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8章 一个小趣闻

    作为的华夏科技的后院儿,丹东必须交给胡杨放心的人坐镇。项凌江当仁不让。

    他也是胡杨最放心的人,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

    管冲也好,李亿峰也好,这种智商极高并且执行力极强的人,能做到很多普通人做不到的事,因为他们能看到和感受到的世界是与常人不同。

    看到的不同,自然想得也不同,进而做出的决定也就会不同。所以所谓的天才,哪个没有点儿常人以为的怪癖。

    而胡杨虽然不能算是普通人,却自认还到不了妖孽的境界。他只是占了穿越者的红利罢了。这份红利总有吃完的时候。

    到那个时候,胡杨该如何驾驭这些妖孽,是胡杨必须要在那一天到来之前解决的问题。

    用赵小白的话来说,项凌江的特点就是外冷内热。看着又冷又酷但其实内心细腻又热情。胡杨基本同意赵小白同志的看法。

    同时也对赵小白同志的眼光给予肯定。能从开裆裤阶段,就锁定了项凌江,这份超前的眼光非常优秀。

    农机厂的情况也都差不多,都是在试制新产品的阶段。按照预计,年内都能完成大规模生产之前的所有准备工作。明年的广交会将会是华夏科技新产品集中上市的爆发点。

    不过那些能放在广交会上出售的产品,都不是胡杨会关心的。农机厂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攻克自动化联合耕作设备。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其中的初步阶段。

    因为后面两个阶段是需要自动化编程参与的。暂时,还只有胡杨能做这个。问题是他一个人搞,进度是会有些慢的。因为会涉及到很多编程之后的运行测试,这是很耗时间。就算胡杨能“作弊”,这部分也快不了多少。

    在国内所有这个领域的人才本就数量很少,仅有的也都在各个研究所里。这些人才都是宝贝,很难挖得动。而且胡杨也不太忍心去挖。

    不过办法还是有的。但这事儿说起来还有点无奈。胡杨从某些渠道打听到了某个很牛的科研团队的消息。这个团队中聚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有消息证明这个团队大概率会在未来两年之内解散。

    胡杨就在等这个团队解散,然后全盘接收过来。

    其实胡杨也不希望那个团队解散,也希望他们原本进行的项目继续下去。那对中国的未来是有好处的。但问题是,他现在还没有能力阻止“历史的车轮”前进。关于这件事,他和管冲还有李亿峰进行过推演。

    他们一起调整过几次计划之后得到最好的结果,也只是拼光华夏科技现在所有元气,接下这个研究项目。大量的资金投入还是其次,关键是会因此与对背后的推手正面冲突。凭空制造这么多强大的敌人,对于华夏科技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甚至有可能伤及根基。

    不是不想做些什么,是真的力所不能及。只能退而求其次,保存这个团队的研究人员。

    现在华夏农机这边的正在研发和制造的,都小型农用机械。卖多少钱倒还在其次,主要是为了积累研究和制造的经验。

    虽然是过渡期的产品,但产品本身的设计和质量都还是不错的。关键是因为是过渡期产品的关系,所以售价并不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而是实际应用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反馈。胡杨给邢鹏底线,就是只要赔钱就行。

    当然也不是都不赚钱。这个特种陶瓷这边的情况则好多了。

    特种陶瓷厂的情况也是两条腿走路。正常生产的就是各种尺寸和形状的陶瓷刀具。另外一部分就是李西平牵头的研发组,继续研究胡杨提供了“思路”的特种陶瓷制品。现在的主要项目就是给防弹衣内衬的陶瓷装甲。

    陶瓷刀具这部分在国内是没有零售的。只作为公司赠送的礼品出现。这一点上,华夏科技内部是达成共识的,国内现在还没有陶瓷刀的市场。成本价出售也基本不会有人买。

    陶瓷刀具的订单都来自海外,主要是美国其次是欧洲。在接受新鲜事物方面,美国人的确要稍微的灵活些。

    产量和品质肯定是会随着生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和上升的。但胡杨要求每个季度出货数量最多只能上浮两成。这种新东西,还是要惜售才行,搞搞后期热炒的饥饿营销。

