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5、五十年代小奋斗(47)

    第八十五章

    宋母得知宋大哥连话都没和人家说过几句, 只不过是单方面稀罕,忍不住骂了句,“完蛋玩意!”

    宋爹也觉得难办, “唐家大丫头长的好看,人还聪明勤快, 是个好姑娘。”老大眼光不赖, “可唐家儿子多闺女少, 出了名的疼闺女。”

    绝对不是半筐一筐地瓜就能娶到的。

    宋大哥整个人都蔫吧了,“我是配不上她。”

    宋红米差点笑出声来。

    宋母脾气暴,直接拍他一巴掌,  “能不能有点出息。”

    宋爹也是希望儿子如意的, 而且娶到唐家姑娘对宋家也有好处, “我明个去找你大伯, 让他帮忙跑一趟, 看有没有可能。咋地也得初五以后了。”

    宋大哥又恢复了些精神, 眼巴巴看向宋爹。

    “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宋爹拍板了。

    “大米, 回头给你大哥量量,给他做身衣服,就用那卷蓝布。”宋母骂归骂, 还是希望儿子如愿的。

    宋大姐痛快的应了,笑嘻嘻的看向宋大哥。

    然后宋大哥再次落荒而逃。

    这次宋二哥没再抓他。

    宋母又把目光转向宋二哥, “老二你不是有同学么,咋不知道找个对象。别一个心眼子就知道学习。”

    宋二哥傻眼,嘴都磕巴了,“我…我…”

    “你要不再学校找,回头我就在村里给你找,正好不少人惦记你呢, 到时候你要看不上我可不管。”宋母吓唬他。

    “娘,我不着急…”宋二哥刚说到这,留发现全家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他。

    吓得他赶紧摆手,“我不是,我没有…没有喜欢谁,就是不知道我毕业要去哪,还是等定下来再说,也就两年的事。”

    宋爹看向宋母,点点头。

    宋母有些不满的嘟囔,“一个个的…”

    “娘,我去给大哥做衣服。”宋二哥没跑,宋大姐却先跑了。

    宋红米又有点想笑。

    宋母也没管宋大姐,催促宋爹明后天就去找宋大伯,这样过了初五就去后湖。

    宋爹只说心里有数,不为所动。

    宋红米猜想,宋爹肯定是想着宋大伯因为春花大姐的事儿不好受呢,就想缓两天。

    她也觉得这么更合适。

    宋母太过着急了。

    不过她是不会劝的,说不定还要扫台灯尾。

    宋母见宋爹滚刀肉似的说不动弹,也拿他没招儿。

    又把“枪口”调转了,“老幺,你回头收拾一下,去你二哥那屋住去。”

    这是要给宋大哥空出新房。

    宋红米忍不住啧了声,这也太积极了,还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呢。

    宋小弟也很识时务,立马点头,不带犹豫的,“我今天就搬。”

    宋二哥也不反对,反正开学,他也不回来。

    宋红米逗宋小弟,“现在敢自己住了?”

    宋小弟挺着小胸膛,“我长大了,早就敢了。”

    宋母看了眼屋顶,嘴里嘟囔着,“年前都打扫了,挺干净的。”

    宋红米也吃完了,她也要撤。

    她可怕被安排活儿。

    还是没躲过去,“红米就你那屋乱遭,回头收拾收拾。”

    宋红米翻了个小白眼,也立马答应了,“下午就打扫。”

    她怕出现万一,往她身上赖。

    她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宋小弟拉了下她手臂,“小姐,我帮你一起收拾。”

    宋红米高兴,免费小劳动力又有了。

    柳宵哥也会来,完全不愁了。

    …………

    终于到了大年初六,宋爹宋母去宋大伯家了,估计是想第一时间知道唐家的反应。

    宋红米她们终于喘口气。

    这几天,宋母也不知道太紧张还是别的,反正老瞅她们不顺眼。

    总要唠叨几句。

    惹得宋小弟私下说,不想让宋大哥找对象了。

    事真多!

    宋红米知道他也就抱怨抱怨,并不敢拿到宋母面前说。

    她也希望一切顺利。

    ………………

    宋大伯家。

    宋大伯一大早就去后湖了,大侄子的终身大事他也上心。

    何况还有老爷子催着。

    加上唐家真是个好亲家人选,说不定以后对他也有帮助。

    所以他真想给办成了。

    可是现在这结果真有点闹心。

    宋大伯一回家看到宋爹宋母,就叹了口气。

    宋大伯娘将几个孩子撵走才问,“咋啦,不同意?还是有对家了?”

