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御史有纠察百官之责, 但是,现如今大多御史存着沽名钓誉之心。

    无论好事坏事, 一看有利可图就参奏。

    若是参倒了皇后,就是死了, 那也是不畏权贵的清官, 能够流传千古。

    乾元帝本就忍他们很久了, 二十几年, 一提立太子,就叽叽歪歪什么嫡长继承制。

    如今真是忍无可忍。

    立太子是朝廷大事,后宫是皇帝的家眷,家里的事情也要插手, 真正欺人太甚。

    而且,女卫是他提议,为的就是悄悄对抗锦衣卫, 保证自己的安全。

    这些酸腐竟然跳出来指责,这是要断自己的后路。

    面上攻击皇后,其实就是他这个皇帝。

    小小的五品也来欺负他?

    真是忍无可忍了。

    明君不杀言官, 却没说过不能贬谪。

    乾元帝一通发作,憋屈了两年的怨气终于出了。

    几位阁老与左都御史,之所以想要劝慰, 是怕陛下盛怒之下开杀戒。

    大不敬判个死罪也在冤与不冤之间。

    死不死的, 只在上位者的一念之间。

    如今陛下并无杀心,又何苦把两个倔老头弄回来添堵?

    这俩看东西走了,他可以提拔心腹, 何乐不为。

    故而,闻听只是罢官,文武百官跪下齐齐称颂:“吾皇英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两个想要千古流传御史还没挨板子,就在大臣的山呼中晕厥了。

    女卫便在两位御史落马的代价下,成为公开的合法的存在。

    只不过,这这事挂在皇太后身上。

    回头却说小花精,她并不知道朝堂因为女女卫发生了一场较量,她护着皇太后出城,一路上真是遇见了好些躲避不见的好话车架。

    皇太后眼里不好,小花精却看清楚了,这些车架多是青楼与牙行的人。

    别看都是一色的兰尼车架,好坏高低一眼便知。

    那些又高有大的车架,一看便是出自大户人家。

    车厢内吃喝拉撒一应俱全,十分舒坦。

    这种车架这个时候出门,多半是青楼的主事,或者干脆是老鸨子出来相看苗子,希望找到一棵摇钱树。

    那些又小又矮的毛驴车,开了门看,坐车的人必定是一张条凳,腿上搭着一床补丁摞补丁的破棉絮。

    这种人,才是逼不得已,不得不赶着出门谋生计。

    路边的茶僚周边,自然形成一圈的人口买卖市场。

    一排排眼泪汪汪的小姑娘跪着,头插着草标,眼巴巴看着身边的父母亲人,希望他们改变心意。

    挑选的人牙子,老鸨子则一个个捏着小姑娘的下颌查看。

    人牙子贪便宜,只要模样周无残疾就好。

    老鸨子眼睛最毒,美人在骨不在肉。

    哪怕你是瘦骨嶙峋,她一眼能够看出,三五年后,这些丫头是美还是丑。

    皇太后不忍心,一路走一路叹息:“唉,这世上竞走如此狠心的爹娘,这么多的粥棚,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啊。”

    小花精心情沉闷,这么多的百姓卖儿卖女,说明朝廷做得很不够。

    可是,眼下明明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顺天府有粥棚,功勋人家也有粥棚。

    可是,这些父母就是不把女娃当人,当成能够换钱的东西。

    说到底,还是女子的地位太低了。

    这个社会不给女子自立谋生的机会。

    小花精想着,她有生之年,一定要给女子,开启一条自给自足的谋生之路。

    小花精给了紫苏紫竹五千两银票,让她先把那几个女娃买下。

    然后去找金簪,让金簪出面在此地驻守,将这些在路边插草标的女娃儿买断生死,送去南苑。

    等这些女娃长大,再给她们立女户。

    给女娃挣生路,就从现在开始吧。

    紫苏紫竹脱离了部队,紫苏快马折回城里。紫竹吓退了老鸨子,迅速将女娃迅速买过手。

    小花精这里离开了十里亭,继续南行。

    距离南苑一里之地,已经有了饥民聚集。

    这些人都是依靠南苑施舍而生活。

    但是,在这里也有了草市。

    皇太后与小花精车架一到,灾民跪了一地,山呼太后皇后千千岁。

    小花精在人群中,又看见了好些插着草标的女娃。

    胡娟一早接到消息,等候多时。

    此刻忙着上前见礼。

    皇太后比小花精更加关切,询问了拿母子四人的情况。

    胡娟说了,皇太后这才安心。

    却是胡娟在三个女娃儿的母亲纠缠的时候,她以不能强买强卖唬住了买家,接收了三个女娃。安排在惠民暑。

    她用了大家凑来的八百两,买下三十个女童。

    剩下的女童是父母要高价,她没办法。

    其中两个最标志的女娃,原本父母不准备卖,却被老鸨子以一百两的高价引诱买走。

    一百两,哪个穷人不动心?

    这简直是逼良为娼。

    皇太后闻听有人教唆父母卖女儿,心头大怒:“可知道是哪家青楼?”

    胡娟一听这话,眼光发亮:“一个金凤院,一个是鸣凤院。”

    皇太后闻言大怒:“十五,京都竟敢有如此人大不敬,尔等兄弟竟不知?”

    十六爷滚鞍落马忙:“太后息怒,儿臣这就派人查办。”

    皇太后道:“你亲自去问问十三哥,他是如何掌管皇城?”

