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一章复杂的古墓筑造术(一)

    经过短在的聊天众人就已经非常熟络,皇朝本来就是一个为了同一目标而建立的组织,更何况众人几乎都是带有血缘关系,自然感情升温也是极为迅速。

    萧毅盯着肖煜辰手中的黄金脸谱看了好一阵然后从肖煜辰手上拿过黄金脸谱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对肖煜辰说道:“你肖煜辰的大名我可以听了数月之久了,顾将军和零都不断的和我提起你,就是不知道你实力如何?是不是配得上这黄金脸谱!”

    萧毅对着肖煜辰挑挑眉毛,略带些许挑衅,不过这就是萧毅的性格,并不是想要针对肖煜辰。

    肖煜辰心里嘀咕了一句:配得上黄金脸谱?这有什么特殊意义?

    不过脸上却是不动声色,也没有因为萧毅的挑衅而做出什么举动。

    而向问天却是委婉许多,只是说了一句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真仪表堂堂。

    肖煜辰做事的风格已经越来越像零,自然而然的这些口舌之争他也就根本不会在意了,和两人随口说了句以后多多指教就从怀里拿出一张照片交给零然后说道:“你们都记一下照片上这个人的面容,他是我的发小,我已经得到情报他被武神会的抓来帮他们探索蓬莱古墓。”

    萧毅看过照片以后对肖煜辰说道:“找他探索古墓?武神会是不是太儿戏了?这人看上去如此年轻,怎么也不像是一个对古墓有所研究的人啊!”

    可不是吗?零所带的队伍中这些探索古墓的技术人员最年轻的学者都是四十岁,照片上这人虽然是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气质有些儒雅文艺,不过嘴角的胡须却是非常稚嫩,这一点一丝不漏的将他的真实年龄暴露了出来。

    肖煜辰看着众人非常认真的说道:“如果能在进入古墓之前找到他,会对我们接下来的行动产生非常之大的有利倾向,我这发小从小就喜欢探索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对于很多的灵异事件都有极为深刻的科学认知!”

    为了鼓动明显有些傲娇的萧毅和向问天两人也帮忙寻找,肖煜辰又加了一句:“有他在,即便是遇到了什么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他也有办法解决。”

    一提到灵异事件萧毅和向问天两人就后背发凉,不再说话,而肖煜辰后面补充的那句话倒是提起了两人的好奇心。

    心里已经将照片里的面容记得清清楚楚,既然肖煜辰将这个照片中的年轻人说的如此神乎其神,那么自然不会尽是空穴来风。若是此人果真如此有用,那么哪怕是屠了整个武神会也要把人救出来!

    此刻在数里之外的另一片树林里,不少人在收起地上昨晚过夜架起的帐篷,而更多的人却是围在一个带着金丝眼镜的年轻人身旁聚精会神的听他讲解什么东西。【@@爱奇文学<a></a> ¥!免费阅读】

    只听见年轻人讲

    道:自古以来不少古墓的建造大师就精通各种风水玄学,有些事情你可以信其无,但它却真真实实存在人世之间,当然这也并不是什么灵异事件,只不过是历史断层和物种绝迹造成的科学认知阻塞。

    盗墓之人不论古今中外都是数不胜数,而这墓中的文化更是参杂了建筑学、力学、机关锻造学、心理学、周易、风水、玄学等等学科学术,博大精深!

    因此真实的大型古墓其实就是一个惊奇的地下世界,其中的机关和危险并不逊于任何一部小说或影视剧中的描写。今天我所讲的也只不过是墓中机关锻造学的一点皮毛,古墓中所蕴藏着的不为人知的机关和令人赞叹的智慧让我不得不佩服那个时代远不及现在科技发达的古人所发明的古墓机关术。

    古人一直就有“事死如生”的观念,因此人死后的住所也同样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点在帝王之家与富贵之家中体现得尤为显要。

    首先要选择一块风水宝地作为身后的长眠之所,同时在古人的观念里,绝佳的风水还能保佑子孙后代富贵绵延。

    其次在死后要举行盛大的葬礼仪式并且要有足够的金银宝器随主人葬以体现主人的身份地位。再次在长达千年的古代社会中还一直流行着人殉的风俗,若害怕死后孤身一人,有些人家会将主人生前最喜爱的姬妾或奴仆随之殉葬,这一点不论是当时的炎陵还是国外都有类似的习俗。

    古墓自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千年以来古墓最为人们所觊觎的原因还是因为其间不计其数的宝物。正因为有了这些财富的诱惑,自古以来盗墓之人便趋之若鹜,屡禁不止,甚至不顾身死之险。那么说到身死之险,除了各朝各代对盗坟掘墓者处以的相关刑罚之外,自然就是指的这古墓中的各种机关之险。

    最开始古墓中是没有机关的,上古人民民风淳朴,当然也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所以最早的墓葬是最原始朴质的,没有随葬的珍宝重器。

    《易经》中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不仅没有值钱的随葬品,连寿衣都是由薪草代替的,而且“不封不树”,没有坟包也不种树,下葬之后除了亲友就没有人知道故人葬在何处了。

    这样的墓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去盗掘。可到了后世,随着墓葬级别越来越高级,陵墓修得愈加高大气派,而随葬品也越来越丰厚,因此就让许多心术不正之人起了贪念。

    为了防止死后墓葬被人盗掘,也就衍生出许多反盗墓的方法,在墓中设置机关也就成了一种极为重要也极为有效的方法,古墓学派由此诞生,而随着年代的推移,盗墓者与古墓建造者的明争暗斗也导致了古墓学派

    越来越斑驳复杂!

    这墓中的机关,我暂且将它们分为没有生命危险和有生命危险的两类。

    如此我们就先来看看没有危险的这一类机关。

    年轻人拿起一根树枝开始在地上写写画画,如同神来之笔给在场的所有人描绘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古墓场景。

    他继续说道:

    这古墓封口方式的第一种就是以铁水浇固,叫做铁体囚牢墓,顾名思义这种建造墓室的手法就是将整个墓室都完完全全的封闭锁死在地下以防止盗掘。

    后世的墓葬大多是建于山中,山中的墓穴不用多想,依靠天然的地理环境和自然优势通常会显得异常坚固和难以找寻踪迹,可是一旦被人找到地宫的入口,这身“铜壁铁甲”顷刻间就“土崩瓦解”,毫无作用。

    但若能将墓口加固封死则可保无虞,一个完全就相当于从未开凿过的古墓自然也就隔绝了那些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拜访”!而铁体囚牢墓也就顺势而生,依靠古人的智慧和当时的锻造技术就想到了用铁水浇筑入口的方法。史上著名的乾陵——一个男帝与女帝的合葬墓,就使用了这种方法“其门以石封闭,其石缝铸铁,以固其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