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人见无名这般吩咐有些不知所措,毕竟城中好多官员的官位都比他大得多,他在不透露无名身份的情况下去请这些官员,难免要花费很多时间。而若是因此耽误了无名的事情,让他等得厌烦,刘大人自己可有些吃不消。
而且无名临阵脱逃,将防线的布置透露给敌人,此时在众人的心中已经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留在崇飞城中的这些官员提到无名时也常常颇有微词,这点刘大人是非常清楚的。
刘大人跪在地上想了一会儿,满口应承,随后将无名让至上房,自己则急忙骑上最快的马,奔城东知府吴大人的府上而去。
崇飞城之前虽是子金国的国都,如今却只以单独的一个市存在,本不应该有知府。但历代皇帝均感觉到崇飞城地处子金国的中心,又有很大的战略意义,因此设有知府之职。
知府是从四品的官,虽然不小,但在崇飞城中不是最大。但他毕竟统领一城,其号召力也是有的,那刘大人如今遇到难题,首先便想到了他。
到吴大人的府上,那刘大人丝毫不提无名的事情,只说上面排下密使来访,叫崇飞城的各级官员尽皆到他府中聚齐。
刘大人说完这些后,生怕那吴大人再问些什么,自己答不上来,赶紧推脱还有别的事情,离府回到自己府上。
吴大人见刘大人来去匆忙,心中疑窦颇多,但转念一想,他哄骗一人或许是在情理之中,哄骗这么多人完全没有必要,便按照他所说,通知众人去了。
那吴大人手下众多,将刘大人所说的分别通知给各级官员。由此一传十,十传百,待得午时前后,已尽皆在刘府中聚齐。
无名躲在正房的窗下,让众官员在正房前的院中伫立。刘大人不想失了礼数,本是备下许多椅子,可见无名如此坚持,也不敢再说什么。而众官员见刘大人如此相待自己,心中也颇有不满。
就在众人心情烦躁的时候,无名又让刘大人转达一个更让众人恼火的命令,他竟然让在场的各级官员依次介绍自己在职时的政绩,以及现在手中还没有处理妥当的事情。
各级官员虽然恼火,却也无计可施,从上至下依次按照要求阐述。这中间每有无名觉得不妥,或是有疑问之处,便让刘大人代为打断并转述问题,直到被审核的官员答得无名全都满意为止。
大多数的官员平日里娇生惯养,如今不仅在刘大人的院中遭受着曝晒,更连一口水都喝不上,人人都是叫苦不迭。但见无名所问之事,许多都问到了点上,再也不敢怀疑他的身份,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等待审问。
如此一个接一个阐述完,已是傍晚时分。众人被晒了一下午,又是口渴难耐,均频频向刘大人使眼色。那刘大人面现愧疚之色,他也不想得罪这些同僚,可他更怕得罪我们,因此只假做不见,更始终未透露有关无名的信息。
无名在屋中听明白各级官员存在着的大大小小的问题,连连点头。
这些官员遇到的问题虽不相同,但绝大多数只是时间紧俏所致。只要再给他们一些时间,无名相信他们一定能将事情处理得很好。看来崇飞城这些官员的行政能力的确要比蜀峰城里官员的能力强。或许是崇飞城中没有更高官员的制约,他们可以大展身手,也未可知。
各级官员将问题都汇报完,绝大多数很容易就能解决,可还是有两个问题让无名有些不知所措:第一个跟他交给刘大人的那份文书有些关系,还是前线战事吃紧,蜀王、宁王、定王不断地发来文书,催兵催粮。
可子金国内的财力、人力本就很有限,这些王这般死命地催谁也受不了。而且又加税、又加赋,百姓也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若是逼得急了,恐怕会对子金国造成更大的伤害。
第二个问题,各位大人心有所忌,并没说得太清楚,但无名从他们的口中已听明白问题的所在:那就是皇室覆灭,无名又再出走,这些日子国内群龙无首,十八路王,一个个不服管束,俨然已有割据一方之势。
这问题实在严重,连无名都不敢大意。
他听各级官员阐述完自己的政绩之后,又令刘大人将这两个问题抛还给他们。问那些官员关于这两个问题有什么感想。
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各级官员各抒己见,所想的点子也很多很多。总得来说便是加赋不加税,加税不加赋,而至于到底是应该加赋还是应该加税,却得因人而异。的确,子金国如今虽然困难,但若同时加税和加赋,百姓实在难有活路。
无名听众官员讨论这问题时头头是道,不禁暗暗点头,心中欣喜。
讨论第二个问题时,那些官员的积极性明显没有回答第一个问题时高涨。很多时候他们甚至不发一言。这也难怪,如今天下形势大乱,十八路王具有割据之势。而若是有那么一天,谁也不敢保证将来谁会成为这片土地的霸主。众人心知此时若是说出什么不妥的话,将来很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便都只说些不疼不痒的言论。
讨论了半天,那刘大人见众人还是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率先站出来道:“十八路王之所以这么猖獗,还不是因为江山无主之故?若是有赵氏子孙登高一呼,我想天下必定从者云集,十八路王肯定也不会像现在那么嚣张。他们会听命于这位新皇上,到时大家勠力同心将太古国的大军杀回乌河对岸,天下岂不就太平了?”
