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三十四章 花之争(七十六)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自蘅芜苑那个雪洞出来后,刘姥姥和贾母他们一起去了笼翠庵喝茶,喝完了茶之后贾母觉得疲倦了,自己去稻香村歇息,其他人陪着刘姥姥一起去了省亲别墅的牌坊下面,刘姥姥还以为那是玉皇庙的牌坊呢。

    刘姥姥在这里不知道是真的不识字,还是故意逗乐,惹笑了所有人,紧接着她就觉得肚子一阵乱响,忙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去方便,等从厕所出来后,酒劲被风一吹,又加上上了年纪,只觉得眼花头旋,辨不清方向。

    她就像武陵人一样,沿着一条石子路慢慢前进,来到了一座房舍门前,找了半天都找不到房门,后来沿着竹篱花障走了一段,发现一个月洞门,于是走了进去,迎面又一个水池,里面水流清澈,有一块白石横架在上面。

    她踩着石头走了过去,又转了两个弯才看到一个门,迎面走过来一个女孩儿,满脸含笑得向她走来。

    刘姥姥忙道姑娘们把我丢下来了,我碰头碰到这里来了。

    然而那个女孩儿却没有回答,刘姥姥去拉她的手,却撞到了板壁上,把头撞得生疼。

    她仔细瞧了半天,原来是一幅画。

    她左摸摸,右瞧瞧,这画和她家贴的年画不一样,看着是立体的,摸着却是平的。

    接着她转头,发现一个软帘子,她掀开帘子走了进去,发现里面金彩珠光墙壁玲珑剔透,连脚下踩的砖都是碧绿凿花的。

    刘姥姥看得眼花,想要出去,却哪里有门,刚从一个屏风后面转出去,就看到亲家母过来了,刘姥姥取笑她你没见过世面,见过这园里的花好,你就没白活。

    她亲家也不答,刘姥姥一想常听人说富贵人家有一种穿衣镜,这别是我在镜子里头呢?

    说罢她伸手一摸,果然摸到了镶嵌镜子用的雕花紫檀板壁,上面还有西洋机括,可以开合,刘姥姥乱摸之间凑巧撞开了机括。

    从镜子边走开,刘姥姥发现了一张床,她此时已经有了七八分醉意,又走乏了,心想着这是哪位小姐绣房的睡床,只说谢谢你,却身不由己,一歪身就睡在了床上。

    众人等了刘姥姥好一阵,发现她没回,板儿急哭了,其他人却笑到,别掉茅坑里了。

    好一通寻找,终于在怡红院里找到了睡着的刘姥姥,那里是宝玉的住处,此时不仅鼾声如雷,而且一股酒屁臭气,袭人恐被人知道,忙往鼎内撒了三四把百合香,用罩子罩上,稍微收拾了一下后就干净了,万幸的是刘姥姥没有吐,然后袭人就带着刘姥姥回了众人身边,就像无事发生。

    宫里的主子们到了冬天不仅要穿皮草,还要拿手炉取暖,多为铜制,但是里面烧的不是普通的煤,而是香炭。宫里用得最多的是红罗碳,那是内务府产的,一般运到西安们外的红罗厂储存,到了冬天按照各自等级按照内务府调配取用。

    这种碳耐烧,灰白不爆,不仅烟少,燃烧的时候还会有一股香味,但这种碳其实并不是最好的,就像内务府制作的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康熙雍正年间,进贡的御墨是徽州曹素功所制造的墨,到了乾隆年间则变成了汪近圣等人的了。

    这两家还有点渊源,曹素功以前也考过科举,后来他盘了别人的铺子和墨模,自己开起了墨店。汪近圣在曹家做工多年,从墨工开始做起,在掌握了曹家所有素功墨的制作工艺和技术后,自己开了家店,名叫鉴古斋,两家的墨都是官员们朝贡的贡品。

    红罗炭其实是一种低等的香炭,清代后宫尚简,而且除了烧红罗炭还有别的取暖方式,用量并不大,但那么多有品级的妃嫔,加在一起也就多了。

    妙玉说她收集了梅花上的水,大概意思是说这水里有梅花味,一帮刚吃了大鱼大肉的舌头可能真的品不出来。

    水是没有味道的,同样香炭最基础的原料也是没有气味,内务府取的是大兴的普通硬木,截断成一截一截,烧成碳后放在荆条筐里,外头用掺了香料的红土刷一层。

    好香炭要用乌冈栎,它主要在神龙架一带生长,因烧好的炭如同乌钢一样有金属敲击声而得名。取如羊腿骨一样圆细的木头,碾成粉,把破碎的碳末过筛,取极细的碳粉,然后加入香粉,将二者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用糯米熬的糊,揉捏成团,再经过捶打和混合,最后将碳团压成碳饼,放入模具中成型。

    如果木头本身有香味,会窜了香粉的气味,宋朝的时候留下了一个方子,名叫梅花香,取沉香檀香丁香各一份,丁香皮三分,樟脑三分麝香少许,将除了樟脑和麝香歪所有的香料放进钵里碾碎,加入木炭煤四两,共香和匀,这时可以选择用糯米糊,也可以用加了蜂蜜的糯米糊,加入樟脑和麝香,捶打混合成团后压制成饼,接着放进不透水的容器里,用的时候加点银叶或云母,烧出来的味就是梅花香味了。

