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赶路时却突的下起雨来,淅淅沥沥的打在车厢上,时紧时慢。
过了不久,闪电雷鸣,夜雨就大了起来。
黄豆大小的雨点在萧瑟秋风的卷袭下砸在车厢,连绵不绝的发出沉闷的声响。
四处也都很冷清荒凉,一片枯黄,一时竟然找不到山洞或者寺庙之类的地方栖身。
路边偶有几颗树也是歪瓜裂枣,多半枯死腐朽,没有半点绿意,躲避不了这声势吓人的倾盆大雨。
就在众人准备停下,凑合着过一晚的时候,突然发现目力穷尽之处,居然依稀出现了一点朦胧的光亮,好像是灯火的亮光。
旁边隐隐约约还能看到一团灰影,应该就是宅院房屋。
众人都是心喜,伴着几声吆喝,马车渐渐加快了速度,向着朦胧灯光处驶去。
幽幽夜雨之中,电闪雷鸣,连车粼马嘶之声都盖住了,若有若无,听不真切。
过了不知多久,众人终于到了灯火光亮之处。
这里是一处宅院,青砖黛瓦,门口还有着两个不大不小的石狮子坐镇,看起来是一处家底殷实的门户。
宅院的大门口上还高高挂着两个圆圆的大红灯笼,在寒风中摇摇晃晃,灯火辉耀照亮了一地。
众人方才在远处所见的朦胧灯光正是它们散发出来的,只是不知为何这样富庶人家的宅院居然会坐落在这荒僻无人之处。
朱沛阳这时也不想许多,下了车就赶紧使劲敲了敲门。
过了许久,朱漆镶钉大门才吱吱呀呀的敞开一点,在灯火的辉映下,露出了一张俏丽明媚却隐约带着忧虑的脸庞。
是一个年约十七,气质温柔的少女!
伏尘踏步上前,揖了一礼,说道:“我们是赶路的旅人,今夜适逢大雨,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找不到一时的落脚之处,还请帮帮忙,容我们借宿一宿如何?”
少女眉头微锁,看着众人,咬咬嘴唇,显得有些犹豫。
这时她微微转动眼睛,目光一扫,忽然看到了在三三怀里抱着的昏睡小红狐,眼神先是一滞,随后就流露一丝欣喜之色。
少女眼睛眯起,目光晶亮,点了点头,说道:“进来吧。”
说罢,她让开了身子,让伏尘一行人陆续进门。
“嘭。”
少女见众人都进了来,警惕张望一下四周,见没有什么异常,就迅速的关上了大门,同时将粗大的门闩放了下来。
这栋宅院不应该是三四进的大院。
宏敞精丽,四面墙壁都是用细砖砌成,雕花窗棂、檐上兽首做工都十分精致,显然家底颇丰。
少女领着伏尘一行人朝着第二进的大院厢房走去,将他们安置在那里的几间空房之中。
到了房间,环顾四周,一切就都收在眼中。
厢房都很宽敞,布置精致细巧,有红木桌椅和精致青花瓷器,里面居然还有着炭盆,里面的炭也是新添的。
少女从身上拿出油纸包裹紧密的火折子,将竹筒盖子拔掉,晃一晃就燃了起来。
很快,炭盆里的炭火就被点燃了起来,原本有些寒冷潮湿的房屋也逐渐温暖了起来。
少女见火盆已经燃起,叮嘱了几句后院有着女眷家属,不要随意走动的话,也就告辞退下了。
过了一会儿,朱沛阳打开门四处张望了一下,轻声说道:“已经走了。”
刚要把门关上,旁边厢房突然又传来响动,是唐福禄,身后还跟着仆人宝和侍女绿漪,最后面的则是一向沉默寡言的老仆袁老。
“尘哥儿,我总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唐福禄大步走了进来,面上显得有些紧张。
“怎么了?有什么不对?”伏尘脸色平静,伸了一个懒腰,随意回道。
“你想啊,这方圆几十里都没什么人烟,怎么会有一座这样的大宅院呢?”
唐福禄皱着眉头,心中惴惴不安,有意识的放低嗓音道:“说不定是撞见什么鬼怪精魅了”
宝原本迷迷糊糊正想睡觉,这时一听鬼怪惊魅四个字顿时就是一激灵,眼神明亮,什么睡意都没有了。
“不会吧?”宝满脸苦涩,欲哭无泪,“哪有这么巧的事啊?头一次出来就碰上了鬼魅?”
他虽然没读过多少,但是闲暇时在茶楼却着实听了不少评书戏言。
像伏尘公子这样相貌俊美,文采出众的书生才子,碰到这种神奇的鬼怪之事不但无事,反而会有艳鬼魅狐一见倾心,托付终生。
哪怕是自家公子这样姿容相貌不甚出众的书生也好说,运气好,侥幸总能活下来。
最苦命可怜的就是自己这种在故事里当背景板打酱油的小小仆役,一旦遇见鬼怪就是十个里面九个死,还有一个疯疯癫癫,凄凉无比。
为了避免遇到这种邪祟之事,他还特意去庙里上香祈祷了一下,却没想到今日还是躲不过。
侍女绿漪脸上也有些慌乱,毕竟是自小生活在安全县城里的一个小婢女,虽然也曾听闻过不少鬼怪之事,但亲身遭遇还是头一遭。
虽她也练了一点粗浅养气功夫,但并不成气候,这时心里没有底气,难免也有些打鼓。
至于袁老则是肃穆站在唐福禄身后,面色不改,也不多言,保持着一向的沉默寡言。
伏尘面带微笑,安慰道:“没事的,安心就是,即便是鬼怪,也不一定是害人的鬼怪。”
在进入这间宅院之前他就望过气了,里面并无污秽残暴的血腥罪孽之气,反而是轻灵飘然,颜色纯正,福德深深。
“咚咚咚。”
谈话间,外面忽然有人敲门。
“我去看看。”朱沛阳过去开门。
门一开,也不是别人,正是方才迎着众人过来的温婉少女。
少女形体窈窕,这时站在门槛外,也不进来。
施了一礼后,少女就笑着说道:“这里一向少有客来,我家老爷夫人听闻诸位来访,心里十分欣喜。”
“又想着各位旅途劳顿,怕是路上没吃多少东西,因此特地备了一桌酒席为诸位客人接风洗尘。”
“还望诸位能够赏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