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最新章节!公安局长摆摆手:“不要送,我们去小队食堂里吃,这样更能联系群众。还可以见见那个小傻妮儿。”
而他的真正用意是想看看究竟有多少混肉菜。传闻说有多半八印锅,一队上的人都能分得到,那这个神家得有多大道行呢!
村支书又对王贵兰说:“那好,你收拾出一间干净屋来,我们这就过去。”
于是,村支书、大队长、民兵连长,陪着公安局长、粮食局长,以及留下来陪伴两个局长的工商所所长、乡粮食站站长,一行七人,来到十一队队部。
七个人首先来到伙房,望着多半八印锅漂着一层油的肉菜,每个人的嘴里都溢满了口水。
即便是公安局长、粮食局长,他们的口粮也有定量,在单位食堂里照样吃掺了淀粉的玉米面窝头。
物资紧缺,就是有工资,也难买到肉食。改善伙食时,一碗里有上几块手指头肚般大小的肉块,就算是高待遇了。何曾见过油汪汪的大肥肉膘子!
王贵兰让给每个人盛了两大碗,端到会计室里吃。好在这个时候人们都不在队部吃饭,家里有了锅灶,自己再做点儿菜粥添补,还能吃饱肚子。所以,人们都把饭打到家里去吃。食堂里显得很清静。
王贵兰也在屋里陪着吃饭。
也是该着他们有口福,腊梅今天捡了三个半瓶瓶装白酒,给了吴一吱儿半瓶,伙房里半瓶,剩下的半瓶让队长给会计室里的人送了过去。
公安局局长、粮食局局长在十一队吃饭的事,腊梅是在晚上才听说的,知道时已经在会计室里吃上了,
他们来检查的用意,腊梅也已经知晓,知道这是那多半簸箩馒头惹的祸,也知道队长把一切都推到白头发老奶奶那里去了。
腊梅很受感动,这样做就是为了增强白头发老奶奶的神秘感——酒都给了,还有什么不能给的呢!
当腊梅知道还怀疑十一队瞒产以后,心里可就掂量上了:
调查她可以,把她说成妖异也可以。她一人一口,年龄又小,一个“傻”字全挡了。她相信无论什么年代,都不会把“傻子”怎么样!
瞒产就不行了,这会涉及到队长的职责,闹不好队长王贵兰会因此受处分。
十一队是她的家,王贵兰对她有恩,她说什么也不能因为自己而让王贵兰受连累!
想什么办法把队长解脱出来呢?
除非把白头发老奶奶演示给他们看,让他们确认十一队有白头发老奶奶这个“神家”,确认这一切都是白头发老奶奶给的。
腊梅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腊梅闪进到空间通道,在前世现代中的王店村馒头房买了两大塑料兜儿馒头,预备在空间通道里。
再闪出空间通道来到伙房,用手指头在灶火门上抹了抹,把脸化妆成了一个黑花脸。看上去,就是一个十足的脏不拉几的“小傻妮儿”。
然后在十一队大门外用土堆了一个小土堆,点燃了三炷香,双手合十跪在地上,默默地祷告起来。
此时正开晚饭。大门口聚集了不少其他队上的老人孩子,好瞅机会到伙房里要个一星半点儿。
人们都认为这是白头发老奶奶给的,十一队人人有份儿。他们来要点儿,也理所当然。所以,每到开晚饭的时候,大门口都有等着的人。
有的老人见腊梅烧香磕头,知道这是在祈求白头发老奶奶,也纷纷跪在腊梅身后,向白头发老奶奶祷告起来。
腊梅回头看见,站起身对人们说:“白头发老奶奶说了,今天祈祷的人不白祈祷。每人赏给几个白面馒头。你们都起来等着,我去拿。”
说完跑到小东耳屋,闪进空间通道,把一兜儿放到篦子上,一兜放在空间通道的入口,对大黄说:
“我出去以后,把篦子连着空间通道出口,如果需要再添,我给你使眼色,你就在里面两个两个地往篦子上放。需要停止时,我把篦子往下一倾斜,你就别放了。”
大黄微笑道:“又在作势糊弄人们!”
腊梅挠挠头皮,无奈地说:“上面来调查我卖馒头的事哩,怀疑生产队上瞒产。我必须给他们叫过这个劲儿来,解除队长的责任。”
大黄:“你就不怕把你抓起来?”
腊梅:“你没见我打花了脸吗?一个小傻妮儿,他们抓起来有什么用!我估计他们不会这样。”
大黄点点头:“那你放心出去吧,我绝对好好配合!”
腊梅冲它耸耸鼻子,闪出空间通道。
腊梅端着一篦子白面馒头来到大门外,给先前磕头的老人每人分了四个馒头。分过一遍后,篦子上还有几个。
其他人见磕头就给馒头,也冲着燃烧的香磕起头来。
只要磕头的站起身,腊梅就给他(她)两个馒头。
当馒头剩了最后两个时,一个嗍手指头的小男孩儿拽着他妈妈的手往香前拉,意思是想让他妈妈也磕头要馒头。
中年妇女为了让小儿子吃上馒头,在小儿子的牵领下,也到香前磕了个头。
腊梅赶紧把馒头给了中年妇女。
“吔!篦子上又有馒头了!”
腊梅在把馒头递给中年妇女时,篦子上已经没了馒头。人们只顾看腊梅拿馒头的手了,谁也没注意她的眼神向篦子上方瞪了一下。
也就是一转眼珠儿的工夫,篦子上又有了两个馒头。最先看到的人禁不住大声嚷了起来。
“嘿,还真是滴!刚才明明拿净了,一下子又出来了俩!”
“与先前的一模一样!”
“这可是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呀!”
“白头发老奶奶显灵了!给咱们送馒头来了!”
“…………”
人们立时欢呼起来。
有个半大小伙子机灵,走到香前磕了个头。在他站起身来的时候,腊梅把两个馒头给了他。
也就在馒头刚一离开篦子的时候,篦子上又出现了两个馒头。
人们又是一阵欢呼。
同时,人们也悟出了道理:原来磕头篦子上就有馒头出来!
于是人们一个接一个地磕起头来。
腊梅也一个接一个地给两个馒头。无论给的快与慢,篦子上始终有两个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