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一十五章仁者无敌

    古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只是有一个限定的条件—在双方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不能不分双方势力的强弱,只凭一腔热血,胡乱比较。

    假如你让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和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比‘老谋深算’,这不是自讨没趣?

    同样,你让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和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比身体素质,岂不是闲着没事干?

    虽然韩成的实际年龄只比袁尚大了几岁,但是心理上却比袁尚成熟了许多。

    从心理上的岁数来算,韩成比袁尚大了一倍都不止。

    三十来岁的韩成,完全做到了‘三十而立’,而且还是那种‘立’的很好的人。

    遇事不慌,处事不惊。

    在一番分析之后,选出最有利的那条路。

    而二十来说的袁尚,却犹如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凡事皆凭借自己的喜怒哀乐决定。

    男人,大概都是如此的。

    当学会了冷静之后,就是真的长大了。

    袁尚和韩成攻城时的不同做法,传到了任城县的曹操军大营中。

    郭嘉是得了‘重病’,卧病在床,但还是有一口气在的。

    当郭嘉拿到最新的‘军报’时,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就这么‘轻松’的走了。

    郭嘉心道:“这个韩成,真没让自己失望,还是一如既往的强大;这个袁尚,真出乎自己的意料,一如既往的‘任性’”。

    想到这里的郭嘉,不自觉的想起了自己和曹操的一件事。

    ......

    那是很久以前的一个下午,曹操和郭嘉得了空闲之时,正在饮酒闲聊。

    酒到正酣处,曹操突然对着郭嘉问道:“奉孝,你觉得现在的我,是个汉朝的‘忠臣’,还是个称雄一方的‘枭雄’啊?”

    郭嘉没醉,所以沉默不语;郭嘉醉了,所以口不能言。

    这问题可不能回答啊。

    回答对了,是‘乱臣贼子’;回答错了,是身首异处的下场啊。

    曹操将郭嘉的表现收入眼中,自言自语道:“唉,奉孝,我也不为难你了。这件事,我问过很多人,但没有一人敢回答。你只需听我说就行了!”

    郭嘉敢听吗?答案是否定的。

    只听郭嘉对着曹操说道:“明公,你喝醉了。我们改日再聊吧。属下今日就先行告退了。”

    曹操听后,放生大笑道:“唉!这天下,竟然没有一人能知我内心,孤独啊!可悲啊!”

    此时的曹操,哪里像是一个胸怀大略的‘枭雄’?却只像是一个寂寥而且孤独的老者罢了。

    郭嘉看罢,暗中咬了咬牙,对着曹操说道:“身为属下,让明公说出这样的话,是属下的无能。请明公给属下一个倾听的机会,属下定洗耳恭听。”

    曹操听后,喜出望外道:“这胆色才对吗。我的郭祭酒,怎么可能连听的勇气都没有?我识人,不会错的。”

    然后拉着郭嘉的手,语重心长的道来:“奉孝啊。

    我年少的时候,梦想着自己能率兵征战北方,扩大我大汉朝的疆域,建立不世奇功。

    那时的我,有志向,却没有施展志向的能力。

    待董卓进京之后,众大臣们却只敢聚在一起,暗中辱骂董卓。我以他们为耻,看不起他们。

    那时的我,敢凭借一把宝刀就前去行刺董卓;

    众诸侯讨伐董卓之时,也只有我敢率军直接追击董卓。

    你说,我是不是个忠臣啊?

    这一次大败,是我至今为止唯一的一次战败,它让我明白了。

    我是个忠臣,但却是个没用的忠臣。

    要想救皇帝,要想救汉室,光打着忠臣的旗号是没用的。

    要有实力。

    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于是乎,从那时起,我逐渐变成了一个‘枭雄’,一个势力越来越强大的枭雄。

    当势力大到了一定的程度,我才明白一件事:汉朝,真的灭亡了,亡于皇帝。

    因为有的人,不是你想扶,就能扶起来的,准确的话,你无论有多大的力量,他们也是扶不起来的。

    为君者,应当心怀天下百姓;而现在的汉献帝,他的心中那里有百姓?有的,只是他自己的苟且存活。

    将岌岌可危的大汉朝交给这样的人,怎能不亡?”

    郭嘉大惊失色,不在这个位置,没有这个能力,是真的没有这样的感触啊。

    这不是凭借智商想出来的,这是实打实的经验。

    有了经验,才能有这样的感悟。

    但这个时候,郭嘉不能多说一句。

    只能一本正经的表态道:“听明公之言,方之明公的不易。请明公放心,奉孝定用尽浑身解数,帮明公一统天下。”

    曹操仰天大笑:“哈哈,这么多年了,终于说出来了!痛快!痛快!”

    ......

