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五节、御驾亲征,正面刚【二更求收藏求鲜花】

    崇祯穿戴上皇帝御用甲胄,头戴四面绘画玄武大帝的头盔,骑上了高头大马之上。

    “陛下,请三思。”

    “陛下,土木之祸犹在眼前。”

    许多大臣拦住了崇祯,他们拼死向崇祯进言道。

    崇祯倒是没有太为难他们,因为这些人倒是忠臣,毕竟土木之变的惨痛教训,使得大明后来的大臣们一听说皇帝要御驾亲征就脑门子冒汗。

    “土木之祸使我大明失去了锐意进取的志气,朕今日就是要打破这魔咒,朕建立着虎韬营将于鞑子一决生死,若是朕死在战场上,你们就立太子为君,继续与鞑子周旋。”

    崇祯扫了一眼送行的大臣们,掷地有声的说道。

    “陛下一支训练不到一个月的军队,怎么能是鞑子的对手,更何况这次鞑子倾巢而出。”

    李明睿也苦苦哀求道,虽然在他们看来虎韬营却是一支精兵,但毕竟没有打过仗,谁也不敢保证它的战斗力。

    “朕有信心。”

    崇祯却微微一笑,一踢马腹缓缓走去,而在马背后一段绳索绑着大玉儿,大玉儿绑着双手跟在崇祯的身后。

    李明睿和骆养性等几名大臣跟着崇祯一起出征,李邦华等内阁留守等候消息。

    “陛下,一定要安全回来啊!”

    紫禁城的午门宫门上,周皇后带着袁贵妃等嫔妃看着出行的崇祯,落泪祈祷道。

    山海关中,多尔衮很兴奋的将地上跪着的吴三桂扶起来。

    “功臣,功臣啊,我听说崇祯小儿封你为侯,太小气了,我大清要封你为王。”

    多尔衮大笑着说道。

    “多谢摄政王。”

    吴三桂此时还没有剃发,他依然穿着大名武将的盔甲。

    “你与我从此并肩为王,一起驰骋在中原大地之上可不美呼。”

    多尔衮拉着吴三桂,差点就唱起了你是风儿我是沙。

    多尔衮知道过了山海关,便没有什么能抵挡的了八旗的铁骑,更何况他还获得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

    “摄政王是否休整后再出发。”

    吴三桂对多尔衮说道。

    “不用,马上朝着京城方向出发。”

    多尔衮意气风发,他觉得已经没有什么能挡在八旗兵锋之下。

    崇祯率领着虎韬营也在山海关到京城之间寻找到了一处适合作战的地方。

    “这里地势开阔,又有几座山丘适合把大炮架起来,也不怕对方有伏兵。”

    崇祯骑在马上,看着这一片地势。

    “我观陛下,多携带的是火器,应该在此处多设下陷阱才是。”

    刘伯温跟随着崇祯,他看了下这里的地势后,对崇祯建议道。

    “可以,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崇祯点点头,八旗多是骑兵为主,用栅栏和陷阱限制他们的进攻也是不错。

    “你肯定输了。”

    而一旁狼狈不堪的大玉儿却狠狠的说道。

    “哦,为什么?”

    崇祯安排完了战场上的布局,有了闲暇时间逗弄大玉儿,于是好笑的问道。

    “我大清的勇士身着三层棉甲,你们明朝的火器根本击穿不了。”

    大玉儿作为太后,也经历过几次黄台极与大明的战斗,她很清楚双方的优劣点。

    “是吗?”

    崇祯的眼中闪一丝讥讽,这大玉儿光知道大明质量劣等的火器,又那里知道真正火器的强悍,连穿着板甲的骑士老爷们都被淘汰了,一群穿着棉甲的野猪皮也就只配回到山林中打猎。

    大玉儿轻哼一声,不再说话,在她的心中这崇祯实在可恶,虽然没有少她吃少她喝,但却变着法的折辱她。

    “轰隆隆~~~~。”

    崇祯征调的民夫们经过了一整天的忙碌后,便听见远处传来隆隆的马蹄声,仿佛是一场小型的地震在向他们靠近。

    “鞑子来了。”

    民夫们惊慌的四处逃跑。

    “让民夫都躲在后方,不要妨碍作战。”

    崇祯站起身,走出明黄的御帐对李明睿说道。

    冉闵率领着三百背嵬军,组成了一个空心的方阵,将崇祯的御帐围起来。

    “咦,这里居然有军队?”

    骑马的先锋鳌拜,率领着五千八旗骑兵,远远看见一支整齐的军队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这让他十分诧异,在野外竟然有人敢和八旗正面刚,这是多少年没见过的情况了。

    “是否禀报摄政王?”

    手下将领对鳌拜询问道。

    “不用,这么点人,我们一冲就散了。”

    鳌拜立功心切,他一摆手说道,接着便命人吹响了冲锋的号角,朝着崇祯的虎韬营阵地狠狠的撞了上去。

    “虎韬营,预备。”

    而虎韬营的士兵们在各个基层士官的命令下行动,他们目光斜看上方,仿佛完全无视了迎面冲上来的八旗兵。

    “枪上肩。”

    “刷刷刷~~。”

    士官们此起彼伏的命令下,虎韬营火枪兵们将上了膛的滑膛枪抗在肩膀上。

    “瞄准。”

    上千把的滑膛枪整齐的对准了冲锋的骑兵们,虎韬营火枪兵们沉默的瞄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