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这些东西只不过是吸引那些看见喜欢就买的外行人,能成一单是一单,赚个水电费而已,指望这些东西买米是不可能的事。”
王会长苦笑一声,道“因为法律法规,现在的古玩店都是这样,真正的珍贵文物买卖只能私下熟客交易,摆设的这些东西只不过是用来考来购买的人是行家还是棒槌,如果行家,在看真货时候一般会说一个比较靠谱的价格,如果发现是个棒槌,有些人或许就会漫天喊价。”
众人明白的点点头。
郭春笑道“看来这古玩行业的水也好深啊。”
“的确很深,也很浑!现在盗墓,造假,雅贿,洗钱,有权势和有资本的,有技术和有胆量的,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博弈,有时候很多事情变得很无奈。”
王会长很是无奈道“古玩行是一个有纠纷,更有利益的地方,圈子里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很多时候只能不吭声,明知道有些人做假货圈钱,却很少有人愿意出来得罪,因为这些人有时候也会放一些好藏品出来。”
陈松点点头,这商人重利,在商界没有百分百的敌人,也没有百分百的朋友,可能大家暂时没有利用价值,但保不准哪天会有合作的地方,自然也就没多少人愿意把同行得罪死。
他心中一动,问道“王会长手上可有尖货?”
“哦?”
王会长想到刚才陈松连上手都不需要,就能看出自己店铺内成列的‘古董’情况,于是问道“玉尊是准备自己玩?”
陈松笑道“有这个想法。”
他可时刻记得要帮老头子找顶尖古玩一事,现在手头有点钱,又刚好遇到古玩行业的会长,心中这想法难免活跃起来。
王会长眼前一亮,道“我这还真有几件不错的,你先过过眼?”
“好!”
看到陈松同意,王会长对小通吩咐一声,小通在店铺的角落,翻动起来,不多时,就抱着两个小锦盒放到茶桌上。
王会长将其中一个镜盒打开,陈松看到里面的藏品眼前一亮,欣喜道“豇豆红的太白尊!”
豇豆红釉可以说是康熙窑乃至整个清代瓷器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它属于康熙中早期官窑复烧的高温铜红釉中的吹红釉,即臧窑吹红器,这太白尊为豇豆红最著名的器型之一。
“玉尊好眼力。”
王会长笑道“豇豆红创烧于康熙时期,以吹釉方式把铜红釉分若干次施于胎面,烧制难度大,产量少,多为小件文房用具。《饮流斋说瓷》中记豇豆红,此色亦由祭红变化而来,以类于豇豆,故以豇豆红呼之。虽然豇豆红和郎窑红同属铜红釉,但豇豆红的含铜量比郎窑红要高出四倍之多,是康熙晚期才创制出的新釉色品种,这一件能保存如此完好,在传世品中可不多见。”
说完,他将锦盒往陈松面前一推。
陈松并未上手,而且似笑非笑地看着王会长,道“不过手。”
“哈哈,是我疏忽了。”
王会长爽朗的一笑,将豇豆红的太白尊从锦盒里拿出,放到茶桌上。
他的确有心考验下陈松是否真懂行,所以故意将整个锦盒都放陈松面前。
待王会长将太白尊放稳松手后,陈松才小心翼翼地拿起。
“这什么意思啊?”
王泽等人是大为不解。
为什么陈松不直接把那太白尊从锦盒里拿出,而是让王会长拿出后再拿。
总感觉陈松和王会长两人像打哑谜似的,说的话让他们听得是云里雾里。
“这属于行话,我们玉界也有玉不过手,金不离目,这种做法。”
郭春笑着以玉行业引伸解释一番。
在玉行业里得规矩也不比古玩行业的少,这些规矩虽然没有成文成法,但是所有做玉器生意的人都在严格的遵守着这些规矩。
这些古老的规矩一直沿用到今天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玉器行业里,懂规矩意味着你是一个懂行的人,懂行的人挨宰的可能性就小很多了。
因为内行和外行是很容易区分,往往通过拿玉的手势就能看出,拿玉起来的手势需要给货主心里一种安定的感觉,拿起来不稳或者有可能一碰就掉的手势会让货主很担心,虽然货主看起来漫不经心,也不说什么,但实际已经被判定为水平不行,货主就不会给出行价,或者再想看别的货,也不愿意再拿出来,尤其是比较贵重的货品,所以很多人通过一些标准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水平,能让交易更为顺利。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在华夏人的传统思维里,认为把一件东西亲自交到别人的手上,是一种尊重,但玉石属于易碎品,一旦在传递中跌落的话,往往无法界定究竟是哪一方的失误造成了跌落,如果金额较大的话赔偿责任往往无法分清,甚至因为赔偿的问题而伤了大家的感情。
有时候也是为了用来谨防一些利益熏心的商家,只能先君子后小人了,只要“玉不过手”,就能有效避免被人“碰瓷”。
古玩中的“不过手”的意思也是大致相同,因为古玩文玩的价值都很大,且很多都是易碎品,历经岁月,内部结构早已不稳定,只要稍微的一磕碰,那十有就悬了。
两个人或多人以上在场欣赏鉴赏的时候,一个人将手上的物件直接递给另一个人,假如刚好这件物品在传递的时候掉在地上,就说不清楚了,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一致,我以为你接住了,我就放手了,谁想你根本还没准备好,这样的情况到底是递的人没递好呢,还是接的人没接好?
