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隽等英子安排好了工作,喊上她和美琳,一同去考察新家园的所在。
三人沿着海岸,走了大约三个小时,来到了上次王隽在石灰岩顶看到的河边。
入海处,河面宽阔,足有四五百米,但往里很快收窄至七八十米。
王隽砍了一根树枝,拿着树枝下河探查,发现水深不过二三米。不过现在雨季已过,水位应当属于偏低一点的状态。
虽然不是很深,但行船还是没问题的,特别是雨季的时候。
从河水的流量看,这条河的汇水面积不会很大,正如之前估计的,从发源地一路过来,可能就两三百来里左右。
下游部分,河的两岸是冲积平原,被森林覆盖,还有大片湿地。很明显,这里处于天然未被开垦的状态,也没人过来打猎。
而离海岸不远,河的西侧,有一片高地,高出海面十几米,正好可以用来建设村庄。
英子对这块地很满意,觉得比以前自己的寨子红花寨所在的环境还要好。
王隽也很满意,认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几乎都有了。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平原,可以发展农耕;大海,近在咫尺;高地,可以建房。还有,这里离石灰岩所在也不远,不过十里左右的距离,来往方便。等以后造出船来,可以用水运的办法解决烧好的石灰的运输问题。
三个人在附近转了又转,王隽和英子越看越喜欢,各自在想象着新家园如何建设。
当然,俩人脑海中的新家园是不同的。
英子想的是把她的寨子复制过来,让大家住得舒服。
她把想法告诉王隽的时候,王隽道:“你是想建一个寨子。而我想建一座城。”
“什么是城?”
“住很多人的寨子,就叫做城。”王隽道,“里面什么东西都有,政府、学校、商店、食府等等等等。这些我以后慢慢告诉你们。”他知道,这些名词,她们一定是不懂的。
“哦。”英子应了声,那些东西她确实是不懂的。但王隽说出来的不懂的东西还少吗?这不奇怪。
“多少人才算城呢?”她问。
“起码要容得下万人以上同时生活。”王隽道。
“万人?”英子和美琳开始使用自己的算术,估算数字的大小。
然后两个人就惊呼了起来。
“相当于几十个部落的人住在一起?”美琳反应快,马上知道了结果。
王隽点点头,答道:“是的。”
一万人你就惊呼,一千万人的超级城市呢?
“不过一开始我们没必要建那么大,先是寨子的规模。但这个寨子要能够扩展成一座城。”王隽补充道。
“哪里找那么多的人过来?还有,这么多人住一起,哪里弄吃的去?”美琳表示无法接受。
王隽拍了拍她的肩膀,微笑道:“把眼光放长远点。只要解决吃的问题,不要说从外面迁来人口,就是自己的部族,慢慢繁衍,人数也会越来越多的。”
“可是就算你做很多的鱼笼捕鱼,也不够一万人吃吧。”英子能想到的就这些了。
“种田。我们以后要种田。”王隽答道。
“什么是种田?”英子和美琳同时问。
王隽略作思索,回答道,种田就是将种子撒在地里,进行管理和维护,等作物长成后,收割果实。
美琳道:“这个我知道。夸瓦的部族就做这些事情。”
“是吗?”王隽回忆当初自己在树上看到的夸瓦族的情景,印象中没有看见水田。
但是夸瓦族临海,打猎的话没有英子部族方便,依靠滩涂的同时种一点作物是可能的。
“她们怎么种田?”王隽问。
英子道:“冬天的时候放一把火,把地上的草烧掉,来年把种子撒到地上,到时收割就行了。”
“就这么简单?”
“还要怎样?”英子问。
“中间不要灌水,施肥什么的吗?”王隽又问。
“没听说呀。”
这都行?真的是这样的话,无论种什么,产量都不会高。而且她们种的粮食很可能不是水稻,而是其他的品种,比方说旱稻。
据说,水稻是从旱稻驯化过来的。是不是这样,王隽不是学农业的,无从得知了。
对了,水稻是中国古代最先种植的,而后才慢慢传到全世界。向东,传到朝鲜,飘洋过海去了日本;向西,沿丝绸之路一路散布到中亚、南亚、欧洲、非洲;往南,去了东南亚。
“为什么你们不种田呢?”王隽问英子。
“吃的东西,是上天给的,粮食到处都会长,为什么要人去种呢?我们觉得这是多此一举,没有必要。”英子道。
这里物产丰富,英子这样想,王隽不觉得意外。
水稻的种植,起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而后才逐渐向南北扩散。为什么不是更适合种植水稻的华南一带率先种植?王隽认为,就是因为华南处于亚热带,植物繁多,极易生长,生存压力较小,所以才出现这种局面。
英子所说,间接证明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夸瓦种田的收获并不大,我觉得不合算的。”英子道。
“那么,王隽,你说的种田是和夸瓦一样的吗?”她问。
“道理相同,但具体做法会很不同。最主要的,我要让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要做到正常情况下,就是不打猎不采集,收到的粮食都够大家过一年。”王隽道。
“啊?!这不可能吧。”英子和美琳都不相信。
