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百七十二章:国家包分配,大学继续深造

    第272章

    等到这八千多正榜进士安排结束之后,众人皆大欢喜了离去了。

    这第一届科举可谓完美落幕,科举舞弊什么没有发生,结果的成绩也十分喜人。

    甚至连中举进士的工作等,都包分配结束了。

    这是一个国家欣欣向荣的表现。

    当然,他们并没有忘记副榜那五万进士。如今大汉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需要优秀的人才。

    这五万多进士的加入,无异于雪中送炭,新鲜血液填充各行各业,焕发新机,蓬勃发展。

    最让刘辰心满意足的是,这些进士之中,有差不多一半以上都是寒门子弟,三分之一都是平民百姓子弟出身。

    还有剩下的才是世家大族子弟出现。

    这无疑意味着刘辰近二十年的教育改革,得到了丰硕的收获,也终于将士族的根基和底牌挖掘破坏。

    原本士族占据读书识字的垄断权利,甚至连书本书籍,也是士族的传家宝存在,根本不会外借。

    但现在……

    经过刘辰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之后,书籍书本真的是烂大街15的存在。

    或许没有垫桌脚那么无礼,但真的是稀松平常,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平民子弟也能在知识的海洋遨游了。

    原本士族垄断学识之后,就是垄断举孝廉当官的途径,盘根错节的士族门生故吏的关系,都让汉末成为士族的天下。

    但现在……

    科举的横空出世,让平民子弟终于有了公平公正,一展抱负的途径和机会了。

    从现在开始,世家大族再也无法高枕无忧了,他们需要与天下亿万平民竞争。

    现在还只是开始,未来会更加剧烈。

    而这种竞争,就能推动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

    这种良性竞争发展,是刘辰乐意看到的。或许有些知识的出现,会对王权出现一些些动摇。

    可是。

    系统建筑的提升、能力加成的提升,已经让刘辰在百姓们的心中,逐渐的升华到一种神权的地步了。

    何况哪怕后世科技发达,都能飞天遁地上月球了,不照样还有那么多宗教信仰,那么多传销洗脑。

    所以刘辰根本不会像那些君王一般,害怕动摇自己的统治地位,将百姓们变成愚民圈养了!

    实际上,刘辰纵观历史,发觉汉人王朝的帝王,还是富有远见,且对科技发展也是秉持着接受的原理。

    直到青朝,那真的是将愚民贯彻到底。

    闭关锁国,文字狱等等,将中华几千年的底蕴,一直傲世全球,处于巅峰的地位,就那么一点一点的被消磨殆尽。

    直到最后,被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才发觉那些曾经落后华夏几百年几千年的蛮夷,竟然已经超车了。

    刘辰不想未来在出现这种结局,不想后世那么多舔狗舔着外国的月亮更圆。

    所以他要发展,将自己的一切知识,将系统的一切能力,都在汉朝展现出来。

    所以他要改革汉朝苛捐杂税的弊端,改变人头税、兵役劳役等万恶的徭役,让百姓们可以安居乐业,加大生产。

    所以他要横推全世界,将全球插满汉旗,让全球遍布汉人,让那些异国他乡成为汉朝的附属国,让汉人成为人上人。

    天朝上国,不外如是。

    ……

    如今可以展现汉朝科技结晶的除了商店等贩卖的民生物件,还有就是汉科院的科技发展,以及京师大学的教育体现。

    京师大学实际上是汉科院的下阶位面。

    在京师大学深造,有足够的能力,展现出过人之处,以及接受了严格的政审之后,若是愿意就可以进入汉科院继续深造了。

    如今的诸葛亮、陆逊、庞统等优秀的新科进士们,就被送到了京师大学深造。

    京师大学的前身是常山大学,可谓是刘辰在二十年前,一点一滴白手起家般的建造起来。

    从原本的粗陋简单,逐渐的变的丰富多彩,或者说豪华起来了。

    豪华不仅是指京师大学的建筑设置等校园景物,也是指学校的师资力量,器材道具,学生的文化水平,个人素质等各个方面的体现。

    一开始的老师都凑不齐,需要从那些速成班的学生自愿或半自愿的教育。

    那些人虽说也算是识文断字,但对比如今的师资力量,真的可以用泥腿子来形容了。

    诸葛亮等新科进士们,体会最深了。

    京师大学之内,可谓是名士不如狗,大儒遍地走啊!这不是辱骂他们,而是泛指师资学生的实力太强了!

    诸葛亮等新科进士初入京师大学,京师大学通过他们的科举考试,进行各自分配。

    比如数学方面优秀的士子,被数学院招收。比如物理方面擅长的士子,同样前往物理学院。

    诸葛亮虽说科举考试第一,册封状元之才。但比数学、比物理,他还真的比不过那些人才。

    比如科举排名第四的陆绩,在天文方面就能压制诸葛亮。那展现出来的对天文的研究,让诸葛亮自叹不如。

    比如排名一百多名的赵爽和阚泽,在数学方面,就隐隐领先诸葛亮等排名前列的士子。

    甚至不少副榜进士,也有某些偏科、擅长之处,他们破格录取的原因,原本就是因为有某项或多项突出,但总分不达标的士子。

    就像后世某些人数理化成绩满分,但文科方面成绩不行,甚至英语考试全靠瞎蒙,abcd全看运气!

    这就是一种偏科的体现,他们总分或许不高,但某些方面甚至比正榜进士还优秀,都能破格录取。

    京师大学的深造,对 于这些人就是天堂了。

    擅长四书五经等,也可以跑去撰史、侍读等等。

    擅长内政,为政一方的,也有为官之道的指导,朝堂公卿偶尔还会现身讲课。

    擅长军事的,军事学院甚至有赵云等优秀将帅的亲自指点,这些将帅南征北战、身经百战,那战绩和经验绝对足以让人受益良多。

    若是对医学研究感兴趣,身侧就是京师医学院,华佗、张仲景等名医开堂授课,甚至亲自实践操作指导。

    反正总能找到你所擅长所喜欢的科目。

    哪怕不少今科进士想要快些离开为政一方、造福百姓,但依旧还是按捺住这种急切,安心在京师大学学习深造。

    包括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皆是如此。

    因为不少公卿,比如郭嘉、荀攸、荀彧等,偶会出现的讲解内容和经验传授,让他们受益匪浅。

    不少他们曾经都未曾想过的治理办法,难题解决安排,基层经验等等,这些身经百战的公卿,都能一五一十说出来。

    就算不知道,也能群策群力解决。

    真的是让他们的知识底蕴一点一点的提升。

    他们在京师大学,就如同海绵一般,极力摄取知识。为未来的人生道路填补不足。

    这种求学深造的时光,让他们充足且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