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所谓卧龙凤雏之名

    凤雏的出现,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如果庞统真的是来投奔刘备的话,那么纸面上,刘备的智囊团的阵容甚至有机会开始跟北方的曹操碰一碰了。

    原先之时诸葛亮一人,他对付荀彧荀攸,蒋琬贾诩等人还能应付,可对方还有一个恐怖的易小天,只要易小天在背后出现,无论是什么事情,基本都会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可以说,当年的诸葛亮是险些被重压压垮的。

    后面,法正到来,虽然来得不是什么特别隆重,但法正的出现,却给了诸葛亮极大的缓解,而且还成为了诸葛亮所不及的调和人心方面最好的补充。

    只要避其锋芒,不与曹操硬碰硬,诸葛亮是愈发的有信心处理一些局部的矛盾与战争。

    而现在,庞统的出现,终于是让这种卑微的平衡消失了。

    卧龙、凤雏,这样的人物聚集在一起,很难说他们会不会发挥出更强大的效果,但就算两人完全不兼容,将他们分开来使用,王不见王的情况下,这也是对刘备阵营极大的提升。

    但知晓卧龙凤雏之所以为如此称呼的人,其实根本不会担心两人的兼容性问题。

    世人只知卧龙凤雏乃是对诸葛亮与庞统的极高评价,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两人的一本本事,多少都是出自同源。

    是的…这两人是同窗,甚至从水镜到卧龙凤雏这一系列的称号,都是他们的老师,也就是庞德公所起的称号。

    司马徽就不用多说了,此人这么多年来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自己对刘备的追随之意,但只要是诸葛亮有求,在襄阳附近神出鬼没的司马徽,总能给他带来各种小道情报。

    诸葛亮、司马徽、庞统三人年轻或者年少时都曾在庞德公身下交往甚欢。

    当然,荆州陷落前后,因为庞德公不愿出仕,尤其是不愿接受刘表的邀请出仕,因而选择隐居于襄阳附近的鹿门山内,基本不再露面。

    与此同时,司马徽于襄阳刘表所开办的学校内讲书治学,不问政事。

    真正有着出仕之心的人,在荆州士子这个小圈子里,唯有诸葛亮与庞统两人最为合适。

    要么司马徽和庞德公时不时的就为这两人造势一番呢,都是自己人,提携一下本就是自然而然。

    可以说,诸葛亮与庞统在赤壁之前,就注定要成为荆州士子的门面,将来会带领着一大批的荆州士子,奔赴各处,扬名立万。

    所谓官僚党派,就是如此,后世有所谓的关陇集团,有所谓的襄阳派,清河派,青州集团——这些就是那些同乡之间靠着微弱的联系却抱团组成的庞大官僚集团。

    其中官僚集团有好有坏——譬如关陇集团,自秦汉雏形显现之后,就向历朝历代输出过数量不小的名帅名将,一定程度上是帮助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开疆辟土,巩固王朝的功臣。

    更是有着在乱世之中,关陇集团的武将趁势崛起,最终建立辉煌王朝的典范。

    可是…文官集团就不一样了。

    大多数的文官集团,为的不是保家卫国,而是为了朝堂之上的那些尔虞我诈,战胜政敌,这对国家来说,如果这文官集团之中的领头人物们还算有能力,那么万幸,国家至少还能有这明确的发展方向。

    但如果运气不好,文官集团的领头者多是典型的奸佞之人,那么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颠覆不过是顷刻之间。

    诸葛亮和庞统便是承载着这种希望的。

    然而…中间似乎出了些问题。

    不论是诸葛亮,还是庞统都沉寂了比预料中更长的时间。

    诸葛亮被人笑称为村夫,天天自比管仲乐毅甚至成了他人口中的笑料。

    而庞统则是毫无波澜的去到了江东,聘入周瑜门下,成了一个闲散的功曹,未来数年发生的大事里,根本不见庞统的名号。

    久而久之,人们似乎都淡忘了诸葛亮和庞统两人最初的那种羁绊。

    虽然庞德公从不承认自己是诸葛亮的老师,但事实就是,诸葛亮那一身的本领,尤其是关乎天文地理算学历法方面的学识,基本就是从庞德公那里继承而来。

    而庞统之所以不会跟诸葛亮冲突,一个是因为庞统速来有着心胸宽广的评价,因为他有着一个和司马徽相同的习惯,那就是评价别人——关键他这个人评价别人的时候,还不是客观的说,只要是他能够看中的人,他就一定会把别人往好了吹,到头来的结果就是经常有人跟他所评价的人接触之后发现,对方并没有庞统所评价的那般优秀。

    庞统的解释就很有意思了,他说天下大乱,正义消退,善少恶多,他评价别人就是为了靠着这种行为,引领一种称赞他人的风气,从而助长善势,为天下竖立榜样,既可以教育世人,也可以勉励那些被评价之人,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当时的庞统,连自己都还没有功绩,就开始想着如何帮助他人,让他们得到各方的重用,这样的人,它本身就不可能是那种计较于点滴得失,会嫉妒他人的心胸狭窄的角色。

    至于另一点就更好明白了,那就是两人的主攻方向基本是错开的。

    其实早从之前赤壁一战,以及汉中一战不少关注着这两片战场的人就已经发现了,其实诸葛亮在军事,尤其是谋略方面的造诣,绝非是没有弱点的。

    不管什么时候,他的策略向来都突出一个稳字,赤壁一战,之所以孙刘联军打出了火烧赤壁的世界名画,大半功劳都要归于周瑜的敢打敢拼,选择了风险大回报高的策略——诸葛亮只是锦上添花,并且为赤壁之战添了几道保险。

    而汉中之战,则是完全由诸葛亮一人掌控的大战,结果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譬如自身军中出现的诸如魏延和张飞冒失犯错而导致延误战机,这虽说可能跟诸葛亮没有直接的关联,毕竟他该提醒的也提醒了,甚至还特地吩咐张飞身边的人一定要阻止他上头,但结果出来之后,无论怎么说,这都应该属于是治军方面的问题。

    更不用说后面与蒋琬对决时,被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蒋琬,在战场上阵对阵,军队军的正面击败。

    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短板显而易见。

    但庞统不只是与他相错,更有互补的意味在里面。

    <span style='display:none'>p+PApkVdHvB6yHo91aXfw/woesoUm6rQlm45swEpoKRauujxs+Z45cFpQmLgxh4YvXvEviiZuNxz1xfdFkHjzQ==</span>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