刘大人此话一出,众人均有不以为然之态。先皇和赵景阳在那场战斗中牺牲,而二皇子赵景隆也消失在茫茫人海,至今都未闻其下落。若说他已然身死,恐怕都不会有人怀疑。而且像无名这种犯下重大过错的人,恐怕也难以服众。
在场的多数官员都是这种想法,可还有一些官员见刘大人如此说,马上便反应过来:刘大人为官已久,如今肯当着这么多同僚的面说出这般不怕得罪人,这般笃定的话,肯定有些猫腻。
那些较为机智之人一想到他今日的所作所为,又联想到他往日的为人,马上便联想到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密使,那个密使有很大可能就是消失已久的二皇子赵景隆。
一想到这些,那些怕得罪于皇室之人马上说道:“大人所言甚是,如今国内群龙无首,的确应该寻觅一位德才兼备之人,统领全国。我觉得若是能寻觅到赵二皇子实为最好。他不仅是赵氏的皇子,能力在同辈中更是首屈一指。由他来做子金国的皇上实在最是合适不过。”
无名在屋中听众人说到自己的名字,不知道是该兴奋,还是该惆怅。他一直不吐露自己的身份,便是因为他并不想让定王过早地知道自己存活的信息。
对付这种人只有出其不意,才可能揭发他的阴谋。然后若是让定王过早地得到信息,他不仅会有所防范,更有可能会率先动手除掉自己,而无论定王是发动政变,还是于途中对无名进行暗杀,都是无名吃不消的。
开始时无名还有些怀疑是刘大人泄露了消息,可转念一想,这些当官之人最是会揣摩别人话中的意思,听刘大人那么说,哪有不顺着他的道理。
官场上便是如此,只要有一人肯牵出这个话题,其他人便会随声附和,没一会儿工夫,众人口径统一,已经将赵景隆奉为子金国的皇帝,而且还研究起迁都的事宜。
一谈起这话题,众官员更是随心所欲,畅所欲言。大家都说蜀峰城离乌河实在太近,当太古国的大军攻过来后,太容易被控制。而当蜀峰城一旦被控制,对子金国来说更是灭顶之灾。
无名听到这里,暗暗摇头,之前他们说的那些治理国家的办法还有些是可行的。可国都从蜀峰城再迁回到崇飞城却是万万不该。
一来迁都不仅耗费国力财力。
二来老祖宗提议将国都从崇飞城迁移到蜀峰城也不是凭空想象的。子金国的四周都有边患之险,但最主要的危险还是来自于西方,来自于与他们国力相当的太古国。
蜀峰城离乌河较近,不仅有乌河这道天堑,更有临江、乌古两座城池可以据险而守。
当时若不是他去找寻失踪的阿柔,太古国的大军绝不会这么轻易地驶进子金国的内部。只要无名守住两座城中的险要之地,一定会将太古国的大军拦截在乌河的海滩上,而若是这样,子金国只要围而不攻,让太古国的补给供应不上,太古国的大军就会不攻自退。到那时两城再派兵追击,一定会将太古国的大军一网打尽。
看似两城在与敌人对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这也离不开蜀峰城在背后的支持,在背后的指挥。
因此将子金国的首都定在蜀峰城,对于对付外敌来说,真是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