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章 长孙无忌发力!【求收藏,求收藏】

    此时,长孙家中,也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般的大事。

    长安城,长孙家十三个商号的掌柜,齐齐站在祠堂之中。

    大掌柜率先站出来大声说道:“禀家主,最近醉仙酒销售如此之火,我等的酒业已经大为缩水,这个月的业绩,以及工匠们的酬劳完全开不出来了,甚至连进购原材料的成本都要亏损许多!”

    另一位掌柜也站出来说道:“是啊,家主,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买我们的酒了!”

    “家主,再这样下去如何是好!”旁边一位掌柜也愁眉苦脸的说道。

    长孙无忌坐在中央,神色阴沉到了极致,面容中仿佛能滴出水来。

    在此之前,他已猜到会有如此结果。

    长孙家的一大收入来源,便是这酒业,其次便是铁器行业。

    如今,身为长孙家两大支柱之一的酒业,已经完全被秦怀玉挤占了市场。

    显然的长孙家的酒业已经活不下去。

    “父亲,让我去杀了这个姓秦的杂种吧!”

    一旁旁听的长孙冲,已经双目通红,起身拔剑大声说道。

    啪!

    没想到,长孙无忌直接起身给了长孙冲一个耳光。

    将长孙冲打的翻滚在一旁,整个人当场呆住。

    旋即长孙无忌对堂下许多掌柜拱手说道:“诸位,我教子不言,各位见笑了,他刚刚的话,完全是无心之语,请诸位不要外传。”

    “从今以后,咱们家的酒业就彻底萎缩,将作坊和原材料都发卖到四处去,尽量收敛成本,所雇佣的仆役也都遣散了吧!”

    “是,吾等知晓!”

    所有掌柜齐声说道,都没看长孙冲,仿佛刚刚什么也没听到,转身散去了。

    祠堂内。

    此时只剩下长孙冲和长孙无忌二人,长孙冲愣愣说道:“父亲,为何打我?”

    长孙无忌转过脸,寒声说道:“可恨,老夫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没出息的东西!”

    “你,在城府方面,比秦怀玉差的太多了!”

    “动动你的狗脑,好好想想!”

    “如今秦怀玉乃是陛下的女婿,而且因为此事已经开始受陛下器重。”

    “你想让人知道,我们要去杀陛下的女婿?”

    “莫非是想让我长孙家万劫不复吗?你这个逆子!”

    长孙冲一听,顿时无话可说,只好无奈说道:“那该怎么办,父亲。”

    长孙无忌,沉思了良久,语气寒冷的说道:“明日一早,便是大朝会,老夫自有计较!”

    次日一早。

    长安城。

    朝堂上如同发生了一场剧烈的地震。

    整个朝局,通通被近日所发生的事情所影响。

    长孙麾下的官员所属六部制中的大部分郎中和侍郎,以及御史台所属的大部分官员,齐齐向中书省上书,上书的目的只有一个,弹劾秦怀玉。

    “长安县男秦怀玉,大肆敛财罔顾国法!”

    “草菅人命,鱼肉百姓,与国争利!”

    等等多种罪行都被暴露出来。

    清晨皇宫之中,李二看着台面上如此之多的弹劾奏章。

    慢条斯理一边喝了一口金丝碗中的辽东人参羹。

    一边笑着打开一本本奏章阅读:“这个秦小子,这次得罪的人可真是不少啊!”

    正在他话音刚落,一旁的太监王承恩立刻笑着说道:“陛下,今日便是大朝会之时,马上就要开启朝会了,请陛下移驾至太极宫中吧!”

    李世民没有说话,反倒拿起了一堆奏章,放到了王承恩面前。

    问道:“大伴,你看看这些弹劾来的奏章都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

    王承恩只轻微扫了一眼这些弹劾秦怀玉的朝臣的名字,心中便已十分清楚。

    这些人,都是长孙无忌麾下的人,也就是长孙一系的人。

    陛下,肯定也十分清楚这一点。

    看起来,虽然秦怀玉得罪的人多,但实际上得罪的只有长孙无忌一个人罢了。

    王承恩嘴上还是说到:“启禀陛下,老奴不敢妄议国政,岂容老奴下断言。”

    自己毕竟是个太监,怎么敢对国家大事发言?

    能混到御前总管这一步的太监,都是十分聪明的人。

    “让你说,你就说!”李世民直截了当的说道。

    在他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是很明显的一件事,即便是一个太监都能看得出来。

    王承恩思索半晌,大了胆子说道:“请恕老奴斗胆直言,此次弹劾长安县男的,恐怕都与长孙国公有所关系!”

    “哈哈哈哈哈哈!”李世民听完大笑了起来。

    什么话都没说,直接挥手道:“走吧,前去上朝!”

    ...

    半月一次的大朝会很快开始。

    大朝会刚一开始,许多的文臣武将便迫不及待地出列跪在了李世民面前。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弹劾长安县男!”

    “秦怀玉挪用国财,与民争利,实在为我的勋贵之耻,请陛下立刻斩此贼!”

    “启禀陛下,臣也要弹劾!”

    ...

    一瞬间,御史台以及六部还有监察台的许多官员已经跪了出来。

    朝堂上所有人见到这一幕,神色一致纷纷明白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