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9479/508529479/508529503/20200417173713/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甫一到东门,雁残便嘶哑着嗓门道:“慕容公子已经出城了?”

    她本就是一个女子,此刻装起太监来,竟毫无破绽。

    却说尹铭一听雁残的问话,立刻心胆俱震。

    守门的众军士俱都一愣,道:“回禀公公,慕容公子刚出去不久。”

    雁残冷冷地道:“开门。”

    一名小头目军士面有难色地道:“公公,这个……”

    雁残依旧冷冷地道:“快点!”

    守门军士怎敢得罪太监,当下只得将抵住城门的几根巨木搬开,将城门缓缓打开。

    便在此时,却听城头上传来一声暴喝道:“为何开门?”

    守门的那名军士道:“回禀将军,有两位公公要出城....”

    那将军一怔,心头暗道:陛下都已经走了,怎地还会有太监在城中。当下便起了疑心,道:“等等……”

    他话音未落,雁残道:“快冲!”

    此刻城门已然打开数尺,二人暴起身形,早已一掠而出。众军士只觉眼前一花,那还有二人身影?

    慕容复出城之后,径赴金营。

    甫到辕门之前,被金兵喝住。

    慕容复镇定地道:“我要见陛下,请代为通禀。”

    守门军土见慕容复气度不凡,当下不敢无礼,道:“请问尊驾如何称呼?”

    恭容复道:“在下慕容复。”

    慕容复之名在武林之中可说是无人不知,就连寻常兵士知其姓名者也不在少数。守门军士一听是幕容复,当即道:“请稍候。”

    慕容复仅点了点头,一名士卒立刻向营中夺去,未几,传令道:“着慕容复入见陛下。”

    一名士卒在前带路,慕容复坦然举步,向中军走去,不一会儿,便到了主帐之前。但听士卒道:“启禀陛下,慕容复已到。”

    帐中传来一个粗豪爽的声音道:“慕容大侠忽然驾临,不知有何喜事?”

    语毕,帐门处已出现一个身材魁梧壮实,身穿金甲之人。

    此人年在五旬左右,正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慕容复作揖道:“在下慕容复,参见陛下。”

    慕容复并未跪下,而是以江湖礼节相见。

    女真族素来敬重勇士,阿骨打也不以为悖,当下道:“慕容大侠,请!”

    慕容复道:“陛下请。”

    二人步入帐中,分宾主坐定之后,慕容复道:“久闻女真族剽悍善战,今日一见军威,果真名不虚传!”

    阿骨打哈哈大笑,神态极为自负。

    笑声良久甫毕,这才道:“慕容大侠,今日两军对垒,不知孤身入营,有何见教?”

    慕容复道:“金军自攻辽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实令在下钦佩。”

    阿骨打道:“这乃是因为大辽气数已尽之故,”

    慕容复道:“如此说来,陛下对攻克上京也是成竹在胸了?”

    阿骨打道:“朕自亲征以来,尚未碰到甚么攻不破的城池。”

    慕容复道:“在下相信陛下定能一举攻克上京。但不知陛下打算损失多少金国的勇士为代价?”

    阿骨打面色稍显沉重地道:“兵凶战危,此乃圣贤之言。

    如真要攻克上京,我大金国的勇士,至少也要损失五万左右。也就是因了这缘故,朕一直迟迟未下决心。”

    慕容复道:“大辽宫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女真兵过一万,则大辽不可敌也。今日为区区一座上京城而损失五万女真勇士,在下窃认为不妥。”

    阿骨打脸色微变,厉声道:“大军压境,你莫非是来做说客的不成?”

    慕容复淡然一笑道:“陛下错会在下之意了。”

    阿骨打道:“此言怎讲?”

    慕容复道:“陛下试想,当今天下,群国并列,四分五裂,正是需要一位具有雄才大略之人出来收拾残局之时。陛下胸罗万机,正是这混一宇内之上上人选。若在此天下局势尚不明朗之际,便将五万精兵葬送在一座空城之下,在下认为,此举恐非智者所愿为之事。”

    俗话说,千穿百穿,马屁不穿。

    慕容复这几句一说完,阿骨打立刻喜笑颜开,乐不可支。

    却听阿骨打身后一员大将道:“你怎能说上京城是一座空城?要知道,上京乃大辽的皇都,若上京一旦被攻下,辽人势必丧失斗志,我大金便可一气将大辽征服。”

    慕容复微微一笑道:“这位想必便是皇太弟吴乞买了?”

    阿骨打笑道:“慕容大侠好厉害的眼光。”

    幕容复道:“在下说上京已成一座空城,并非信口开河。”

    吴乞买道:“愿闻其详。”

    慕容复道:“今日临晨,耶律延禧已率领文武百官,从西门而出,逃往西京了。”

    阿骨打和吴乞买均吃了一惊。

    阿骨打道:“耶律延禧竟不战而逃?”

    慕容复道:“此刻上京留守挞不也手下尚有士卒十万人。而且上京城池坚固,要想轻易攻克,只怕不易。”

    阿骨打和吴乞买面面相觑,他们原想上京乃大辽都城,耶律延禧无论如何也会拚死一战,谁料他竞来个溜之大吉?如此一来,损重兵而得一座空城,实在是有些不上算。

    但若就此罢兵,其心何甘?

    慕容复道:“在下有一计,可不损一兵一卒而得上京。”

    阿骨打一愣,然后疾忙道:“请讲。”

    慕容复道:“上京留守挞不也虽然善战,但在下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他说服,开城出降。”

    阿骨打喜道:“此言当真?”