王隽道,“一开始会难一些,但只要努力,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真的啊。”两个女人将信将疑。
“错不了。”
——
下午,三人进一步研究地形。
王隽用脚丈量距离。除此之外没有它法。
用脚丈量,无非是走正步,数数走了多少步。
走正步,大学军训的内容,这个王隽学得不错的。每步按七十五公分算。就是说,两步一米半,或者说四步三米。
未来的城将从山丘开始,先丈量一下山丘的长短。
这个山丘,形状不太规则,大致上,面海的方向则东向长四百步,也就是300米左右;而面河的方向也即南向宽约三百步,约225米。
这似乎已经是很大一块地了。
“既然你说了先按寨子建,我们就把房子全部建在山顶上去,在半山腰筑一道篱笆,把房子全部围起来。居高临下,有敌人来的时候容易防守。”
接着,英子说出了自己的构思。
王隽自然是不会答应这样做的。说来说去,英子还是跳不出她那寨子的窠臼。
“首先,”王隽开始谈一些自己的设想,“不要做栅栏了。”
“啊?总得有什么东西挡一下想进寨子的敌人吧。”英子道。
“是的。刚才我们都看到了,这座小山丘的西面和北面,正好有两条小溪环绕。我们把小溪挖深,形成护城河把城围起来……”
“护城河?”两个女人没听过。
“嗯,敌人要攻城的话,先要过河,水深的话就很麻烦。”
“哦。”
有河在,进来确实是难得多。
“在河内侧筑城墙。敌人就算过了河,也进不了城,会被城墙挡住。城墙上可以走人,上面设瞭望塔。这样,用水和墙把我们的城围起来,还可以派人上城墙守护,城就坚固了。”王隽道。
“啊——”英子听王隽一说,惊得嘴都合不拢了。
我的天,这么大的手笔,听都没听过。
护城河、城墙这些名词是第一次听说,特别有震撼力。
王隽是怎么想到的呢?
不过,这护城河、城墙,得花多少人力来建设啊。
“我们部族就这么点人,用得着围这么大块地吗?”英子道。
“阿妈,你看你,王隽刚刚说了要按万人的规模考虑……”美琳脑子反而更清醒。“不过,这座城,未免太大了吧。”
王隽摇头道:“这只是小城的规模。真的到了万人,城镇还要扩出很远的地方去,外面再建一道城墙。”
王隽这么一描绘,美琳就激动起来,憧憬着未来的万人之城。
不过,就算是王隽说的马上要建的小城,也是不得了了,哪是原来的寨子可比的?
“山丘是要削平一些的。我们把围起来的地分成三块,各块之间用宽阔的道路分隔开来,路两旁种上各种果树。一块用来住人,叫住宅区;一块用来办公,叫行政区;还有一块建各种作坊和工厂。”王隽道。
他描述的规划,对现代人来说一点都不难理解,但要让英子母女俩明白,却费了他很多口舌。毕竟,这是未来社会的图景,提到的概念都是英子母女从未接触过的。
即使如此,母女俩也是似懂非懂,而且也很难和眼下的建设对应起来。
小城面向大海分成三块的话,住宅区的面积就是一百米宽,二百多米长了,能建多少房子,住多少人呢?王隽估算了一下,最多不过四五百人而已。
这也算大?
真的很小很小好不好。
这放在现代就是一个住宅小区。
所以,规模一点都不大,必须按这个规模建。
有鉴于此,王隽把建设过程做了具体化:
“先把山削一半,多出的土拿来建房和修城墙。我们用两条道路把土地分成三块面向大海的地块。中间那一块,正对城门建一座大房子,作为以后集合开会的场所。大房子前方建一个大广场,忙时用来晒粮食,闲时就用来练兵。主城门在南面,出了南门建一座桥过河……”王隽道。
“大广场。我喜欢。”美琳雀跃起来。
“讲错了。晒粮食和练兵的广场不能放在入口,这不太雅观,应该放在后面。前面吗……,也是有广场的,但那是休闲游玩的地方。对了,从城门进来以后,应该有台阶的。”王隽纠正道。“左边这一块地,就用来建住宅和各种生活辅助用房。至于右边这一块,暂时空在那里,以后慢慢会用上的。”他接着说道。
王隽这么一简化,英子和美琳便明白了建这座城怎么着手了。
“还有呢,”王隽自己突然想起一部分很重要的内容,“建房子之前,先要建排水和排污的水沟。”
是的,差点把这一茬给忘了。
道路和排水排污是需要最先建起来的。如果建好了房子再考虑排水系统就迟了。
他甚至想到了,这些污水该怎么处置。
化粪池,是必须建的。这个时代没有化肥,人畜的粪便,是绝好的有机肥,必须收集并利用起来。
英子母女俩如囫囵吞枣般接受了王隽的灌输,凭直觉那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宏大工程。不过这里面的信息实在太大难于消化。
王隽自然知道她们一时间不可能马上听懂自己的规划。不过这不要紧,慢慢来。
这座城,有可能要建十年八年,一点一点建,急不得。
而且,很多地方,自己也还没想清楚呢。比方说,族人的住宅,应当建成怎么个模样呢?是不是照搬小时候家乡的土坯房就行了?
他还想为自己建一栋别墅呢。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原来世界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这里似乎有希望实现了。
还在找"我成了海岛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