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现在天保十四年兰学的环境非常不好,反而导致兰学者更加团结,所以绪方洪庵对同门伊东玄朴的弟子直秀非常亲切,当直秀表示要在适适斋塾塾求学七天后,洪庵先生表示非常欢迎,表示如果不嫌弃简陋的话可以留宿,直秀直率答应下来表示非常感谢。
开办私塾的老师被称为“塾主”,可以有其他教师,塾主都是有一定名望的武士、学者或医生。私塾里一般都学风自由,不拘学生年龄、不问身份出身,只要自愿都可以入学,而且多由学生自制(后来的扶桑学生会也受此影响,在学校权利很大、平时学生活动基本由学生会内部管理),学生头领叫“塾头”,由学生共同推举然后经塾主同意即可上任。
私塾和寺子屋不同之处在于:私塾类似今天的成人专科学校,而寺子屋针对七八岁的孩子进行三到五年的教育,类似中小学。
因为儒学盛行,当时风气使武士和学者羞于谈钱,所以私塾都是没有主动收学费的,但学生可以主动交束脩,而塾主一般都是有主业的,或者做武士有俸禄,或者开诊所治病行医,如日后胜海舟的私塾兼造铁炮,据说销路还不错,所以私塾一般对学生的学费要求不高,收学生主要看眼缘。
有的穷学生白天用桌子上课,晚上把桌子放到一边教师充当寝室。直秀他们入乡随俗,也用随身携带的简易行李在有些破旧的叠敷(榻榻米)上混了一晚。
两间二层小楼中前面小楼的一层是诊所,二层是教室,后面小楼的一层是座敷(客厅)、书房、仆人房、厨房、杂物间,二层是洪庵先生的住处。适塾教授学生医学和西洋学,医学是主业,西洋学术是为了培养知识基础和眼界。
在适塾,只有洪庵先生行医的空闲时间才能进行讲学,因此学生平时都是组织自学或互相学习,有时一些学生也随同洪庵先生出诊积累经验。
早饭是米粥和渍物,同学们用厨房自己做的,直秀昨天已经交了三个人七天的伙食费用,于是和一群人闹哄哄的吃了顿早饭。
塾头宣布了今天的计划:上午自学,下午有洪庵先生的讲学。
上午洪庵先生比较忙,直秀三人只能和大家一起自修。适塾的书籍手抄本居多,一册兰日词典《道译法尔马》颇显陈旧,兰学入门书籍《兰学阶梯》倒是有两套四册,《兰本草和解》、《本草纲目启蒙》,《兰方枢机》、《西说内科撰要》各一套。据塾头说,还有些书需要洪庵先生根据学生水平单独教授,直秀估计就是关于人体解剖的《解体新书》、《脏志》以及珍藏的一些兰国百科全书之类的。
直秀、虎之助、学次郎都识字,但兰语(荷兰语)只有直秀在伊东玄朴的象先义塾学过几个月,虽然兰语和英语较为接近,但就像普通话和粤语的差别那么大,反正直秀现在是马马虎虎勉强入门的水平。
有同学为大家朗读了一会书籍,塾头组织大家讨论了一些问题,之后就各自分组学习了。直秀也教虎之助、学次郎一些兰语发音和词汇,时间很快就到了午饭和休息时间。
下午洪庵先生讲解了《兰学阶梯》下卷的一些语法、《兰方枢机》的一种药剂的制法和《西说内科撰要》里的一种病症,之后回答了学生的一些问题。
今天的教学内容差不多完毕后,洪庵先生性质颇高,让直秀给大家介绍下自己并讲解下在玄朴先生的象先义塾中学习的内容。
“拙者是江户来的堀直秀,这两位竹前虎之助、中村学次郎是在下的同伴,日后请各位多多关照”,直秀、虎之助、学次郎都微微欠身。在座的同学也欠身还礼。
直秀简单介绍了大半年在象先义塾学到的课程,然后谈到了最新出现的“止泻散”和“石膏续接断肢术”。
绪方洪庵本来坐在那里笑眯眯地听着,可越听神色越郑重,“直秀君,止泻散经我了解是治疗腹泻的良药,在某些症状上确实效果非凡,我这里也从江户购买了一些。可石膏续接断肢术却是第一次听说,你可不可以详细讲解一下,如果不冒昧的话”。
“先生过于客气了,玄朴先生说您肯定会问起他那里有那些进展,已经提前吩咐我一定将石膏固定断肢术给您展示下,请您多多指点”。
开始用木盆打水洗手、再用盐水清洗学次郎的左前臂、擦干后包上一整块厚棉布,再用大木盆打来温水,之后从行李里取出熟石膏粉细密抹在麻布条上,重复做了八个棉布条,直秀一边演示一边讲解需要注意的细节,之后虎次郎将棉布条浸入温水中,不冒泡后立刻拿出交给直秀,直秀右手从肘部向前缠绕左手朝相反方向抹平,连续缠绕了八层。最后,直秀用一条棉带将学次郎的左手挂在脖子上。
“先生,过一会熟石膏就初步变硬了,之后一天就非常坚固了,小儿一般过一个月拆除,大人一般三个月拆除,只要骨头长好了就可以拆除”。
在直秀原来的世界里,缠绕式石膏绷带在1851年由兰军医antoniusmathijsen发明,直到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缠绕式石膏绷带是唯一的骨折外固定材料,虽然缠绕式石膏绷带笨重、闷热、护理困难的问题一直没有良好解决。
超越时代的术式让绪方洪庵看的喜形于色,“好好好,直秀,这些你能写下来么?”