所以在一个人把东西递给另一个人的时候,不是直接递给对方,而是放在桌子上或是其他地方,确认物品放好后,双手离开,再请下一个人自己来拿起来,两个人之间不接触,这叫“不过手”。
另外在买卖或者鉴赏中,不要去抢别人的手中物,即便再喜欢,也要忍住,在有桌子的地方,需器不离桌,因为器物在桌子上手滑,磕碰程度一般不大,如果是光线不足想换地方,那也只能麻烦器物的主人动手。
王泽还是有些不解地问道“那锦盒都放稳了,松哥为什么不直接将那太白尊拿出来?”
“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意外,行内可发生过不少不法商贩,借助这漏洞来坑人的的事。”
王会长笑着解释道“这锦盒不是全软的,如果藏品本身就是残缺的,又或者器物本身就很松散,一旦拿起时候被锦盒卡住,再往上拿就容易烂掉,就会扯不清了。”
王泽等人顿时明了。
这说来说去,就是怕拿的过程会出问题,而让货主将器物拿出放稳,也是为了避免这个责任问题,货主在拿的时候就算把器物弄坏,也与其他人无关。
陈松听到他们的讨论,笑了笑,收敛心神,全神贯注地观看起手中的太白尊。
他越看越喜欢,越看越发现不简单。
手上这件太白尊为侈口小巧,外翻如唇,口部留白呈灯草边,短颈溜肩,鼓腹呈半球形,腹上暗刻三组团螭龙纹,纹饰纤细,线条流畅,蟠螭神态各异,底部浅圈,修足圆润,外壁施吹红釉,呈深浅不同之豇豆色,胎质润白坚致,釉面紧致明亮、釉色柔美,红绿相间,有深浅不同之斑点散落其间,其釉色,局部窑变成斑点状,颜色娇娆的绿釉,呈现出桃花春浪般的奇趣,正如清人洪北江诗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
“没想到还是一件窑变釉。”
陈松有些激动地翻看起底部,只见底施白釉书青花年号款,为“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不错,真不错!”
陈松再次确认一番后,才恋恋不舍地将手上的太白尊放回桌面。
王会长问道“感觉如何?”
陈松赞道“釉色红艳浓重,与绿色相映成辉,整体制作精美,幽雅娇嫩,色泽艳丽,釉质莹润,观之令人犹觉淡恬文静,赏心悦目,不忍释手,为康熙朝文房用器之佳作。”
“好眼力!”
王会长由衷地对陈松竖起了大拇指,问道“可看出出处?”
陈松笑道“御窑,康熙晚期所制的宫廷用品。”
王会长一脸骇然地看着陈松,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件太白尊给过不知道多少人看过,最后才得出属于御窑的结论,没想到陈松能说得如此准确!
古代瓷器的烧制,分为御窑、官窑和民窑三种。
御窑指专门为皇家烧制瓷器的窑,御瓷在器型、纹饰上均有严格的礼仪规定,等级森严。
它是官窑中一种特殊的类型,仅在明朝、清朝中有存在,并设立在景德镇,专门用来生产御用瓷器的,御窑所出的一切物品,都归皇族所有,任何人不得私自挪用,御窑的成果代表当时瓷器业的最高水平。
就因如此,御窑所产的瓷器非常具有独特性,而且瓷器的样式,绝对不能任由匠师们天马行空,一切样式,都要严格按照宫廷内所批示的样式来生产,因为大内的考核是非常严格,有任何瑕疵,皆全数销毁。
作为皇帝专用的窑子,皇帝的存亡直接影响到窑子的命运,典型的要数在清朝灭亡的时候,连续燃烧五百多年的御窑,在顷刻间,泯灭。
相对御窑而言,官窑的含义更加宽泛,包括朝廷专设或官府朝廷中人掌控的瓷窑都叫“官窑”,所产瓷器都称为“官窑瓷”。
“官窑瓷”则又分为两大类,狭义的指朝廷垄断,专窑专烧的,广义的则是由朝廷官府设定标准,用窑不限,即民窑也可烧造,最后由朝廷派专人按统一标准验收,合格者统一采办,也称官窑瓷。
窑烧制的物件,也多数是按照大内提供的样式来制造,所以官窑在制瓷材料和工匠方面,都占绝对优势,一切优越的原材料都被尽数收揽,大批优秀匠师为其打造物件,也正因如此,官窑所制的瓷器,不管是在质量还是在技术上,都堪称精美绝妙。
官窑瓷,主要是庞大的官僚群体使用,比起御窑,要求相对较低,多限于花鸟虫鱼神话等“礼制”之外的题材,有时皇家会作为“趣味”把玩器采购,供官员、富商使用。
这一类瓷器,一般由内务府采办,设有专门的督陶官,长年烧造,直到清末后停产。
虽然御窑和官窑两种瓷器在器型、纹饰上均有严格的礼仪规定,等级森严,区别也很大,但均由“官家”督造和采办,在民间,统称为官窑瓷 。
民窑就是民间百姓所经营的窑子,所产的瓷器是用来经营售卖,在各种设备以及技术方面,远不不如官窑所制的瓷器。
但也因民窑来自民间,烧制出来的瓷器跟百姓淳朴善良的心境一样,偏向实用而不追求观赏,倒也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而这件太白尊因落款是“大清康熙年制”,并未含有”御制”二字,以至很多人看了后觉得器物的工艺是达到了御窑水平,却又不敢确定是御窑的,也是找了不知道多少专家,最后才确定是御窑无误。
古玩行业,从不缺少好的藏品,怕的就是没有慧眼识珠之人,陈松张口就将这件太白尊的结论准确说出,岂不是说明他的鉴定水平已经达到了顶尖?
要知道陈松还不到二十岁啊,这世间真有如此妖逆的天才?
王会长强压心头的激动,问道:“何以看出它是属于御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