    国内这边也不是完全没有订单。赵援朝也不知道从哪搭上了电力系统的关系。签了份的高电压线路上使用的绝缘陶瓷零件的采购协议。

    不过说是协议,其实也不过是就是个字稍微多点条子。就连需要的零件数量和规格写没有太写清楚。这种情况其实也算是很典型。高压输电线路的铺设和现在的民用电铺设单位不同。简单概括就是,有充足的拨款。

    正式的合同还没有签,而且很有可能也不会有。但这个单子肯定是能赚钱的。只是有个小问题,钱是肯定会拨下来的,就是到位的会比较慢那么点儿。

    但有总比没有好。这种带条子的项目,正好可以用来抵银行的贷款。

    总体来说,在啤酒厂还没有上正规之前,丹东这边还是需要其他地方给这里输血的。

    还有些其他建设项目,项凌江就没有口述,而是直接甩给胡杨一张清单。这些都是胡杨只需要知道就可以的信息,所以这种方式其实效率更高。

    国内的事情都已经了解之后,胡杨问项凌江:“对岸的情况怎么样?”

    项凌江回道:“胃口开始变大了。”

    胃口变大是人之常情不意外,只要不变的太大就行。

    胡杨又说道:“有要求海外账户吗?”

    项凌江摇头:“没有,但他侧面打听了两次。”

    胡杨问他:“你怎么看?”

    项凌江说道:“从他的话中分析,海外账户的事情是从某个同僚那里知道的。虽然他没有说所谓同僚是谁。但大概率上应该是搞情报工作。他不经意提到了柏林。我估计应该是北面在德国活动组织。”

    胡杨轻轻点头,说道:“北面的确和德国的关系很好。这种可能性还真挺大。海外账户对他这类人来说就是后路和养老金。但金旻道对咱们还是挺重要的。所以账户可以帮忙,有家人或者朋友想出来,或者在外面的,咱们也可帮忙。但他本必须要留在北面,留在这个新义州。”

    项凌江点头:“我知道怎么做。但新义州有这么重要吗?”

    胡杨给他续上茶水,说道:“当然重要。就像丹东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一样,新义州也北面最大的边境城市。不管现在如何,这个国家总还是要发展的。这个国家只和两个两国家接壤。另一边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不打仗就已经是极限了,短期内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形式的合作。所以我们这边就是北面唯一的选择。到那个时候,这里即将面对北面整个国家的需求。”

    某种程度上,胡杨这也算是在画大饼。

    项凌江点点头,十分冷静的反问胡杨:“你以前也说过,对岸的情况很复杂。短期内还不会有大的经济发展计划。而且那边的情况反复无常,经常做些前后矛盾朝令夕改的事情。还有,诚信方面也不太行。这个前提下,我们还是需要重视吗?”

    胡杨的确说过,所以自然也不会否认:“我的确说过,这些就是我的理由。江那边的国家越不靠谱,愿意或者说敢和能与他合作的人就越少,我们的存在就会变得越稀缺。金旻道是个很好中间人,所以我需要他待在这里。而且你一定要提醒他,想要活地久就不要太再去靠近权力核心。想把子女送出去也不要送到北美和欧洲。想要钱,跟我们合作就行。”

    项凌江有点意外的说道:“他还问过孩子出过留学的事情。当然是说有他的同志想要打听。我记得他只有个女儿,而且已经嫁人了。所以并没有往他身上想。”

    胡杨带着些许暧昧的笑容:“男人嘛,总会有几次冲动的时候。有几个私生子完全都不奇怪。有机会查查他的侄子或者外甥。有没有那种关系特别近或者完全不联系的。”

    话刚说完,胡杨就感到了一束凛冽的目光杀了过来。柏青脸上带着笑意,但她那只白净的小手却摸上的胡杨的腰侧,三根白嫩的手指捏住那里的软肉,开始微微发力。

    几乎同一时间,赵小白则是满脸冷笑的靠到了项凌江的身旁:“你冲动过几次啊?”

    项凌江干脆、利落、果断、迅速、想也没想的回答:“就一次,对你!”

    这一刻胡杨不由在心里给他竖起翘起大拇指。这个反应,这个求生欲,真男人。

    看赵小白的表情就知道,这个回答必须是满分。

    既然这样,胡杨也就毫不客气抄袭过来,他深情的看向柏青。

    “很多次,对你!”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