“先生,玄朴先生的总结就在昨天转交的盒子里。”
绪方洪庵尴尬地摸摸头,“昨天太忙了,我去找找。对了,为了表示感谢,今天晚上直秀你们三个和我一起进餐”。
洪庵先生走后,同学一拥而上,问了好多问题,直秀回答了一会后表示“先生以后讲的比我讲肯定比我细致准确”,同学才散去。
直秀三人和洪庵先生吃了一顿晚餐,虽然不是很丰盛但能看出菜式很用心,席间洪庵先生很是热情,整个晚餐的气氛很好。
于是,直秀三人就顺利地在适塾学习了七天,期间学了一些兰语、兰医术和洋学百科。抽空直秀还拜访了大坂的中津藩藏屋敷,得知福泽百助已经在天保七年因病去世,之后福泽夫人带着孩子已经回了中津藩的老家。
第八天,直秀等人和洪庵先生一家道别,洪庵先生的儿女最大的只有六岁,这两天和直秀玩的很好,抱着直秀不让走,直秀只好把行李上的江户风铃送给孩子们,答应翌年再来看他们,才在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离开。
直秀回头看看了适适斋塾,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来请教洪庵先生。
弘化2年(1845年),由于洪庵的名声日益增高,每天都有新的学生到他的门下学习,原来瓦町的私塾日显拥挤,因此他从过书町(后来的大阪市中央区北浜三丁目)的商人手中购买了新的土地,将适塾迁移到那里。
嘉永二年十一月七日(1849年12月21日),绪方洪庵在古手町(后来的大阪市中央区道修町)开设了“除痘馆”,用来推广不久前由ottogottliebmohnike传入扶桑的牛痘种痘法。嘉永三年(1850年)受家乡足守藩的邀请洪庵先生开办了“足守除痘馆”来推广牛痘种痘法。他一直为了让“除痘馆”成为扶桑公认的牛痘种痘法治疗所而努力奔走(因为牛痘法比人痘法更安全),终于在安政五年四月二十日(1858年6月5日)洪庵所做的预防天花活动被幕府所承认,牛痘法成为标准。
后来,适适斋塾走出了大批著名的学生,福泽谕吉、大鸟圭介、桥本左内、大村益次郎、长与专斋、佐野常民、高松凌云等人,这些都是活跃在幕末与明治维新时代中的杰出人才,其中福泽谕吉更是有“扶桑伏尔泰”之称。
嘉永二年(1849年),绪方先生出版了十七册的《病学通论》,这是扶桑首次探讨病理学的典籍。
安政四年(1857年),绪方先生翻译出版了《扶氏经验遗训》,全书九册三十卷。
安政五年(1858年)霍乱流行之际(据说是开国后西洋人引起的疫病流行),以《虎狼痢治准》为题,出版了关于霍乱治疗的指导书籍。
虽然恋恋不舍,但人生总有离别。
直秀上次做桧垣回船的时候已经和大坂二十四组问屋的商人建立了关系,他船费没少给、船头也对他印象不错,所以作为船主的商人助三郎也对他怀有好感,在他的帮忙下,长州豪商白石正一郎的回船船头承诺捎带直秀三人去马关。
(幕府近年发布的《解散行会令》解除了江户十组、大坂二十四组等一批行会组织,但私下里商人们依然互相勾连,只是做的更加隐蔽了。)
长天碧海下,一帆小船直行驶向幕末风起之地。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