    慕容复道:“此事明日便可见分晓。”

    阿骨打喜道:“若此事办成,朕一定得好好谢谢你。”

    幕容复又是微微一笑道:“大宋原准备与大金一同夹攻大辽的,但其统帅无能,士气不振。想必陛下已然看出?”

    阿骨打沉吟道:“朕实指望大宋能助一臂之力,谁知大宋兵败燕京城下,其统帅童贯为逃避兵败之责,竟请求朕出兵为其攻打南京。”

    慕容复抚掌大喜道:“陛下,混一宇内,统一天下之局已定。陛下定可以从此建立不朽功勋,辉耀后世。”

    阿骨打道:“此言怎讲?”

    慕容复道:“大宋素来重文轻武,已成一积贫积弱之国。

    只要陛下将大辽平定,攻克大宋易如反掌!”

    阿骨打骇然变色,看了一眼吴乞买,沉吟道:“大宋立国一百多年,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此事当从长计议。”

    吴乞买道:“却不知明日上京城将如何取法?”

    慕容复道:“请王师清晨开始伴攻,虚张声势便可。在下保证不到傍晚,挞不也定然会开城出降。”

    阿骨打和吴乞买对望了一眼,却听吴乞买道:“此事如果办成,不知慕容大侠有何条件?”

    幕容复道:“仅凭此事,在下尚不敢妄自居功。”

    吴乞买“哦”了一声,道:“如果上京能够出降,到也是大功一件。”。

    慕容复微微一笑,道:“如若在下再将耶律延禧献给大金,并且助大金攻下大宋,说不定尚可生摘宋徽宗呢?”

    阿骨打和吴乞买心头骇然,实不信慕容复有此天大的本事。

    沉吟良久,阿骨打道:“如果果真能够如此的话,慕容大侠但有所求,朕定当尽力而为。”

    幕容复道:“若大事成功之日,在下希望陛下能借给在下一支精兵。”

    阿骨打迷惑地道:“慕容大侠要兵何用?”

    慕容复道:“实不相瞒,在下的祖先乃大燕国皇族。只要陛下能借给在下一支兵马,在下定从西边打出一片江山来,恢复大燕,并称臣于大金国。”

    阿骨打立刻站起身来道:“原来慕容大侠是皇族后裔,失敬了。”

    慕容复苦笑道:“亡国遗民,投身至此,实在是愧对祖先。如若陛下没什么吩咐的话,在下这便告辞,明日下午挞不也定会出降,届时请恕在下不能露面,恭迎陛下入城了,”

    阿骨打道:“只要大功告成,朕一定助你恢复大燕。”

    慕容复听了此言,当即跪地道:“谢陛下!”

    阿骨打疾忙将他扶起身来,并亲自将他送出辕门。

    却说雁残和尹铭出了上京城,不一会儿,便来到了金兵的营帐之旁。

    此刻阳光朗照,金营戒备森严,二人竟无法进入营中,只好找一个地方藏起身来。大约到了正午时分,才见阿骨打和吴乞买亲自将慕容复送到镶门之外,告别之后,慕容复径奔上京城。.

    尹铭和雁残互相看了一眼,心头骇异不解,实不知慕容复又在掏什么鬼。

    二人便远远地尾随在慕容复身后,但见到了上京城下,慕容复对城中守将说了几句什么,不一会儿,城门打开,慕容复便入城而去。

    雁残知道此刻上京早已戒备森严,一概不许出入,慕容复之所以能够如此,乃是因他久在宫中之故。

    雁残道:“只要慕容复出现,定然没什么好事情。

    尹铭心头实在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远远地看见城门已经关上。

    雁残道:“咱们得想办法摸进城去,看看慕容复到底要掏什么鬼?”

    尹铭道:“可是……这会儿辽兵警戒甚严,咱们无法靠近城墙。”

    雁残道:“那便晚上再去吧。”

    二人当下转头向北,来到一片草地之上,雁残用匕首割了许多青草,然后坐在草地之上,用青草搓绳索。

    尹铭道:“雁姑娘,这是干什么?”

    雁残道:“上京城墙颇高,晚间一定用得到绳索。”

    到了三更时分,雁残和尹铭悄悄向此门摸去,然而二人离城墙尚有数十丈之距时,便已被城上的守兵发觉,当即一声吆喝,立刻便有无数支长箭向二人射来。

    二人无奈,只得转身离去。

    二人绕道西门、南门、东门,均无法靠近城墙。

    雁残道:“辽兵守卫如此严密,看来金军一时之间不一定能攻得下,没办法啦,咱们找个地方歇息去吧。”

    二人当下在一片树林之中找到一个避风的地方,靠在树上略事休息。

    二人累了一天,不一会儿便沉沉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二人忽然被一阵震天动地的鼓声惊醒。顺声望去,但见金兵已然排成方阵,每一方阵有两万人,总共大约有二十万人,向上京城缓缓走去。

    雁残和尹铭从未见过这等声势,当下又是兴奋,又是恐惧地看着金兵。

    只见金兵走到离城墙一箭之地处停下,只一个劲地擂鼓、呐喊,却并不急于进攻。

    此刻朝阳甫出,但见上京城上一片静寂,隐隐可以看到长枪和盔甲的闪光,显然是早已严阵以待。

    然而从早晨到中午,金兵并没有发起一次攻击,但鼓声却是越敲越响,呐喊之声响彻云霄,气势端的宏大。

    尹铭道“这是干什么?”

    雁残皱了皱眉,道:“虚张声势,金兵一定是想搅乱军心......”

    话音未落,雁残目瞪口呆地看着上京东城门。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