉不过三块钱一斤,这个价格算不上便宜,夏志民自己是舍不得多花钱的。

    姐妹俩互相看了眼对方,特别有默契的从自己碗里夹了肉和蛋给爸爸,夏清胃口小,还夹了几筷子面条到夏志民碗里。

    “哎,我这有呢,你们自己吃。”

    “我们吃不了那么多,你就帮我们分担一下吧。”

    夏志民看着两闺女,从心底透出一股舒爽来,几个孩子这样贴心懂事,哪怕日子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话说一代一代都是这么过来的,做父母的可不是得为子女忙活一辈子么?

    吃了饭后,三人去了一个类似批发市场的地方,里面有许多卖衣服的店铺,价格比外面的商店便宜,这是吃面的时候面店的老板娘跟他们拉家常的时候说的。

    “姐,你看你喜欢什么款式自己挑吧。”

    t桖、衬衫、牛仔裤、连衣裙,五颜六色,花花绿绿,在夏清看来很多款式简直不忍直视,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潮流,既然是挂在店铺里的,买来穿的人绝对不少。

    就像八十年代最潮流的阔腿裤、运动衫,九十年代有一阵子风靡杀马特造型,存在即合理。

    夏琳也已经挑花了眼,本着节约的原则,她觉得t桖、衬衫搭配牛仔裤或者休闲裤更实用,连衣裙虽然好看,但等夏天过去就穿不到了。

    t桖跟衬衫都是十块钱一件,夏琳各买了两件,牛仔裤贵一些,夏琳选了一条,付钱的时候夏清发挥了自己的口才,跟老板娘讨价还价,原本六十八的价格只付了五十块。

    “小清,你真厉害,一下子便宜了十八呢。”

    “服装利润很高的,老板能赚三分之二不止。”

    “你怎么知道她能赚这么多?”

    “我有一个同学家里卖衣服的,听她提过。”

    “没想到做生意这么赚钱,咱家要是能把小卖部开起来就好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咱们真想开一定能开起来。”

    夏家的条件,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记得她以前看过一句话,“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夏家四个女儿,不说有多大的成就,起码都考上了大学,九十年代,大学生还是很吃香的。

    买了衣服后,夏琳又在另一家买了鞋子,三十八块钱两双,一双黑皮鞋,一双白色运动鞋,都是简洁大方的款式,虽然不是什么品牌,但容易搭配衣服,放在任何时候穿都不显得过时。

    李秀琴给的一百块最后还剩十二,夏琳不舍得花了,准备把剩下的钱带回去。

    “姐,你还缺什么吗?有什么需要的一块儿买了吧,你就是去学校也得花钱买不是?”

    夏清大约能猜到二姐的想法,肯定是觉得这一百块是父母给的,能少花一分是一分,去学校后,缺什么再从自己的生活费里挤,这样就不算花父母的钱了。

    夏志民听三女儿这么说,也让二女儿再看看有什么需要添置的,钱不够了他身上还带着。

    在父亲和妹妹的劝说下,夏琳买了几双袜子,其他的就不跟再要了。

    买东西花了一个多小时,这个时间去找人正合适,夏志民带着两个女儿穿过几条街到了周全贵在县城开的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