    这就像刘姥姥吃的那个茄子,十只鸡做出那个味儿,梅花香里一点梅都没用,即便是和珅也没有奢侈到用它取暖的地步,那是暖砚用的。

    文渊阁仿造天一阁,天一阁取天一生水,地六承之,意在防火,那就没可能端着火盆进藏书楼了。

    bj的冬天很冷,墨都要结冰,这种情况下才在暖砚里添加一点压成花的香碳。至于人就只能自己多穿点了,但穿太多又不利于活动,所以殿试才在春秋举行。

    以盐商之富可敌国,他们可能玩得起香碳,给他们抄家的官员们说,他们的用度可比帝王。

    有句话叫债多了不愁,即便长芦盐商们已经还不起利息了还在借,更关键的是盐政穆腾额上奏称将欠银摊在盐引里,盐商更加有持无恐了。

    举人落魄潦倒,但他变卖家产是为了给父母治病。

    添弟会是严烟组织,加入者不可以抽大烟,而尼克偏巧和东印度公司的人打过交道。

    哈罗克找了多少人测绘地图不得而知,有可能消息走漏了,添弟会的人知道他到处找人画地图,于是他们就认为尼克是可恶的黄毛探子,泄露他们的机密。

    早在李侍尧还担当两广总督的时候添弟会就已经在频繁活动了,他们烧毁了营房,还打算烧了码头,台湾和暹罗是福建米的主要来源,如果毁了广州码头,那么暹罗米就很难在这里卸货,福建会更依赖台湾的大米。

    他们是生意人,同时也不那么单纯得只是为了生意,传说中添弟会是因为康熙毁了南少林,几个俗家弟子创立了添弟会,发动反清起义。

    但举人在街面上摆摊的时候却听人说,添弟会是因为一个洪姓和尚,他居住在后溪风花亭里。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有人干脆剃度,却没有出家。洪通红,与朱一样都代表一个颜色,严烟是一个人名,他与洪二房和尚在风花亭里相遇,然后就有了严烟的添弟会。

    清国初年,凡异姓人结拜弟兄者,鞭一百。后来惩罚更甚,凡歃血为盟焚表结拜弟兄者,著正法。

    这还是与乾隆三十三年的剪辫案有关,蓄发和异姓人结拜都是汉文化习俗,朝鲜人都觉得那辫子留着难看。

    后来两广总督也真的去找了,还真找打了一个洪和尚和姓朱的人,只不过经过审讯,他们并没有不法行径,而那个风花亭也毫无下落,如落花一样被风吹得无影无踪。

    福康安收复台湾后,严烟被抓到了,在彰化他的公开身份是辛辣调味料铺的老板,只是一个小贸易商人,他否认自己是添弟会的总舵主,反而招供说添弟会源自川内,由一个姓李的人和一个姓朱的和尚起会的。

    他透露广东起会的是万和尚,还有赵明德陈丕陈彪三个添弟会高层,在漳州惠州等地传会,严烟只是被陈彪劝入会的。

    他们有句暗语:三姓结万李桃红,九龙生天李朱洪。

    李朱洪是创始人的总称。

    目前在广州活动的龙头也姓严,名叫严品瑜,自张妈求烧毁军营,焚抢盐场被李侍尧逮捕后,广州就一直很太平,至于这个严品瑜是否存在也只是个传闻。

    尼克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官府,也就是提督,举人对他的评价是只布市恩,却不急公好义,周旋过甚,他要不是个武将还好,但偏偏是个武职。

    老百姓喜欢他,是因为他不搜刮,官兵们喜欢他么?

    晕头转向了这么久,总算有了点不像是眉目的眉目。现在我算是品出味了,提督就像是西宁,他马上卸任走了,下一个接任的人却麻烦大了。

    举人忧心忡忡得说,好像他很关心这个他流浪过的城市,正巧这时布谷钟响了,那也是舶来品。

    尼克则翻着他的画册,他去过很多地方,却并没有对任何一个城市留下过很多感情,然而,他觉得不会忘了广州的。

    他在犹豫,是否要将那个打了他一拳的年轻人的画像收录进去。

    他记得那个黄昏时分,急匆匆朝着他走来的小个子,还有迷宫一样的小巷,以及在妈祖生日那天在铜镜里看到的倒影,当时天已经黑了,周围点亮了很多漂亮的花灯,灯光照亮了他的脸。

    如果当时一片漆黑的话,尼克就看不到他了,也不会想起自己认得他的这件事了。

    太沉重了。乔治安娜低声说。

    波拿巴没有说话,他看着天花板,好像陷入了某种回忆里。

    对不起,这本书我不该看的。她柔声说。

    你不想看了?他问。

    我以为这是爱情故事。她有些难过得说。

    你想看的是没有风波的爱情故事,尼克现在的表现是一个人的正常反应。

    她没有说如果尼克没有提供画像会如何的假设。

    那个少年该去读书,而不是参与这么危险的事情里,当一个诱饵。

    那声哥仿佛在她耳边响起,她浑身都在发颤,这时她忽然想起来壁炉的柴禾没有点燃,难怪那么冷了。

    他将她揽入怀中,这样她就不抖了。

    可是她还是无法继续念下去,她想就这么静一会儿,虽然这可能是个故事,全部都是假的,她还是想为那个年轻的生命逝去默哀。

    即便她不是林黛玉那种为了花凋谢而哭泣,并且还要埋葬它而多愁善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