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小师弟你说的很对,我们应该把对师尊的尊重放在心里,而不是流于表面。是贫道着相了。” “师尊曾经教导我们,所谓修行,便是修心、践行。” “其中,修心在前,践行在后。内心的修行足够了,自然而然就会掌握更高层次的力量,然后用之来践行自己的道。” “倘若一味地追求力量,而不修行内心,那就是力量掌控人,而不是人掌控力量了。” “只是,这个道理虽然简单,却也并非是所有人都能悟透的。如今,绝大多数修行之人依旧是忙于追求表面的强大而忽视了内心的修行,实在是可惜。” “小师弟你这番话,虽然说法不同,却也与师尊的教导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只要我们把对师尊的尊重放在心里,平时的一举一动自然就会表现出来,而如果只是表面上尊重师尊,内心里其实并没有太过在意,那么即使能演得了一时,终究还是会露出马脚。” “贫道受教了。” 面对叶逍的那一番说辞,广成子仅仅只是略作思索,便恍然大悟,成功被叶逍说服,然后就是这么一大通感叹。 与此同时,广成子身上的气息也是一阵变幻,整个人的气质却是变得更加质朴,显然是有所悟,有所得。 玉虚宫内,正支着耳朵偷听的元始天尊听到广成子这么说,又感受到广成子身上的变化,当即也是赞许的点了点头。 不愧是贫道的好徒儿,举一反三,孺子可教也! 唯有站在广成子面前叶逍,面对广成子这么一通长篇大论,现在已经是满头问号了。 天地良心? 他真的只是单纯想忽悠一下广成子? 顺便舔一舔玉虚宫里的某位傲娇天尊,以防他老人家怪罪自己不去拜访? 现在这是什么神展开? 我说广成子师兄? 你到底脑补了些什么东西啊? 而且你脑补也就算了,怎么还搞得突破了呢? 只是就算他心里疑问再多? 也不能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不然的话,且不说广成子会是什么反应? 他那位傲娇师伯绝对会第一个打死他。 因此? 叶逍也只能道:“师兄你能懂最好。毕竟,懂的都懂,不懂的人咱们给他解释了他也不一定能懂。这种事情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只能说该懂的自然会懂? 不该懂的说的再多也未必有用? 有些人不懂装懂,有些人懂了装不懂,懂得人可能会觉得不懂的人都懂,不懂的人也可能会觉得懂得人不懂,所以这种事情强求不得。师兄你能听懂自然是最好的? 我就怕师兄你也听不懂............师兄你懂了吗?” 广成子:............? 他怎么觉得自己之前明明懂了,可是现在听叶逍说完这么一大通之后? 他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还没懂呢? “那个,小师弟? 贫道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地方好像还没有特别明白,不然小师弟你再跟贫道说一说?” 犹豫了一下? 广成子凑到叶逍身边? 小声说道。 话 刚刚他还高谈阔论,一副自己什么都懂的样子,现在转过头来就要向叶逍请教,其实心里还挺不好意思的。 不过叶逍也不是外人,在自家人面前丢脸总比出去丢脸好,所以广成子最后还是决定问一问。 叶逍:............ 不是,你刚刚都突破了现在你告诉我还有些地方没明白? 任由广成子拉着自己朝着他的洞府里面走去,叶逍也是有些心虚。 难道他忽悠过头了? 这回头不会把广成子给忽悠出心魔来吧?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元始天尊岂不是要打死他? 叶逍越想越心虚,于是试探性的问道:“广成子师兄你刚才到底懂没懂?” 闻言,广成子脚步一顿,脸上露出一抹思索之色,然后迟疑着说道:“好像是懂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懂。所以贫道也不知道自己懂没懂,还需小师弟帮贫道解惑。” 听到广成子这么说,叶逍也是稍微松了一口气。 没懂就对了。 毕竟,他那番话纯粹就是用来忽悠人的,如果广成子真的领悟出点什么来了,那才有问题呢! 想到这里,叶逍也是连忙拉住广成子,解释道:“师兄你这种状态就对了,我也不需要再跟师兄你讲解什么了。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种似懂非懂的状态,就说明师兄你理解的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大师伯曾经说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师兄你这种似懂非懂的状态,不是恰合此道吗?” “哦!”广成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小师弟果然大才,你不说贫道还没发现,现在看来,大师伯和师尊的道原来还有这些相通之处。正所谓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现在看来,此言不仅仅说的是师尊和大师伯还有师叔之间的关系,同时说的也是他们的道。” 叶逍:...... 你又懂了? 然而,叶逍不知道的是,此刻不仅是广成子,就连玉虚宫中的元始天尊,在听完叶逍和广成子的对话之后也是陷入了沉思。 莫非,贫道的道和大兄以及通天那厮的道之间真的有一些共通之处? 但是贫道以前和大兄还有通天那厮论道的时候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可如果没有想通之处,仅凭广成子和逍遥子这两个小辈又怎么能找得到相通之处? 看来,要抽空再找大兄和通天那厮论论道了。 就在元始天尊也陷入了思索之时,叶逍面对广成子的这么一番说辞,总不能说这些都是你脑补的,我什么都不知道吧? 所以,他也只能顺着广成子的话头说道:“师兄你这么想就对了。我只能说懂的都懂,师尊和大师伯二师伯虽分三清,可殊途同源,解释源自盘古传承。