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朕对你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贪官,哪怕他权势滔天,有朕在你后面撑腰你也要严惩到底.
你放心,朕绝对相信你的品性,无论任何谗言都不会改变朕对你的信任!”
严歌叮嘱道.
海瑞听了很是激动,当场跪地道:“当为陛下鞠躬尽瘁!”
兑换完一张英雄卡之后,这次任务奖励的剩余加上这段时间的昏君值积累,严歌手里还有将近2万积分,他想之前余兴怀曾告诉他,科举改制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新增的科目谁也不知道教学内容应该是什么还有派谁来教的问题.
要知道科举制度包括选拔也包括教学,只选拔不教学很容易造成人才的断层.
严歌在系统商城里翻了翻,找到一个恰到好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道具.
教科书具兑换积分:25点效果:可以指定任一科目,便可兑换出拥有符合时代背景的该科目的系统知识.
这个道具可以说是便宜又好用了,几乎完美解决了改制后各科教学的问题.
别小看这个问题,弄不好的话朝廷可是要花费大量精力去解决的.
比如新增的地理学科,目前全大魏根本就没有可以系统教授地理的老师,虽然有很多云游天下,见识广阔的学者,但这些人的知识很少有系统地汇编成书籍的.
多散见于零星的游记,区域地理图纸.
因此如果朝廷想要系统教授这个学科的话,就得先着急通晓地理的有识之士,还要从全国各地收集地图资料,最后汇编出标准化的教科书来,这个过程可谓费时费力,如今一本250积分兑的教科书就解决,简直不要太轻松!上一次余兴怀向严歌汇报的时候,二人就已经敲定了科举改制后考试的科目,总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选拔朝廷行政人才的考试,其考试的科目为:哲学逻辑学,策论,历史,地理,文学,算术.
原本科举考试中关于经学,伦理之类的内容统统删除,但是有关于政治见解的策论内容仍然保留,只是考试内容更加倾向实务和具体化.
考历史和地理,是因为为官者需要有广博的见识,才能在处理事务时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类应对复杂情况考文学是因为为官者当有一定的谈吐和修养,以及公文写作能力考算术则是因为某些官员难免要在处理政务时遇到财务问题,若是根本不通算术的话,又怎么能解决好问题呢至于考较哲学或者说逻辑学,也是严歌从现代公务员选拔的行政能力测试中得到的启发.
任何行业的优秀人才都需要有敏捷的思维,严密的逻辑,深刻的思考,而这些都是哲学能够带给人的.
另外,严歌还准备在最后一轮选拔进士的考试中增加面试环节,由皇帝和国子监的考官组成会考,现场,,考较学子,以便淘汰那些笔上功夫出色,但是口才,待人接物都不算优秀的考生.
经过这样一改,选拔官吏的科举考试就从原来的片面选拔文采好,修养高的学士变为选拔适合国家行政管理的优秀人才.
但科举制度的待遇并没有变化,仍然经过童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四级考,通过即可为官,科举制度依然在人才选拔里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另外一类是为国家选拔科技,文化,艺术类人才的.
科技类考试考算术,炼金和机械,文化类考试则考文学,历史和地理.
这类考试不像行政类选拔考试那样严格,只需要通过几轮笔试就可以确定最后的名次,,.
选拔出的人才国家依然也是包分配的,只是没有分配给行政官职,而是成立专门的学术机构,这些人才可以进入这些机构成为学者.
名次,,高的人进入国家级的学术机构,而名次,,较低者则只能进入地方级或者被淘汰.
学者在自己的领域内深入研究学术,国家对学者进行供养.
优秀的学者也会被授予官衔,但只是荣誉和待遇的体现,而不涉及具体行政权力.
严歌把这类机构定名为“大学”
,原来的太学则废除改为大学.
此外,鸿都门学得以保留,但由于艺术门类的特殊性,鸿都门学可以自己拟定自己的考试科目和招生计划.
当然,这个过程会受到国子监等朝廷部门的监督.
作为穿越者,严歌深知,科技,文化和艺术这些领域对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不弱于经济和政治.
要知道古代华夏一直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er>
都有着堪称严密工整的政治制度,领先世界的经济条件,但为何最后却反而落后于世界了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科技文化方面的落后.
因此严歌才执意要把科举考试划分出行政型和学术型两类.
