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9894/509399894/509399916/20200720080505/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是什么书,能让小朋友笑的这么开心?
顾行舟不由想起了小朋友在逆水行舟的读书会上,只要提到作品内容就一脸兴奋,两眼发光的模样。一时没能忍住,朝小朋友身边又走进了几分。
身高的优势,能让顾行舟对苏疏桐怀里的书一览无余。他看到苏疏桐的手中拿着《喜欢你》。
原来她喜欢这本书,顾行舟心下了然。
《喜欢你》是最近卖的不错的图书,讲失语症青年与舞蹈家的爱情故事,虽然桥段老套,但胜在文笔好,加上人设有趣,作者本身也会些营销手段,让《喜欢你》还没上市之前就预热了很久。之后上市时间卡的又不错,导致第一版很快就卖完了……
然而,这些并不是顾行舟关注的理由,早在唐甜计划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唐甜就给他发过故事梗概。他对用浓墨重彩讲述爱情故事的题材并不感兴趣,所以委婉拒绝了。他之所以又想起唐甜这个作家,完全是因为苏疏桐的笑容,于是顾行舟轻声问:“是逆水行舟的作品好看,还是唐甜的好看?”
这声音……
苏疏桐立刻抬头,往后看。
果然是顾行舟!
她脸上的笑容就更明显了。
眼睛里的光也就更亮了。
苏疏桐脸上的表情变化,被顾行舟尽收眼底。是见到他更高兴了,还是想到唐甜笔下的情节、所以更高兴了?
这一刻,顾行舟很想知道原因,于是又问了一遍:“是逆水行舟的作品好看,还是唐甜的好看?”
小朋友不答反问:“你怎么知道我看过逆水行舟的作品?”
顾行舟当然不会说自己就是逆水行舟,随便找了个理由,说:“我看过逆水行舟读书会上你的解析。”
原来是这样……
苏疏桐的脸红了红,抿了抿唇,小声问:“那个……你觉得……我那次的表现,合格吗?”
何知是合格,可以说是读书分享会的典范。但是顾行舟不想让小朋友太过骄傲,于是只点了点头:“还不错。”
仅仅只是这样,小朋友脸上的笑容就多的要溢出来了。
“我以后会变优秀的。”苏疏桐信誓旦旦地开口,“迟早有一天,你会夸我优秀的。”
“ 嗯。”小朋友这样有上进心,让顾行舟忍不住玩了唇角,他声音扬了几分,“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
问题?
哦,对。刚刚顾行舟问她,是逆水行舟的作品好看,还是唐甜的作品好看,这个问题她根本不用多想,坦言:“我就没看过唐甜的作品,不好评价啊。不过……就算她的作品再好看,在我心中的第一名,也永远只是逆水行舟。”
逆水行舟吗?
闻言,顾行舟的笑意就更多了。
苏疏桐继续:“虽然我知道,编辑不应该带着感**彩评价作品,但是现在我不在编辑室,而是在书店,那么我说这番话的时候,身份就是读者,而不是编辑。”
还知道身份转变,看样子这两天在编辑室没有白待。顾行舟又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她说的话。
苏疏桐又说:“虽然我很喜欢逆水行舟,但能把唐甜签下来的编辑,也好厉害啊。这书肯定赚了不少钱。”
《喜欢你》是悦人出版集团制作的,能用大手笔宣传新书的编辑,只有一个人,那个人顾行舟恰好还有些渊源,想到那个人,顾行舟说:“以后,你跟那个编辑,也许会见面。”
“真的?”苏疏桐的脸上有几分期待。
小朋友这么想见《喜欢你》的编辑,让顾行舟心中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顾行舟轻声问:“在你看来,挣钱跟做文学,哪个重要呢?”
要挣钱她还上什么班啊,做主播不是挣的更多……
这个问题如果换做其他的编辑,要么说漂亮话,要么会难以抉择,但换做苏疏桐,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她想都没想,说:“我想做出那种被大家都记住的书,然后还能卖好的,就像逆水行舟那样的。”
又是逆水行舟。
小朋友对逆水行舟的执着与喜欢,让顾行舟的笑意到了眼底。他知道,逆水行舟一直被很多人喜欢,但他从来没有任何一次,像被小朋友这样喜欢高兴过。
她的喜欢纯粹又直接,毫不掩饰,像是一道日光,直直照进顾行舟的心中。
这突如其来的日光,顾行舟并不讨厌,甚至可以说还有几分喜欢。
“你说,我能吗?”