在这种情况下,互相攻讦,孤芳自赏实非相处之道。道不同,也未必要不相与谋吗。求同存异,才是正确的相处模式。” “求同存异”这四个字从叶逍口中说出,这一次,广成子终于没有什么惊人的见解了。 或者,他没有来得及发表什么惊人的见解。 一阵惊人的气势从玉虚宫内升起,并且不断的拔高。 没错,在听到“求同存异”这四个字之后,元始天尊,他悟了! 他回忆起了当初三清还未分家时相处的种种。 在成圣之初的那段时间,三清都还暂时居住在昆仑山,而那段时间,也是他和通天矛盾最深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他们刚刚成圣,正是对自己的道最为明晰的时候,因此,当他们看向彼此的道时,满眼都是与自己不同的地方,却忽略了那些他们的道,其实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毕竟,异样的色彩就算只有一点也会被轻易发现,而相近的色彩就算有再多也容易被忽视。 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争论、冲突也是相继发生。 最后的结果所有人都知道,三清分家,原本热闹的昆仑山上只剩下他一人,带着自己的那些弟子门人。 曾经的三清殿也变成了玉虚宫,不复当初的模样。 可问题是,他们是兄弟啊! 兄弟之间,理应互相包容,互相迁就才是。 他们的道虽然有冲突,但是三清同源,他们的道也都偏向教化一途,只是每个人偏向的教化方式不同罢了。 可就算方式不同,同为教化一道,又怎么会没有共通之处呢? 求同存异,这才是他们应该做的啊! 想通了这一点,元始天尊顿时觉得自己心中某个郁结很久的结被打开了。 他,悟了! 正常情况下,就算是普通修士顿悟,都会从中获取无限好处,就更不用说圣人顿悟了。 只见玉虚宫上空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紫气东来,庆云高悬。 与此同时,元始天尊的气息也是一再拔高,其动静之大,直接惊动了三界。 无数大能都忍不住看向了玉虚宫的方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桃源洞中。 感受到玉虚宫方向传来的动静,叶逍和广成子也是面面相觑。 尤其是叶逍,他现在尤其的懵。 千万别告诉他,元始天尊弄出来这么大的动静,也跟他有关! 玉虚宫上面的异相持续了很久方才消散。 所有人都明白,这一次元始天尊又迈出了即使对圣人来说都至关重要的一步。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觉得这一切就要落幕的时候,一尊法相庄严的巨**身却是在玉虚宫上方浮现。 正是元始天尊。 只见那巨大的法相唇齿启合,其蕴含了无上法力的声音也是响彻三界:“大兄,三弟,贫道今日听逍遥子一番话,贫道有所悟,吾等兄弟许久未曾真正会面,今日贫道欲邀大兄与三弟来玉虚宫论道,不知大兄与三弟意下如何?” 元始天尊这一番话说出,老子和通天还没有回应,叶逍已经彻底无语了。 话是他说的不假,可问题是,之前广成子悟了,现在元始天尊也悟了,他自己怎么就没领悟到什么东西呢? 难道说脑补这种东西也需要师承的吗?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愿意称元始天尊和广成子这对师徒为脑补最强好吧! 不过心里吐槽归吐槽,叶逍现在肯定是不敢打搅这大佬之间的对话的。 在元始天尊发出邀请之后,很快,首阳山的方向就传来了老子的回应:“善。” 虽然只有一个字,但是熟悉老子的人都能听出他语气中的欣慰。 而在老子做出回应之后,金鳌岛的方向,一道剑光直接冲霄而起,朝着玉虚宫的方向而来——正是通天御剑而来。 虽然没有言语,但是他已经用行动做出了回答。 见状,元始天尊的法相也是露出了一抹笑容。 随即他又继续道:“此番论道,但凡三教弟子皆可来昆仑山听讲,此为,有教无类。” 说完这句话,元始天尊的法相方才消散。 然而,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元始天尊的这最后一句话,其所带来的的轰动可以说比前面所有的东西加起来都要大。 有教无类,这正是通天教主的教化理念。 元始天尊一度将其斥为邪道。 可以说,三清分家,通天教主的“有教无类”这个理念所引起的和元始天尊的冲突要占据大半功劳。 结果现在元始天尊居然说有教无类? 如果不是圣人的气息做不得假,许多人指不定都要怀疑一下这个元始天尊是不是别人冒充的。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在元始天尊的法相说出“有教无类”这四个字时,那道从金鳌岛方向朝着玉虚宫而来的青色剑光肉眼可见的踉跄了一下,似乎是翻了个跟头,然后过了半天才恢复过来。 就连那刚刚从首阳山上升起的云团都抖了一抖,然后几根不明的东西从云团上洒落,疑似是某老道手抖之下不小心拽掉的胡子。 当然了,就算是再怎么难以置信,话,元始天尊已经说出来了,该接受的还得接受。 不过,现在所有人都比较好奇的是,那个被元始天尊点名提到的逍遥子,到底是说了什么,居然能让元始天尊做出这么大的改变。 圣人一念亿万里,很快,老子和通天教主的身影就相继在昆仑山上方出现。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的朝着桃源洞得方向看了一眼,不过最后都没有说什么,然后就入了玉虚宫。 虽然他们也很好奇叶逍到底说了什么,但是元始天尊既然说了此次论道三教弟子都可以来听讲,那么就等三教弟子都来的差不多了再说吧。 在这之前,他们还是先去找元始天尊探探底,看看究竟是什么情况,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与此同时,那些不在昆仑山的三教弟子——主要是截教弟子,还有一些外出未回的阐教弟子,不管手头有什么事都是赶紧放下,纷纷动身朝着昆仑山赶来。 三清论道这种大机缘,没有人会愿意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