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李大牛说这个没有什么,只是偷工减料而已,这些寒衣最多就是穿个把月就不行了,到时候希望夏总督不会因此找自己麻烦。
井大人哈哈大笑,让李大牛坐下,解释说“一个月已经足够了,这都是权宜之计,我不懂针线,不过我听内人说过,这一件寒衣至少要二十日才能完工,如今能够三个时辰弄出一件,已经很不错了。”
井大人说完,然后再次询问李大牛这一次来的目的,李大牛告诉井大人,自己希望井大人能够破格录用韦无私这人,这人真的有本事有才华,是国家栋梁,若是就这样一辈子成为奉王的食客,那么真是失贤于野了。
井大人听了之后,摸着自己的胡子,告诉李大牛,井大人也听说过韦无私的名字,也知道他有才华,但毕竟是藩王的食客,自己不能随便做主,轻则得罪了奉王,重的话那就不好说,什么藐视宗亲这种罪名也不是井大人能够担的起。
这诸侯王和国公之间的关系非常不好,毕竟按照魏朝旧制的话,这藩王应该有自己的军队和封地,如今这个都被国公得了,国公活的比宗亲还好,这嫉妒心一起,自然有矛盾了。
因此井大人不敢轻易说这件事,怕事奉王借机说国公又欺负诸侯王了,倒是这些诸侯王联合起来弹劾井大人的话,皇帝也未必能够保住井大人。
听到井大人这么说,李大牛说只有等到这一场战争结束之后,奉王安全无事之后再询问奉王的意见,若是奉王不愿意的话,这件事自然算了。
至于韦无私那边,李大牛认为没有什么问题,韦无私一直苦于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学,现在有这个机会,奉王也愿意的话,那么韦无私同意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说完韦无私的事情,李大牛再次说关于燕三少爷的事情,李大牛将燕三少爷的话原原本本的说出来,井大人笑着说“这件事呀,我早就有打算,大司衡准备将这个人情卖给我,让我和燕知府之间加深交情,我还没有去找燕知府,就被你这小子来当人情了,不过也好,你帮了我这么多次,我却没有帮过你一次,这一次就算我帮你的。”
李大牛说了谢谢,感觉这井大人和林大人真是不同,只要不是公事,井大人就不摆什么架子,而林大人就不同了,无论什么时候,都让人望而生畏,给人一种距离感。
对比这两位大人,他心想虽然性格迥然不同,但是这两人都是贤臣,这太平盛世多是凭借着这几位总理大臣给撑起来的。
至于圣人,李大牛认为完全不算一个千古明君,就自己回复记忆以来,基本都是动荡不堪,至于这些年能够安定下来,不就是因为设立总理大臣,
这些总理大人雷厉风行,整顿吏治,否则改了年号也是白改,这天下不会因为年号而变好,改年号只能短暂的缓解矛盾,而不能做到解决矛盾。
李大牛这么瞎想的时候,井大人笑着说“李大牛,你在想些什么呢?这么出神?”
李大牛说没事,然后说自己没有事情了,就先告辞了,不耽误这位大人处理公务了,井大人点点头,然后说现在真是公务繁忙,无法抽出时间和他好好聊聊,希望他不要见怪,李大牛说没有这回事,自己冒昧打扰才是。
告别井大人,走出府邸之后,周山正好路过,见到他说“好妹夫,真是巧了,来来陪我去见一个人。”
李大牛点点头,和周山在内城里面走着,今天虽然没有下雨,但还是有些冷,他看着嘴冻的有点白的周山,好奇的询问说“大舅子,你在家里不好好烤火,出来找什么人?”
周山笑着说“这可是一个隐藏在军中的奇人,我久闻大名很久了,一直无缘一见,今天得知他就在天权军中,我于是前来拜访。”
李大牛见周山这么推崇,心中也不由起了好奇心,跟着周山到了一处府邸,周山对着看门的仆人说“麻烦去禀告一位叫黄钟的军爷,就说周山周子仁拜访。”
仆人点点头,立马跑了进去,然后过了一会儿,一个三十多岁的军官走了出来,询问说“不知道两位找黄某有什么事情呢?”
周山说这门外不是说话的地方,让黄钟借一步说话,黄钟点点头,周山带着他们带了酒馆,让人煮几斤酒上来,顺便为他点了一杯茶,坐下之后,黄钟好奇的询问说“不知道两位如何称呼?”
