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九章:大型颁奖现场【求鲜花,求收藏】

    这次的丰收收割获得非常的成功。

    按以前来说,粮食这么丰收是要搞一些祭祀活动的。

    收获了这么多粮食,是要庆祝庆祝的。

    然而,苏杨也没有向以前一般举行什么祭祀,而是大搞活动庆祝。

    为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丰富百姓们的生活。

    他准备策划一次运动会。

    白天运动会,晚上喝酒庆祝,岂不快哉!

    体育项目包括拔河、跳远、赛跑等。

    这些都是非常简易的体育项目,而且设备也不用大多,全民都可以参加。

    看着苏杨在策划这次运动会,一旁帮忙的貂蝉和蔡琰也是咄咄称奇,她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过这样的运动会。

    运动会在苏杨的领导下开始。

    苏杨领着貂蝉和蔡琰一起来到比赛现场。

    “欢迎大家今天来参加我们高唐县第一届的运动会,这是为庆祝我们丰收所办的运动会。”

    “运动会是达到身体健康,丰富我们生活的一种运动。”

    “这次运动禀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进行的,而且在运动会过奖的人可获得丰厚的奖品。大家努力去争取吧!”

    “在此,我预祝这次运动会顺利进行!”

    “好了,高唐县第一次运动会正式开始!”

    苏杨上台做了这场运动会开幕的演讲,这些演讲词都是以前从学校运动会里学来的,现在他套用罢了。

    苏杨举办的运动会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新奇的。

    “好,好!”

    台下的百姓和士兵们纷纷叫好。

    貂蝉和蔡琰看着台上高大帅气的苏杨演讲,也是美眸直放光,她们为自己的夫君感到骄傲。

    报名参加的选手都来到了现场。

    上午主要是安排拔河的比赛。

    观看的人可谓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下午则是跳远和赛跑。

    最终也决出了决出了胜负。

    这次运动会办得非常的成功,参赛的选手都直呼过瘾。

    他们强烈要求以后多办这样的运动会。

    看着群众们热烈的喜欢上了运动,苏杨也是感到非常高兴。

    渐渐入夜了,篝火点燃,照亮了整个县。

    开始进行表彰大会。

    “这次的运动会圆满的结束,有请获奖选手上台领奖!”苏杨大声说道。

    获得奖项的选手纷纷上台领奖,典韦、许褚、陈宫亲自为他们颁发奖项奖品。

    过奖的选手皆是笑容满面,台下的观众纷纷送上掌声。

    对于此次办运动会,陈宫也是打心里的佩服苏杨,办这种运动不仅能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而且能让他们在互动中更加的团结和睦!

    “这次的运动会办得非常的成功,以后我们要多办这样的运动会!”

    “好好!”

    观众们都体验过这次运动会给他们带来的喜悦之后,大声纷纷叫喊着。

    “接下来,还有一个奖项,那就是群众评选出的耕种能手颁奖!”

    “已经收到了来自群众们的投票,前一百名获得丰厚的奖品。”

    苏杨在县府门前放了投票箱,叫群众们写出自己想投票人的名字,将其放于箱内,群众们也是纷纷参与。

    苏杨颁这个奖项的目的是为了鼓励群众们以后,耕种收割更加的努力。

    所有奖项分发完毕之后,

    “今天我们的粮食丰收,来,让我们共同举杯,第一杯,敬天!承蒙上天厚待我等,使之风调雨顺,无灾无难,获得丰收!”

    苏杨说完将酒往天上一泼。

    “这第二杯呢?敬地!粮食生长于地,大地为万物之母,养育我等,我们往土地敬一杯!”一杯酒倾倒在地上。

    看着苏杨的一顿操作,大家纷纷学着。说真的,这么祭祀的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这第三杯,我要敬诸位!正是有你们冒着酷暑烈日,不惧日嗮雨淋的辛苦劳作,才会有今天的丰收!你们辛勤的收割,才能让县里的仓库满满当当。”

    “若没有你们的辛苦,粮食也不可能从天而降,这一杯,我敬你们每一个人!”

    “来,我们把这杯酒满饮!”

    苏杨铿锵有力的说道。

    此话一出,群众们纷纷惊呼,他们没想到苏杨会敬他们。

    以前的县令只会自己抢功劳,累死累活的他们完全得不到好处。

    现在苏杨在他们心目中更加的高大了。

    苏杨说的话非常的符合实际,这些确实是他们的功劳。

    “满饮!”

    台下的百姓和士兵们大喊着。每个人都精神满满。

    这声音可谓是震耳欲聋,可见这次大会的热闹性!

    这次运动会办得非常的成功,不仅是为了庆祝县里的丰收,也是为了提高县里的百姓们的生活更加的丰富,更加的热爱生活。

    苏杨接管高唐县后,带领着县里的百姓丰衣足食,提高百姓对生活的热爱。

    县内外都有重兵把守,可以说,此时的东汉,最安全,最富有,最和平的就属高唐县了!

    之前从这跑出去的流民,也回到了这里。

    听说高唐县是这么好的地方,不少流民也纷纷迁入。

    由于考虑粮食住地的原因,苏杨也不在继续接收。

    现在高唐县也有一万多的百姓了。

    人多了,吃住方面苏杨也做出响应的措施。

    县里又新建了不少居民住所,又继续栽种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