    宋母也是一脸关切。

    宋大伯坐下,看向宋爹说道,“唐家出了名的疼闺女。”

    “他家要多少彩礼?”宋母皱着眉头。

    家里真没多少钱,之前都盖房子了,花的差不多,后头家里花用,孩子还要上学。

    上学可不光学费、书费,还有纸笔这些小玩意,零零碎碎的加一起就要不少钱。

    但是宋母也没慌,因为她们手里头有粮食,这就是底气。

    粮食在这个灾年可是比钱还好使。

    宋大伯摇头,表情有些怪异,“唐家大丫头初中毕业,要不是碰到灾年,兴许就能考高中了。”

    “大哥,这事我们知道。她家想让我们供她上学?”宋爹有些不满了。

    “不是,不是。”宋大伯一咬牙,“唐家的意思是…更钟意老二建党。说两人都是读书人,能过一块去。”

    他到了后湖,直接去了唐会计家,都是认识的。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也就开门见山说了,是帮二弟来问问话的。

    之后少不得说几句自家兄弟的好话,当然也不是胡乱吹的,毕竟都是附近的村子,他就是吹出花来,人家稍微一打听也瞒不住,还不如实话实说呢。

    宋大伯先说了他二弟、弟妹人好,都是疼孩子的。

    又说了他家两年前盖的新房,半砖半砖的,这在村里也算是上等的条件,老大建国有自己的屋子。

    除此之外,闺女嫁到宋家大队不怕被饿着,有他们家一口吃的,就有闺女一口吃的。

    最后宋大伯又说了,宋家孩子聪明会读书,有一个考上高中,一个考上省中专了,以后都是城里人,肯定会拉把一下自家兄弟的。

    这在村子里绝对的好条件了,现在二弟家几个孩子都是香饽饽,多少人惦记着呢,宋大伯觉得这条件配唐家很绰绰有余了。

    他之所以过来,也是觉得两家没有不成的道理。

    没想到唐会计对建党更感兴趣,问的可仔细,连年纪都问了,宋大伯就有些察觉出不对劲儿了。

    后来唐会计就说了闺女爱读书,特别喜欢那种会读书的,建国没读过两年书,怕以后俩人说不到一块去。

    倒是和建党更合适,还隐晦说了,他家不卖闺女,象征要点彩礼,都给带回去。

    宋母气的一下子就站起来了,“放他娘屁,建党要当工人的,以后也会找工人,他家闺女再会读书,不还是农村人,想的到美。”

    宋爹也没想到会这样,照说一般人家愿意嫁老大,因为老大要养老,分家的时候可以多分。

    但是他家老二太争气了。

    不过这事也怪不到老二身上。

    甚至最好不要讲出去,要坏兄弟情分的。“大哥,你看他家还能改主意么?”

    宋大伯有些烦躁的挠挠头,“还谈么,娶进来也闹心。”

    宋大伯娘心里有些幸灾乐祸,让老二媳妇美,过年团圆饭就她俩孩子去了上桌。

    不过也知道这时候不能露出来,而且她也不认为唐家姑娘配得上建党。

    关于建党、红米,这俩孩子可是要做城里人的,可不能让外人拉后腿。

    要是俩孩子再找俩城里人,那才合算呢。

    所以也是一副规劝的语气,“我看就算了吧,好姑娘不有的是。别忘了曲家洼老刘家那事。”

    宋母有些被吓唬住了,“不能吧,咱又不糊弄人。”

    曲家坝离他们宋家大队不近乎,但那事儿却传过来了,就因为当时闹得忒大了,加上带着桃色,就没有不知道的。

    老刘家穷,有两兄弟。

    老大属于三等残废,个子矮,长得还歪瓜裂枣的,快三十了,还打着光棍,根本找不到对象。

    老二十刚出头,长得高高大大一表人才。

    媒人为了钱,在介绍对象的时候就玩了心眼,让老二替老大去相亲,对方姑娘自然就看上了。

    等嫁过去的时候洞房的却成了老大,姑娘不干了,要闹。

    可刘家好不容易有了个媳妇,且生米都做成了熟饭。

    最后又给了女方娘家一笔钱,据说还是借的。

    就没人管这女的了。

    说到这,所有人都可怜这女的,遇人不淑,娘家还贪财。

    可人家“逆袭”了。

    也不怎么地,把老二勾住了。

    可能相亲的时候,老二对姑娘也是有好感的。

    这姑娘也不偷偷么么的,对外表示她是老二媳妇。

    可外头都说,她和俩兄弟一起过。

    当然这可能是人们后期加工的。

    毕竟往上添“色”是很多人愿意干的事。

    桃色新闻嘛。

    不管咋说,老刘家名声是彻底没了。

    属于顶风臭十里那种。

    宋母有些拿不准主意了,看向宋爹。

    宋爹沉吟了下,“那麻烦大哥,我们回去商量下。”

    宋大伯也劝了句,“不缺好姑娘。”

    那意思是不要在唐家一棵树上吊死。

    唐家姑娘好是好,但是不管最后是建国还是建党娶了,势必要影响两兄弟的感情,这就不合适了。

    宋母张张嘴,又闭上了,她不傻了,有些话不能说了,特别是如今不成的面大。

    跟着宋爹出来了。

    半路上,两人还是一言不发的走着。

    宋母到底是沉不住气的,“孩他爹,回头咋和老大说呢?”

    好不容易喜欢一个姑娘,喜欢了好几年,可是人家却看上了他弟弟,她想想都提老大心疼。

    “我和他说,实话实说,老大挺有哥哥样的,不会因为这事怨恨老二。”宋爹对于自己儿子还是了解的,不过伤心是肯定的了。

    宋母发了狠,“初中就了不起啊,我非得给老大找个更好的!”

    <p/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