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章 李二出题

    这些年轻人最大的也不过29岁,最小的也只是刚刚中榜,和钟馗差不多年纪。

    血气方刚,天下初定,一个个嗷嗷叫如同猛兽,就等着在这太平盛世大展宏图。

    不管他们心中的东西是纸上谈兵还是真正的治世之道。

    先把他们心中的那一股欲望和热血勾起来。

    李二张口就来,老马的东西如数家珍,短短几句,配合李二强大的气场,无与伦比的魅力,刹那间就让这些年轻的官员们心潮澎湃,如同刚刚升起的太阳一般。

    他们的脸上红光满面,脖子上青筋暴起,身体虽然略有孱弱,但都挺起了胸膛!

    “臣等愿为大唐江山,抛头颅,洒热血!”

    “臣愿为天下百姓,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都是一些年轻人,好胜心,求胜欲极强,李二几番慷慨陈词下来,这些人就要上天了。

    李二感觉只要有人现在给他们每人一把刀,他们能把西伯利亚占了!而且全部种上土豆!

    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大唐之前,隋朝时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也真正让华夏民族慢慢找回了根源和信念。

    那失去的血性回归,那打断的脊梁重新长成,那斩不断的文明继续传承,在华夏大地上,一场春雨之后,民族之魂再度生根发芽。

    直到武德元年,李渊称帝,这天下民心所向,大唐注定是要起飞的。

    世人常说李世民乃是一流皇帝。

    但李二在穿越之前可不这么认为。

    或许行军打仗,运筹帷幄李世民乃是中上之姿,但在历史长河之中,李世民的能力或许还比不过梁武帝、陈文帝。

    但之所以贞观时期鼎盛辉煌,李世民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他最擅长的那种特质,在这个时期发挥到了重要的作用:用人!

    刘邦会用人,得到了天下,大汉威势,所向无敌。

    李世民会用人,再加上唐朝的百姓们在经历了无数战乱之后,终于体会到了幸福的安宁之后,再也无法割舍这种生活了。

    天下难得的统一,加上外部再也没有鼎盛时期的匈奴这种强敌,只有同样孱弱不堪,连年战乱的途径以及其他小国,可以说是天时地利。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唐初之时,大臣,将军,官员,都是在无数战火中活下来的,经过了战争和历史的检验的能人。

    这样的人,不止凌烟阁那二十四功臣。

    世家的子弟,士族之中真正渴求太平的能臣,以及各个国公,官员,朝中大员家中门客。

    这些人,都是真金百炼,无惧水火。

    此乃人和!

    大唐初年,天时地利人和,虽然天灾艰难,依旧内忧外患,但这种安稳的幸福,是没有人愿意舍弃的。

    所以当李二眼中饱含热泪,说出那句“你们的幸福,我们的幸福,将会属于千千万万人,属于大唐每一个人。当我们死后,面对我们的墓碑,大唐百姓将会洒下热泪”的时候,这些年轻的官员们再也无法抑制心头的震撼,浑身鸡皮疙瘩。

    年轻的热血一旦被点燃,就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在这些人中,有个人吸引了李二的注意。

    此人清瘦无比,脸色如常,其他人激动不已的时候,他脸上没有任何的波动,眼神清澈,时不时抬头直视李二,但很快就被李二的气势吓到。

    即便如此,那人从未低下过头颅!

    身上的补丁,洗得发白的青衫,这不是一个富裕的人。

    眼中有神,和其他人保持距离,不卑不亢,定然有傲骨存在。

    可见胸中可能有沟壑。

    在这些欢呼的官员之中,那家伙算是很孤独的。

    李二不禁对他开始感兴趣了。

    既然你们都是心高气傲的年轻官员,那么就考考你们。

    “列为爱卿,你们对天下治安有何看法?”

    李二坐在龙椅上,缓缓说道,此时大手一挥,太监宫女就搬过来桌子,文房四宝。

    “给你们一刻钟!朕要看看你们到底是不是年轻人中的翘楚!”

    李二威严十足,开口平淡,但掷地有声。

    刹那间,所有的年轻官员们如同恶狼一般开始思索了起来。

    李二在龙椅上眯着眼睛,却在打量着那个年轻人。

    他应该还没有当官,如果当官,会和其他人一样穿着官服。

    此人在李二说完之后,就闭着眼睛,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的时候,其他人正襟危坐,咬紧笔杆,面露难色,突然间又恍然大悟,下笔千言的时候。

    这货竟然不慌不忙的拿出随身带的笔墨,开始研磨,清洗,下笔……

    到这货下笔的时候,李二看了看那即将燃尽的香,摇了摇头。

    装逼遭雷劈啊,你这幅模样的人我见多了,花架势,试图用这种架势博取帝王的欢心,然后给你一官半职?

    呵呵,想多了!朕阅人无数,你这种伎俩,朕一眼便能看破!

    香烛燃尽,李二打了个哈欠。

    “在此等候,陛下一一唤来!”

    刘公公嗓子嘶吼着,声音尖锐,恰好能传遍整个大殿之中。

    这些人的笔迹都异常清晰,看来是从小勤加练习的。

    看字看人,字如其人,很多时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字,四平八稳,文章自然也四平八稳。

    李二越看越无聊,这些人就没点实际一些的想法吗?

    引用古籍,高谈阔论,和纸上谈兵有什么区别?

    而且有几篇写的极为粗俗不堪,简直就看不下去。

    李二天天看的是啥,是大臣的奏折啊!

    这些大臣们一个个都笔法老练,不管是什么事情,一语中的,赏心悦目。

    就算是胸无点墨的那些将领,也有一些门客帮手。

    眼前这些人,估计连门客的水平都达不到。

    李二叹息一声,大殿之中,一如既往的安静,李二的叹息传遍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刹那间,不少人内心被李二点燃的炽热,已经冷却了一半了。

    突然间,李二看到了一个论题:《政事策论》。

    开篇,李二的鸡皮疙瘩就起来了。

    “夫临天下者,以人为本!”

    李二一口茶水直接喷了出来。

    不是吧,在唐朝还有这么思维超前的人?

    和一千多年后经过了无数检验的治国之道不谋而合!

    一看署名:马周。

    李二突然大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