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9857/508239857/508239894/20200624154020/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二狗子,你们家房贷是多少啊?“宁小民含笑地说。
“哎!六千多一个月,上个月的还没给,现在马上就要到第二个月了。”二狗子哀叹地说。
“拿手机出来,我转账给你。”宁小民含笑地说。
“只收三毛。”二狗子拿手机拿出来。
宁小民马上扫码,赚了两万块过去。
“小民,你怎么那般多钱?”二狗子惊叫起来!
“先借给你两万,不要利息。以后记得还哦!二叔,把蜂箱给我吧!”宁小民含笑地说。
“呵呵!你这小子,和你老爸一样一个尿性,都是那么老实,老实人会吃亏的。”二狗子父亲露出欣慰的笑容。
也因为二狗子父亲那样的品行,十几年都不追宁汉要钱。
他们都是很厚道之人,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的个性,自然成为铁杆兄弟了。
“小民谢了,我有钱马上还你。”二狗子无法拒绝宁小民的好意,毕竟房贷不还清,在银行会留下黑名单,而且还要把房子拍卖。
父子两高高兴兴到门口上面,把蜂箱解开,用绳子绑好,借助绳子泄力,小心翼翼往下滑。
“二叔,我来,谢谢了。”宁小民伸手去拿蜂箱。
“嗯!”
宁小民感到很重,没有想到用了这般好的木材制造。
哭笑不得,蜂箱都是用最轻的木材制造,这样好搬动。
但宁汉捕捉的岩峰,所以要放在岩壁上圈养。
放在岩壁上的蜂箱不重的话,是不行的,风一吹,就不知道吹到哪里去了。
不经得起风吹雨打,也是不行,所以木材是最好的。
也就是说,宁小民家里那一棵南海黄花梨树,也未必有制造蜂箱的木材值钱。
宁小民用力把蜂箱扛起来,跨步往家里走。
二狗子父子惊愕!
蜂箱什么时候变得这般轻了?
他们父子两个都抬不动,只能够滑下去,之后请人过来抬走。
宁小民走到拐弯之处,看看四周没人,一个意念把蜂箱收取到一亩地空间里面,然后哼着小调回家。
心里想着明天怎么样把岩蜂引进蜂箱安家。
查看到一亩地里面浸泡水池的一部分种子竟然发芽了,急忙往山上奔跑。
来到了山上。
看到了小黄狗。
今天一直陪着徐永欣,所以宁小民把小黄狗遗忘了。
没有想到小黄狗做起山大王了。
一群黄鼠狼在小黄狗面前,乖乖站着。
是站着,前爪都离开地面排列成整齐的队伍。
小黄狗在黄鼠狼面前,好像大将军一般。
“小黄,下次看到你欺负黄鼠狼,我就炖狗肉吃。”宁小民严肃地说。
“汪汪!”
小黄狗在说,狗肉不好吃,黄鼠狼肉才是野味,才好吃。可惜没有谁听得懂它的话。
“都帮忙,把瓜藤收集起来,把种子种下去。”宁小民拿出一大堆小苗。
黄鼠狼马上过来叼着过去,马上把瓜藤挖掘出来,然后把小苗种下。
一亩地空间里面,小鸡叫个不停。
宁小民皱皱眉头,一个意念进入一亩地空间。
把几袋饲料倒出来。
宁小民惊愕!
这些鸡长得也太快速了吧!
看起来有一斤多了。
连续倒了十袋饲料,看看四周没有了。
十吨饲料一天就没有了?
宁小民额头直冒黑线。
这般能吃,比大笨子还能吃,怎么养活啊?
不知道饲料颗粒机器什么时候到?
把西瓜藤放进去,这一群鸡就不吃,因为西瓜藤特别难吃,加工过就不一样了。
宁小民在想得想办法,否则一百亩地的西瓜藤也是不经这一群吃货吃。
特殊功能太厉害了,宁小民脑子跟不上变化,想不出好办法,等有到有信号的时候老打电话给徐永欣,让她出谋划策。
宁小民离开了一亩地空间,出来的时候惊呆了!
上百只黄鼠狼,学着小黄狗的样子,快速把小苗种下去。
种了一半,剩下一半土地。
宁小民把花苗拿出来。
小黄狗和黄鼠狼快速过来,叼着花苗就走。
宁小民检查一下,露出惊讶的神色。
“都成精了,种到那么整齐。”宁小民心中惊叹,种植的整齐度,比他种植的还整齐还均匀。
知道小黄狗的智商和人类差不多了,否则不会带领黄鼠狼种植。
宁小民也加入了种植行列。
忙绿了几个小时,把小苗都种好了。
宁小民却不知道这般高速的种植,让他的伸手变得不凡,手脚比一般人快速几十倍。
八十多亩西瓜,八十多亩花卉。
花种留下一半,西瓜种植留下四分之三。
想起老爸经常说,引导岩蜂很容易。
首先才去一些蜂窝,然后点燃,让蜂箱有蜂蜡的气味,岩蜂就会过来。
早已经准备把岩蜂引回来圈养,所以一亩地空间里面放着一些蜂蜡。
找到峭壁,看到一个小平台,一看就知道是宁汉开凿出来的,目的就是放这个蜂箱。
把蜂箱到平台上。
打开里面看看。
很多方框,是让蜜蜂建造蜂窝,之后分成一片片,这样好采蜜,有不会弄死蜂窝里面的幼虫。
点燃了蜂窝,燃烧起来。
这些引蜜蜂的工具,宁汉早已经准备好,经常教导宁小民怎样操作。
可惜宁汉一直心中有愧,所以都不知道怎么样把蜂箱取回来,一拖再拖。
把蜂蜡灯熏了蜂箱,然后把灯放在蜂箱一边避风的地方燃烧。
宁小民也没有谱,不知道是否能够把岩蜂引导过来。
想到了灵雨,灵机一动。
拿出一个碗子,把一些池水舀出来,撒在蜂箱里面。
只要蜂箱里面有灵气,岩蜂一定会被吸引过来,毕竟谁都希望有一个最舒适的家,昆虫反而最在乎了。
一座大山,四周都是倾斜,都是岩石,如果有土壤,不是一百多亩,而是上千亩了,但光溜溜的岩壁,是无法种植的。
如果花盆就不一样了,可以把花盆放在岩石上面。
宁小民看到这样,心中大喜,看来要准备一些肥育的土壤才行。
最好的就是塘泥。
想到现在大干旱,除了宁刚家里的鱼塘之外,其余的池塘都干枯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