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商纣:人族演义 第三章苏妲己

    翌日,朝歌城恢复了往日的风气,纣王题诗一事被大臣压了下来。

    只是自从昨日纣王将斩龙剑交给了李长安之后,再度陷入了浑浑噩噩的的状态。

    费仲尤浑这两个奸臣也是应运而出,不断劝说着纣王选妃纳妾。

    李长安没有去料理这两个人,没有了费仲尤浑,女娲还会安排其他人来做这奸臣,引妲己入宫。

    留着他们,反而更好对付一些。

    “侯爷,比干大人求见。”这一日,李长安正在修炼着儒道圣典,比干却突然造访。

    “带皇叔进来。”李长安将儒道圣典收起来说道。

    “是!”

    不多时,婢女便领着比干来到了李长安的书房。

    “侯爷,比干不请自来,叨扰了!”比干笑着走了进来。

    “不碍事,皇叔如此客气作甚。”李长安为比干倒了杯茶笑道。

    “唉,今日来找侯爷,只为了一事。”比干端起茶杯叹了口气。

    “皇叔请讲。”

    “大王昨日早朝之时,听信费仲尤浑二人谗言,下令选妃,这本没什么。”

    “可大王不知为何,偏偏选中了翼州侯苏护的女儿,苏妲己”说到这比干脸上的愁容更盛。

    “这苏妲己有何不妥?”李长安明知故问道,他没想到比干这么早就看出来妲己的不同。

    “说来可笑,我不曾见过这苏妲己,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比干说不上妲己有什么不好,但心中就是有种不好的感觉。

    有着七窍玲珑心的比干,对于那未曾逢面的苏妲己很是不喜。

    “我本想劝大王打消这个念头,但大王却要苏护明日返回翼州送苏妲己入宫,苏护却又执意不肯,这……唉……”比干叹了口气。

    先不说妲己这个人,让比干觉得有些怪异。

    光是苏护那边就不好处理。

    这些年来,八百诸侯有不少人都心生反意。

    这时候要是将苏护给逼反了,那可是会引发连锁反应的。

    有人开了这个头,日后八百诸侯就更不好控制了,有了第一个就一定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皇叔是担心苏护反商?还是担心那苏妲己入宫?”李长安不急不缓的喝了茶问道。

    “两者皆有。”

    “老太师不在朝中,我等也劝不住大王,所以……”比干看向了李长安腰间的那柄斩龙剑。

    闻仲的打王鞭不在,也只有拥有斩龙剑的李长安敢入宫去劝阻纣王。

    “皇叔不必担心,让那苏妲己入宫便是,苏护那边本侯会处理的。”李长安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

    苏妲己始终是要入宫的,没有苏妲己,还有赵妲己,李妲己,女娲总会将妲己这个狐狸精送到纣王身边,败坏朝纲,毁掉大商最后的那一丝气运。

    “这……”比干皱眉思索了一会最终点了点头“那边依侯爷所言,先让这苏妲己入宫。”

    长安点了点头,对于这八百诸侯李长安不是太在意。

    大商真正的敌人,是天上的那些仙人,是那些圣人子弟。

    ……

    第二日。

    李长安带着燕狂徒来到了苏护在朝歌的居所。

    此时的苏护正一脸怒容,写下了那首反诗,打算回到翼州之后便揭竿造反。

    “君坏臣纲,有败五常。翼州苏护,永不朝商?”李长安正巧带着燕狂徒闯了进来。

    “翼州侯好文采,倒是写的一首好诗。”李长安戏谑的看着眼前有些慌张的苏护。

    “武…武侯!”苏护怎么也没想到这时候李长安会闯进来。

    他本来只是想装个逼,留下一首反诗扬长而去。

    可没想到现在竟然被抓了个现行。

    身为一方诸侯却题出反诗,这铁定是要掉脑袋的。

    一想到自己会死,苏护额头之上瞬间冒出冷汗。

    “翼州侯这是怕了?刚刚不还铁骨铮铮的吗?翼州苏护,永不朝商?”李长安抬脚逼近,苏护颤抖着退后了两边。

    “武侯说笑了,哪来的什么反诗。”苏护说着就要将那首反诗毁掉。

    “毁尸灭迹也没用,本侯要你死,就算是大王也拦不住。”李长安右手搭在了腰间的斩龙剑之上。

    这就是斩龙剑的霸道,李长安随时都能斩了苏护,不需要任何证据。

    “武侯想怎么样?”苏护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李长安来找他,苏护多少明白是因为苏妲己,大不了就是将自己女儿送出去,没什么比自己命还重要。

    “这天下是大商的,身为人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应该清楚。”李长安找了个椅子坐下慢悠悠的说道。

    “自然清楚。”苏护点了点头,心中不断的思索着该怎么脱身。

    “可本侯觉得你不清楚!”李长安双眼微眯看着苏护,一丝杀气从眼神之中流露出来。

    苏护背上瞬间被冷汗湿透,他想不到有什么办法让自己脱身。

    比权利他没有李长安大,钱财李长安也不缺。

    苏护想不出有什么东西能打动李长安。

    (各位大佬,喜欢点下收藏,送送免费的鲜花评价票,求支持,跪谢各位大佬。)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