如今国家有钱了,完全可以养着一群执着于专业领域的学者.
哪怕一时出不了成果,长远来看对国家却一定会有帮助.
严歌根据拟定的科举改制考试科目,兑换了哲学逻辑学,政治,历史,地理,算术,炼金和机械七门课程的教材,至于文学和艺术大魏的研究还算底蕴深厚,因此不需要专门兑换教材.
有了这些教材,全国各地的新式学堂很快就能建立起来.
再大规模印刷新式教材用于教学,新一批人才也很快就能培养起来.
严歌美滋滋地想着.
这时一声系统提示传来:“叮咚,由于宿主一次性兑换大量教材,系统奖励一名辅助教研人物,请宿主自行选择!”
严歌面露喜色:还有这等好事其实科举改制的过程中,考试科目的改革只是短痛,会遭遇到一时的阻力.
毕竟有那么多学子穷经皓首多年只为一个功名,骤然说要改,必然有很多人反对.
但是从长远来看,教学问题才更应当认真考虑.
虽然严歌现在兑换成了教材,但是这些教材由谁来教照样是个问题.
文史政这几门还好,最主要是哲学,地理,算术等学科,通晓者甚少,没有老师的话,学生们对着教科书也难学会什么东西,学科的发展就大大受限.
因此,在正式投入教学之前,当务之急是培训一批教师出来,而这需要一名通晓天文地理算术哲学的思想家来担当大任.
严歌思来想去,华夏历史上有一人再合适这个位置不过.
严歌心中默念“黄宗羲”
三个字,一白色胡须,眼眶深邃的老头出现在严歌面前.
他心中震动,就这么一个看似普通的老头子,却是整个华夏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孔孟虽然伟大,但其思想毕竟还局限于伦理道德与封建政治层面,,但黄宗羲却真正从华夏传统思想中摸索出了属于华夏自己的启蒙精神.
他在《明夷待访录》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振聋发聩的思想,严厉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可谓是华夏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启蒙思想家.
要知道,《明夷待访录》成书于166年,而西方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也要到18世纪才出版,可见其思想之先进.
除了先进的启蒙思想以外,黄宗羲还精通天文历算,对政治,哲学,教育学都有极深的钻研,是华夏历史上一个能和狄德罗媲美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让这样一个人来统领科举改制的教学工作,不止是合适,甚至可以说大材小用了!严歌深深向黄宗羲鞠了一躬道:“太冲先生,朕请你出任京师大学堂的校长,兼任龙图阁大学士.”
京师大学堂便是严歌拟定中的全国最高学府,京城之中以京师大学堂,鸿都门学和龙图阁为学术人才最主要的两大去向.
除此之外,地方还会兴办其它等级的大学,与在兴办鸿都门学时建立的地方各个博物院一起成为地方学术人才的吸纳和培养机构.
面对态度恭谨的皇帝,黄宗羲却没有什么礼让的架势,而是微微颔首道:“微臣勉力而为.”
对此严歌倒是不以为意,对于这种牛逼轰轰的思想家,他有一种本能的敬仰,这才一上来就给了龙图阁大学士的职位.
要知道在此之前龙图阁改制之后只出过一位大学士,那就是内阁首辅王猛,足见严歌对黄宗羲的信任.
召唤完黄宗羲和班超,手头上的积分又见底了.
严歌拿出系统更新奖励的英雄卡,完成了他期待已久的召唤——班超!班超的长相和严歌预想的差别很大.
原以为他应当是一位风度翩翩,气质不凡的儒将,可出现在严歌面前的却是一个宽肩膀,塌鼻梁,脖子粗壮,满脸胡须的壮汉.
严歌愣了片刻,又觉得这在情理之中.
就西域那艰苦的环境,能坚守几十年的人,没点身体素质还真撑不过去!“仲升,朕能不能将西域纳入麾下,可全靠你的表现了!”
严歌拍拍班超的肩膀.
班超深深一垂手:“微臣愿为平定西域赴汤蹈火!”
看无下划线版小说请下载飞卢小
记住收藏保存唯一域名,享受高速阅读!
温馨提示:浏览器阅读模式如果不显示章节内容,点击刷新,找到底部设置菜单,进入设置菜单里点击退出畅读模式即可高速免费阅读!所有浏览器的畅读模式都会影响显示尽量退出畅读模式,阅读体验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