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二节、军需供应商【二更求收藏求鲜花】

    幸亏明朝皇帝的皇庄占地足够大,一万名的士兵分散在军事营地中接受训练,更何况崇祯将加速训练的道具捏碎,使得军事营地中笼罩在一种普通人看不见的绿色光芒中,在这光芒中的士兵们觉得自己的脑袋从没有这么好使过。

    “开步走。”

    随着一声令下,虎韬营的士兵们开始扛着木棍,列着整齐的步伐。

    崇祯和李邦华、李明睿站在校场观看着虎韬营士兵们的训练,士兵们排列成方阵、横阵、空心阵,向崇祯和内阁大臣们展现着他们的训练结果。

    “十天内能训练处这种结果,真是了不起。”

    李明睿是兵部尚书,颇为知兵,所以他知道要训练一支军事素质过硬的军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在短短的十天之内,崇祯竟然将这群流民,变成了威武的军人。

    “军工厂的武器也生产顺利,陛下的流水线作业和零部件拆分法,使得制作的火枪和盔甲的速度加快不少。”

    汤若望监管着军工厂的生产,对于崇祯提出的流水线作业和将武器拆分成标准化的零部件极为佩服,这种制造工艺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汤监正,在这个月底能不能让朕的士兵们都装备上武器。”

    崇祯对汤若望问道。

    “陛下,按照这个进度可以。”

    汤若望计算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

    “好,那么下来就是士兵们的军服问题了。”

    崇祯很满意,他对身旁的李邦华说道。

    “陛下是对大明的官兵军服有什么不满吗?”

    李邦华纳闷的问道。

    “不是不满,而是要改进,我们现在士兵的军服以棉甲泡钉为主,笨重切不合时宜,更不够美观。”

    崇祯准备以大明红蓝色为基础的号衣进行修改,使得自己虎韬营的士兵更加的威武,拿破仑曾经说过鲜亮威武的军服,能够极大的提高士兵的荣誉感和勇气。

    “那么这件事,陛下准备交给谁来做?”

    李邦华知道崇祯的一系列改革,都喜欢直接任命人来做,他这个内阁其实跟个橡皮章子差不多。

    “宋应星到哪里了?”

    崇祯略一沉吟,他侧过脸对身旁的王大成询问道。

    “已经到了通州。”

    “让他快马加鞭,我今天要见他。”

    崇祯对王大成吩咐道。

    宋应星一路上风尘仆仆的从南方赶来,一路上他看见因为战乱,北方许多城镇都变得萧条,基本上都是十室九空,但是靠近京城方向却是另一幅景象。

    “大人,他们是在做什么?”

    宋应星在马车上,看见许多看上去像是流民的妇孺,正背着篓子里的石块,把石块堆集在路边。

    “哦,这些是流民,他们在修路。”

    锦衣卫客气的对宋应星说道。

    “修路,这些流民多可怜,还要修路?朝廷为什么不给赈灾?”

    宋应星吃惊的问道,心中对崇祯的印象变得不好,这种在民众疾苦的时候,还强迫流民修路实在太残忍了。

    “这有什么可怜的,陛下圣明,不会给他们白吃饭的,只有愿意修路的人,朝廷才会给他们饭吃。”

    锦衣卫却不以为意的说道。

    这时候,宋应星才看见当那些搬石头的妇孺,将一筐筐的石头放在指定地点后,便会从衙役那里领取一张纸片,拿着这些纸片他们兴高采烈的去饭点领取食物。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于渔。”

    宋应星看在这里心中叹服。

    宋应星还没到驿站,就又被快马的催促着入京见崇祯。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应星跪在乾清宫的地上,冰冷的地面,接着他听见脚步声。

    “起来吧!”

    崇祯匆忙经过宋应星的身边,他打量了着这明末的科学家,消瘦的身材,一身青衣小帽装扮。

    宋应星小心翼翼的站起身,作为一个正五品退休的小官,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大明帝国至高无上的皇帝。

    “你是不是在写《天工开物》?”

    崇祯大马金刀的坐在龙椅上,还让王承恩给宋应星也办了一把椅子,受宠若惊的宋应星只敢挨着半个屁股。

    “陛下竟然知道?”

    宋应星吃惊的站起身来,《天工开物》他正在撰写还没有印出来,不知道为什么皇帝竟然知道。

    “好好写,不过最近你可能会很忙。”

    崇祯摸了摸下巴,淡淡的对宋应星说道。

    还没等宋应星反应过来,崇祯便让王承恩拿出来一幅幅的图纸,上面全部是士兵的新式军装,还有各种军需物品的设计。

    “陛下这是为何?”

    宋应星不明白为什么崇祯要给他看这个。

    “朕要让你建一座工厂,专门为朕的虎韬营供给军服和军需物品,钱朕会借给你,算是投资入股。”

    崇祯淡淡的对宋应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