小朋友真诚地,满脸渴望的,希望顾行舟能给一个答案。
一个能得到鼓励的答案。
顾行舟敛了敛缥缈的思绪,温声告诉她:“如果只看利益而出书,那么你做出来的作品就容易被许多人喜欢。但你要记住,这种喜欢不会维持太久,因为市场的风向是一直在变化的,你追赶潮流的结果,就是来的快,去的也很快。如果你只为了文学出书,就会造成图书质量很高、但记住的人又不多的情况,造成这种局面不是图书本身的错,而是因为真正懂文学的人,在这个市场本来就是少数。”
这是顾行舟第一次与她说这么多,多的……她好开心啊。她把这些话都牢牢记在心里面之后,炯炯有神地问:“那我该我怎么平衡文学跟利益?”
“想要利益,就不要太过文学。以大众能接受的文学程度,三观正,没有负面能量为做书准则,剩下的……就去多看市场。但知书的出版要求,一定是大于市场水准之上。所以只看市场,做的功课就容易片面。”
“我的水平肯定在市场水平低下,所以我要想在编辑里出头,还是得勤奋学习。”
顾行舟微微颔首,想到小朋友最近的状态,担心她急于求成,又补充:“出头并不容易,需要慢慢积累。”
苏疏桐点点了头,虚心请教:“那文学类的书应该怎么做?”
顾行舟说:“想做文学的书,就要心无旁骛,只专心做文学,不要去考虑市场因素。”
“因为文学类的书,是文学盛宴,是心灵的港湾,还是人类思想的灵魂师,所以它可以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我们的思想火种必须要持续传递,所以我们做这类图书的时候,要考虑的是:培养了多少读者的文学情操,而不是占据了多少销量利润?是吗?”
这些话,是任晚所著《编辑知多少》的内容。因为出版之前就知道这类书难以卖好,所以只印了不到五千册,然而这五千册,卖了四年,还剩下三千册。
《编辑知多少》是任晚根据这些年的出版经验、加上前辈编辑的宝贵口述综合而成,旨在为了让即将入行的编辑、或者对出版事业感到迷茫的同行们找到前进的方向。出版前夕,一向冷静从容的任晚变得心事重重,问他如果书卖不好怎么办?
其实他们两人都知道,这种书不可能卖的好。
当下过于追逐利润的时代,太过专业或者太过冷门的书籍就显得格外遭受排挤。这本吃力不讨好的书,显然与市场规则背道而驰.
但是这本书该不该问世呢?
在做选题之初,这个问题一直萦绕着任晚,任晚问过他很多次:做还是不做?
他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早在他第一脚踏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出版业是一个每天都在走下坡路的夕阳产业,做了也许不见得会有好转,但不做,一定不会有任何改善。
后来,任晚自己心里有了答案。《编辑知多少》一上市,她倾尽资源,拉动一切可能帮她宣传的作者和媒体,声势浩荡的进行新书宣发。结果跟她预想的差了很多很多。
一年之后,用两年时间整理出来的书,最后只卖掉五百三十册。剩下这么多书,只能捐赠全国的图书馆。极少数的图书还在书店流转,然而……
顾行舟的思绪渐渐拉回了不少,他看着眼前这个小朋友,那些《编辑知多少》里的内容,她却不经意的就说出了口,可见这本书她已经耳熟能详。
“《编辑知多少》你是什么时候看的?”顾行舟轻声问。
他竟然知道这本书!!苏疏桐有些惊讶,但随后又想,书是在知书集团出的,而且是任晚写的,它的问世,一定经过了顾行舟的手。苏疏桐说:“就抽空熬夜看的啊。任前辈太厉害了,那时候她才二十多一点,就能写出这么好的东西。”
“以后少熬夜。”顾行舟的声音渐渐放的温柔,“你还很年轻,别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不然热情会消磨的太快。”
顾行舟关心她了!
顾行舟竟然关心她了!
苏疏桐激动的心跳都在加速,语无伦次地说:“我就是一看到书就不想停下来,还有那么多的工作我没做,还有那么多我不会的东西,前辈们都比我厉害,也比我努力认真,我就是想着……现在努力都不一定能追的上前辈们,要是再不努力,就更追不上了……”
“你手机号码是多少?”
顾行舟忽然打断了苏疏桐。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