    皇太后这是也给十五指明如何办案。

    十三晋升亲王,依然管着步军衙门。

    十三不知道这些犯上者,应是他没去过这些场地。

    一般来说,龙凤都是民间需要避讳的字眼。

    搁在平民百姓,弄个龙凤饭馆酒庄,小花精会劝阻。

    青楼撞上来,倒是契机。

    十五被皇太后的脸色吓得不轻,带着三十名锦衣卫腾云驾雾一般回到京都,到了步军衙门大喊:“十三哥,出了大事……”

    不说皇太后被激怒,派遣十五回京找麻烦,却说小花精这边到了南苑,当即把南苑驻守统领召来训斥:“皇家园林成了人牙子的草市,你们究竟当的什么差,竟然一无所知?”

    驻军统领只是八品官儿,抱着无功无过在此混差,哪里知道皇后娘娘会找他,吓得磕头不止:“微臣知错,即可整顿。”

    小花精缓和语气:“知错能改就好,即刻派兵以扰乱宫禁名誉把人抓起来。”

    草市可有许多人牙子与老鸨子。

    小花精已经派人给堵住了路口,这个时节应该还没有离开。

    扰乱宫禁之罪可不牵强。

    南苑住着母后皇太后与当今皇后。

    老鸨子竟然敢在此买卖人口,还敢给青楼命名金凤新凤……

    皇太后到底年岁有些大了。

    小花精让她先去安歇,留下一半女卫守住太极殿。

    小花精自己则召集这边小六局的女官议事。

    女官都是从宫中遴选,说实话,皇太后忽然雷霆震怒,她们都吓着了。

    实在是从前,这种买卖人口的事情比比皆是。

    朝廷根本无法禁止。

    南苑宫正司的宫正姓吴,是皇太后曾经的御前女官。

    宫正司掌管纠察,小花精命她审讯那些老鸨子的来历。

    吴宫正却道:“不是奴婢不遵旨,实是这些老鸨子是正经在顺天府获得经营权,是正当营生。”

    小花精闻言面孔一肃:“她们在京都是正当营生,谁允许她们到南苑来的?

    滋扰皇家园林,还惊了皇太后凤驾,吴宫正竟然觉得无所谓?”

    吴宫正吓得心肝颤栗,跪下磕头:“微臣不敢。”

    吴娥儿是皇太后的女官,不能不留几分面子。

    小花精吩咐胡娟道:“你给吴宫正示范一下,如何做个纠察宫规律法的宫正。”

    吴娥羞愤的满脸通红,心里忐忑不安。

    小花精将六局的厅堂都过了一遍,见大家都在有条不紊的办差,遂去看望了那个差点被卖掉的母亲。

    她因为断腿卖不掉,等于被夫家抛弃。

    现如今由她被卖的三个女儿照顾。

    小花精以女官身份,见了母女四人。

    妇人知道这是她们母女的机会,一番哭诉。

    小花精这才知道,世上竟有如此丧心病狂之人。

    妇人姓张,父亲是个郎中,开着一家小药店。

    张氏是家里独女,母亲早亡,父亲疼爱,没有再娶。

    她丈夫汪华原本是药店的伙计,因为嘴巴甜,长相俊美,又识文断字儿,被张氏看上了。

    原本张家是要招赘那些无父无母的孤儿上门,继承家业,传宗接代。

    孰料张氏被汪华的甜言蜜语迷住了,硬要嫁给汪华。

    张老板无奈,只好打听了汪华家的跟脚。

    汪华家有薄产,却致力于想要改换门庭。

    为了两儿子读书赶考,三个女说是嫁人,不如说卖了。

    花季少女,嫁给五十岁的鳏夫做填房。

    只有聘礼没有嫁妆。

    女儿买完了,兄弟童生都不是。

    汪华父亲也死了,家里供不起两个人。

    必须有一个做工。

    汪华十四,他弟弟才十二。

    又是断肠儿,母亲自然偏爱幼子。

    汪华读过五年私塾,到药店做活计,原本是想要拜师学艺。

    不做良相做良医。

    只可惜,张大夫只教导自己的女儿,根本不收徒弟。

    汪华也是因此,才转儿一心勾搭张小姐。

    汪华要高价,以五十两银子买断汪华。

    汪华因此成了张家的赘婿,改名张汪华。

    即便是婚后,张大夫也只是教导女婿辩药抓药,不教导医术。

    这也是为了保证女儿的利益,让女儿将来把医术传给孙子。

    这也是张腊梅六年间只生了三个闺女,夫君没有纳妾的缘故。

    何不该,三年前,她爹一病而死。

    张氏的能力撑不起药店,从此改而经营药草。

    张汪华因此掌握了经营权。

    不过半年,就把自己的母亲与弟弟接来一起生活。

    这位小叔子名唤汪英,十八岁还是个童生,为了待价而沽,一直不肯娶妻。

    他觉得自己读书人,将来要为官做宰,小门小户他看不上。

    大户人家又看不上他一穷二白好吃懒做。

    张大夫死了,汪家母子觉得出头的日子到了,教唆汪华改回姓汪,占了张家的家私,一家人胡吃海喝。

    汪华也不安心做生意了,做回了书生。

    兄弟们日常出去会文吃花酒也罢了,还勾引人家寡妇,被人打上门,砸了铺子不说,信誉尽丧,药铺也开不下去了。

    之后,一家人靠着卖田过日子。

    去年又是蝗灾又是雪灾,地里绝收。

    汪家婆子之所以要买了张氏,就是想要霸占她家的祖屋与土地。

    小花精原本是想让张氏告官,与汪华和离,再没想到,竟听了这样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故事。

    小花精蹙眉:“你说什么?去年春上旱灾,秋收蝗灾?”

    张氏颔首:“正是,不然,我家有良田百亩,何至于出来逃荒?”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