周山笑着说“我叫周山,草字子仁,这位是我妹夫李大牛。”
听到李大牛这个名字,黄钟想了想说“李兄弟是本地人士吗?”
李大牛摇摇头说,说自己是益安府的。黄钟再次说“可是陵水县的?”
李大牛点点头,好奇的看着黄钟。黄钟苦笑一声说“果然如此,你应该认识徐瘸子吧,他儿子就曾经和我们服役,他曾经说过你,还有张宏,不知道你们和张宏的恩怨了解没有?我劝张宏算了,而你们让他流放充军三年,自然也没有什么好怨恨的了。”
李大牛想到了张宏说曾经有人分析过自己陷害他的事情,没有想到这世界这么小,这都可以遇到。
李大牛无奈的说张宏已经死了,而且张李两家的恩怨也彻底了结了,他将张宏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
听着李大牛说完,黄钟叹气一声,然后说“真是天命弄人,没有想到三人既然会这么收场,不过这件事还是你们做的太绝。”
李大牛反驳说这不是自己做的太绝,而是张宏下手太轻,若是张宏先想到这一招,以张家的势力,还不至于输的这么惨。
黄钟听到这话,叹息说“为什么事到如今,李兄弟都不愿意自己做错呢?”
李大牛说自己的确做错了,但是这件事倒是不后悔,毕竟当时一边是自己族人,一边只是一个外人,自己能选择只有帮自己族人,不可能帮助一个外人,这个世道就是如此,帮亲不帮理,而且张宏也不在理。
周山听到这话,笑着说“妹夫,你也是的,你心中对于这件事真是耿耿于怀,我认识你这么久,还第一看到你和人这么争论。”
李大牛一愣,这才发觉自己说的的确太多了,自己根本不用和陌生人解释这么多,要是平常的自己,就是说是是就是了。
李大牛深吸一口气,知道这件事的确成为自己的心病了,自己心中有着愧疚,才会说这些为自己释怀。
李大牛看着黄钟的眼睛,过了一会儿继续说“无论如何,此事对错已经不重要了,当事的三个人都已经死了,人死如灯灭,恩怨就此了断了。不管活着的多么愧疚,都已经过去了。”
黄钟听到他的话,再次长叹一声说“这人就算死了,也不会就此消失的无影无踪,李兄弟,若真是按照你说的那样,人死如灯灭的话,那这人活一世岂不是没有意义,错误并不会因为人死而消失。”
李大牛点头说是,但是这件事的话,自己并没有做错,若是黄钟想为张宏讨一个公道的话,自己可以辩论到底。
这公道不在张宏那边,虽然李秀才先和徐家小娘子好上了,但是这结婚之后,双方就已经离开了,至于张宏杀人,那的确没有什么问题,做的没错,死的也对。
黄钟听着李大牛这么说,无奈的摇头说“张宏和我交往几年年,也算我的一个朋友,关于他遭遇我很同情,但是这公道岂是那么容易讨回的,他栽在李兄手中,那是他倒霉了,流年不济,怪不得他人。我并没有要和李兄作对的心,李兄不用唇枪舌剑,这么想攻击我。”
李大牛听到这话,以茶代酒,敬了黄钟一杯酒,然后对着黄钟说“有些事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若有得罪,还请黄兄见谅。”
黄钟将这一杯酒喝下之后,无奈的说“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弃毁,瓦釜雷鸣。世道如此,谁又能做什么呢?只有高歌沧浪,随波逐流而已。”
说完,黄钟拿着筷子击碗而歌“蝉翼为重兮千钧为轻,黄钟弃毁兮瓦釜雷鸣,馋人高张兮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李大牛听到这歌声,心想这倒霉了,又遇到了周山这种隐士了,周山也高兴的扣桌而和,唱着说“数有所不逮,神于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
两人唱和一番,引起四周的人瞩目,周山看了李大牛一眼,李大牛无奈的站起身,对着四周寥寥无几的客人说“几位相公,今日我们包下这里了,还请诸位暂且离去。”
说着,李大牛接过周山递给自己的钱袋,从里面拿出一粒粒珍珠,放在了那些客人的桌子上,那些客人收下珠子,不由笑着离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