    郭嘉想起了这些,惊奇的发现:此时的袁尚和曾经的汉献帝,是何其的相似?非不扶也,而是扶不起也。

    当然,凡事不能只怪别人,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才能进步。

    若此时的曹操拥有三十万大军,何须如此费劲?

    直接大军压境,拿下青州,逼的袁谭率军入冀州,和袁尚,韩成两人拼个你死我活,争夺冀州。

    然后自己等人坐山观虎斗,最后之时,在出兵,一举拿下三方,岂不美哉?

    总的来说,都是兵少惹的祸。

    与此同时,郭嘉的心中也在暗暗的思考一个问题:“让袁尚和韩成两相争斗,能行吗?会不会为韩成做了‘便宜的嫁衣’?”

    ......

    一夜之间,风云突变。

    韩成的不顾疲惫、果断出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渤海郡,经过奋武军的一夜猛攻,终于顺利的拿下了信县。

    取得了信县的韩成并没有停止自己进攻的步伐,反而继续下令追击袁尚军,一直将袁尚军追到平原郡的袁尚大营外的五里之处,才肯罢休。

    袁尚的停战一夜,让袁尚收获了一个大大的‘教训’。

    平原郡,经过了一夜的休息之后,袁尚精神满满,不由地在心中暗道:“好久没睡得这么爽了,舒服!”

    与此同时,高唐县内的袁谭军士兵也是这种感觉,睡得真舒服!

    同时,大概每个袁谭军士兵都在心中默默的叨念着:“感谢三公子,感谢冀州牧大人。

    要不是您大发慈悲,在咱俩打仗的时候,还不忘休息一宿,估计我们就被打败了。

    真想跟着你混啊,太善良了。

    对敌人都这么‘仁慈’,对待自己的手下,还用说?”

    在随后的攻城之战,因为袁谭军的士兵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即使袁尚付出了大量的人马之后,依然没能攻下面前的高唐县。

    而此时,袁尚留在渤海郡防守的四万守军,只剩下了不到两万人马,而且带着奋武军,正快速地朝着大营飞奔而来。

    自己的军队在前面,是逃跑的;奋武军的军队在后面,是追击的。

    逢纪看到这幅场景,立即对着袁尚劝道:“主公,此时我们前后两面受敌,情况不妙啊!赶紧撤回攻城的人马,保留势力,再做打算啊。”

    袁尚面对这种情况,顿时是一头冷汗,六神无主。

    对着士兵快速下令道:“都听逢军师的。快行动起来!”

    韩成看着袁尚大军,匆忙地撤入防备森严的大营中。

    嘴角处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心中暗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你袁尚有十万大军,都在这个大营中,有多少粮食够吃的?只要我的骑兵将你的粮路截断,我看你怎么办?”

    于是乎,韩成下令道:“就地扎营!探马全部出动,一旦发现袁尚军粮草,立即来报,重赏!

    青龙军随时待命,待探马寻到粮草的位置之后,立即出击。”

    就这样,韩成等了三日。

    探马的消息未等到,却等来了李儒的‘邀功信’。

    信主要诉说了:情报营找到了华佗,并且将华佗软禁在太原县中。安排人全天候的监视华佗,防止他逃跑。等到郭嘉一死,便还华佗自由之身。

    韩成看完信,提笔给李儒回了一封:“文优,吾知你的心意。

    但这件事,一定要听我的—先派人将华佗护送到兖州。

    虽然郭嘉很厉害,但是还没到那种让我害怕到夜不能寐的地步。

    通过这种手段来取胜,太过于残忍。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条生命。

    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华佗,那就救郭嘉一命吧。

    我相信,仁者无敌!

    而且凭借我奋武军现在的力量,不会因一人而落败。

    当然,将华佗送到兖州之时,定要和曹操明说:华佗先生医治完郭嘉之后,不得软禁华佗先生,要给华佗先生自由。”

    李儒收到了韩成的回信,虽然字里行间没有提到一句和利益相关的语言,但李儒还是明白了韩成的意思。

    通过华佗这件事,韩成要告诉天下人:“我韩成的胸怀是多么的宽广,我韩成的势力是多么的强大。

    哪怕是敌方最重要的谋士,能救,我还是要救的。

    因为我韩成相信‘仁者无敌’;因为我韩成能够‘仁爱天下’;因为我韩成有自信,你们打不过我的。”

    李儒此人,最重实际利益,凡事皆能考虑到自己的‘利益’。

    于是乎,李儒放下信,便匆匆地来到临时软禁华佗的府中,准备给华佗讲述一下韩成的仁义之举,并顺便和华佗说说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至于李儒刚开始的这些阴暗手段,无所谓了。

    反正李儒知道自己都已经被背那么多次的‘黑锅’了,还差这一次吗?

    技多不压身,哦,不对,虱子多了不咬人。

    背就背吧!

    主公需要‘仁者无敌’的形象,那么阴暗的事情,交给我来。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