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一章 火烧亢家店(明天十二点上架)

    ps:挺悲催的。虽然分强扑街了后就知道三江无望了,但连个强推都没混上,杯具ε(┬┬﹏┬┬)3啊!

    康家粮行的店面非常大,也非常的忙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改头换面一番的赵亮悄悄的溜了进去,没人注意,又悄悄的闪进空间里,似乎也没人察觉。

    之后赵亮才有闲工夫来真正观察这家店面。

    前头时他看似好整以暇,实则是很紧张的。目光是浮光掠影,根本就没真正的记在心上。

    现在这么一看,才真正意识到亢家粮店的规模,那真不是一般的“大”!

    偌大的门面里排列着一排排粮米柜,从上等的糯米、精米、白面,到高粱大豆小米这些粗粮,甚至是土豆玉米红薯这些杂粮,一应俱全。高高悬挂起的清单名牌上还写着玉田碧梗米、胭脂米、增城丝米、响水贡米、竹溪贡米等等极品大米字样。

    果然无愧正阳门外第一粮店的牌面,也无愧亢家河东首富的牌面,真的有够厉害的。

    那些寻常米面也就罢了,关键是那些贡米,真心是没有门路有钱也搞不来的。

    比如说赵家,赵亮有钱了后也想搞点真正的好东西,可惜,很多好东西真是有钱也买不来的。

    “可惜要一把火烧了!”

    赵亮心中感慨着。

    他可不觉得那些好东西会被亢家大量的放置在大厅里,这地方别看人来人往的,可全都是平民百姓。有闲钱卖贡米什么的,不是达官显贵就是豪门世家,那里需要来这儿?招呼一声亢家就主动送上门去了,粮店里又不是没伙计?

    而除了散碎的卖粮之外,亢家粮店还同时搞批发,更有几个柜台专门用来收粮食的。

    嗯,那些内城的八旗大爷们,每年那么多的铁杆庄稼,粮食多的根本就吃不完,除了留下一些必须外,余下的全卖给京城大大小小的粮店了。这已经是京城外城大几十万百姓们最重要的粮食来源之一了。

    亢家粮店专门就辟了一间门面用来收粮食。

    赵亮在空间里看着外头人来人往的人头,想着亢家粮店的规模,这粮店光大厅的横面就足足有三间房子宽阔,再加两旁的横跨,可想而知它的后院又有多么大了。旁边还有亢家的油铺,自古粮油不分家么。

    这要烧起来可就是火上浇油了。

    而粮油铺后院的仓库里可也都堆满了粮食油料。

    据说这亢家粮店里常年储粮都不下数万石,每天都有大批的牛马车队打外头运入粮食,然后再贩卖出去。

    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亢家有着属于自己的下游产业链,后者收集粮食送来亢家这儿,然后亢家再零售或批发出去。

    油料也是一样,亢家自己产的终究有限。

    他家老巢在河东,从河东到京城,沿途路上的耗费太高,无论水陆。

    就是不知道这场大火会殃及多少无辜!

    但不管会殃及多少无辜,赵亮今天也硬下心来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句话他往日里是真没上心,甚至还有觉得那不过是上位者对自我行为的一种狡辩,可现在他却真的刻入骨子里了。

    那不是‘做大事’的人真就不在意‘小节’了,而是现实逼着他们不能在意,久而久之的话,怕也真的就‘无视’了!

    赵亮就很清楚的感受到这一点,他现在可不就在慢慢的演变吗?

    两天后的四更天里,亢家粮铺悄无一丝动静。赵亮闪身出了空间,手中提着两个大油罐。他空间里储存的油料今天可算是派上大用场了。

    借着这京城天天吹刮的西北风,非把整个粮行都给烧没了不可。

    一坛坛的豆油、花生油、蓖麻油被泼洒在大厅里,整个空间中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油香味儿。

    赵亮身上的衣物都似被油香儿给浸透了。

    “烧吧,烧吧!”

    烧光烧尽,震动才会大,效果才会好!

    至于这场大火会殃及左右多少无辜者,这时的赵亮脑子里已全无这个概念,他想的全是好事。

    火势汹涌,借着夜里的西北风,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赵亮已经躲进空间里了,都能听到外头的大呼小叫声,哭爹喊娘声。

    得bug助力,他偷偷摸摸的搞这种小动作简直不要太得心应手,这几年一次次的试炼,更为他增添了丰富的临场经验。

    固然是做了好一通大事,实际上呢,轻松简易的很!

    但他轻松了,亢家人可就不轻松了。

    自从乾隆三十三年的两淮盐引案案发之后,扬州盐商就来了一次大洗牌,亢家在两淮的生意算是彻底砸锅了。虽然在河东盐场上亢氏还能有一席之地,可两淮盐业被斩断,就等于是斩断了亢家一条大腿啊。

    亢家损失大了。

    如此的亢氏对京城粮行的生意也就更注重一分了。

    却不想今天也遭了大劫!

    这一场大火怕是会把亢家粮店烧得精光,更不知道要殃及左右多少店面,自己本就有的损失,加上左右被殃及者的赔偿,亢氏又要大出血了一番。

    在京城坐镇的亢家三老爷人已经瘫坐在地上了,他可怎么跟家里交代啊?

    水龙队是第一个赶到的,大栅栏作为京城最为繁华的商业区,水龙局当然是存在的了。

    那就是这个时候的消防队。

    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那人口众多,灯火繁稠的商业区,时不时的发生一两起火灾不要太正常了。

    民间专职救火的水龙局和水龙队就也应运而生。

    因为清廷不管这事儿啊,像宋朝时候,就有专业的灭火“潜火队”。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专业消防机构。《东京梦华录》“防火”条记载,汴梁城内,“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收领公事。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瞭望。”一发现哪处起火,马上驰报,即由“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汲水扑灭,不劳百姓。”这些负责扑灭大火的士兵,便是“潜火队”的“潜火兵”,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消防官兵。

    大青果没这事儿,那就只能靠民间民力了。

    亢家是水龙局的钱主之一,水龙队来的就非常之快。但他们再快也没奈何,火势太大太猛了,根本就控制不住。

    等到巡捕营和顺天府的差役赶到时候,粮食店街已经被大火照的亮如白昼,大批的人正紧张的拆毁房屋,制造隔离带。

    而白天时候还人来人往生意兴旺的亢家粮店,已经彻底被大火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