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的慕容融脸色铁青,“你怎么看?他已经回答上了第一题。”
吐蕃的麻布只能出声安慰,“不要着急,机会总会有的,不是还有三个题么?就不相信他楚炎能都答上来。”
其余代表也开始打起精神准备接下来的考题。
“第二题,诸位且看这个玉盘,其上有三颗夜明珠,从外观上来看并没有什么异样,但其中俱有一个小孔,谁若是能将它们串联在一起,便算胜出。”
话音刚落,只听两人同时踏出一步。
一人是阿史那忽勒,另一人则是大唐偶像楚少尹。
“别看我,你远来是客,所以自然由你先试上一阵。”楚炎耸了耸肩表示无所谓。
这般态度在阿史那忽勒看来不过是嚣张的表现罢了,随即冷笑一声来到玉盘前。
他命人取来一只大蜡烛,削掉了一大半,然后在剩下的那一截上,沿着与捻子平行的方向,穿了个细孔,将丝线贯穿其中,再以蜡烛封上了,接着将这丝线带蜡烛完整切下。
众人看的暗暗钦佩。
虽说这名国师总在楚少尹手下吃亏,可要说没有些真才实学,突厥可汗也不会让他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
“老杜,此人倒是有些急智,看来楚炎这一阵是凶多吉少了啊。”
“怕个球,能不能成功还不一定。”杜如晦嘴上说的轻松,可只要仔细观察他的双手就会发现已经布满细汗。
李二自然也是紧张,暗骂楚炎过于托大。
你小子要是有办法就赶紧上啊!装什么谦让,当自己是孔融?
阿史那忽勒将视线对着小孔的入口缓缓传入,而想要穿过三颗夜明珠并不轻松。
他小心翼翼的将红烛点燃,对着小孔烤了一下,蜡线受热软化,便沿着小孔缓缓而入。
这次考题的难点就在于连续穿过三颗夜明珠,若是一颗的话,阿史那忽勒用这个办法肯定会成功。
所以很可惜,但穿到第二颗的时候就宣告失败,丝线的头部已经凝固在小孔当中。
呼——
数万人的齐齐叹息是个什么体验?
在楚炎听来就跟火车的声音差不多。
暗想这些下场观众拉偏架拉的也太明目张胆了吧?好歹也掩饰一下嘛。
“楚少尹,轮到你了。”魏征淡淡一笑又命人取来三颗夜明珠,财大气粗展漏无疑。
楚炎这次不再客气,叫来阿旺,后者递来一个细细的竹筒,里边的东西是方才临时让他取的。
“我这个工具有些独到,大家可不要取消啊,我脸皮儿薄,会不好意思的。”
汗!
熟悉楚炎的人都是大为鄙视。
你脸皮薄?
自恋也得分场合啊喂!
竹筒打开,里面爬出一小只蚂蚁。
魏征瞧见后眼冒精光,心中大为感叹。
人才啊卧槽!
怪不得最近老房和老杜总跟陛下往京兆府衙跑,肯定是争着抢着把楚炎招入麾下。
不行,这个宝贝疙瘩可不能让他们带跑偏了!
等这事儿结束也得时长去混个脸熟。
楚炎不知道魏老头的小九九,他小心翼翼的将丝线绑在蚂蚁腿上,又在三颗夜明珠的另一端抹了些蜂蜜。
等味道散发开来后,蚂蚁寻味而去,几下就穿过了小孔,美滋滋的吃着蜂蜜。
众人看的直眨眼,这样也行?
如果说阿史那忽勒的方法具有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那楚炎这个方法,简直就适合三岁小朋友用,太特么简单了,这小子是怎么想到的?
“哈哈哈哈——”李二开怀大笑,“这小子的招儿可真刁钻啊,不走寻常路,妙极妙极。”
一旁的虞世南感慨道:“不瞒陛下,与楚炎接触时间长了,微臣总觉得这天底下似乎根本没有能难道他的事,只不过平日里总是吊儿郎当的。”
当前排的吃瓜群众竞相转告后面的人发生了什么后,俱是对楚少尹佩服的五体投地。
“老夫宣布,这第二阵,大唐楚炎胜!”
又是一阵排山倒海的叫好声,楚炎算是真真切切体会到巨星的待遇。
怪不得后世那些人总在舞台上搔首弄姿,原来是这等场合下,不摆个造型实在说不过去啊。
“第三题,古有大才七步成诗,我大唐文风鼎盛,所谓才子配佳人,不会吟诗作对怎能称为才子,所以这第三题,考的便是诗词歌赋。”
众多代表听到这个对大唐极其有利的考题后,非但没有绝望,反而是胸有成竹。
楚炎一看他们这德行就知道肯定提前做了准备。
无论哪个时空,华夏民族都是最为团结的民族,不过总有那么几颗老鼠屎让人厌恶。
就比如每个代表团内,都坐着几名手摇折扇的男子,一副我是才子我自豪的表情。
“陛下,看来这些人也不傻,都提前做了些准备,不知您知不知道楚炎的才情如何?”杜如晦小声问道。
“这你得问虞世南吧?虞爱卿,楚炎平日有做诗的习惯么?”
哪知虞世南一副被绿了无数次的悲痛表情,“陛下,要说楚炎做大的弱点,就是诗词歌赋了,以前老夫倒是心血来潮与他聊过,您猜他做出了什么佳作?”
李二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身旁的李丽质也是浑身一哆嗦。
“本帅英俊又潇洒,办事认真不犯傻;谁要惹我不开心,老子揍他呱呱呱。”
李二:“......”
李丽质:“......”
老杜老房:“......”
得到确切的答案,几个人都恨不得把台上的魏征按在地上摩擦。
你特么出的什么破题?
比颜值不香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或许是楚炎要将那句‘玩的就是心跳’贯彻到底,竟然还要加大难度。
“魏伯伯,我觉得这个题目实在太没趣了,不如咱们换个花样吧?”
魏征疑惑不解,“但说无妨。”
“作诗嘛,作重要的就是开心,我看大家如此胸有成竹,不如换个方式。”
“我们玩.....”
“飞花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