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百四十二章:兵役和科举让天下震动,徐晃率军出征高句丽

    第242章

    今日早朝的信息,很快传遍京师,然后随着报纸的印刷,逐渐的传遍天下了。

    朝会内容很多,一些可以公之于众的,一些需要保守的机密要事。

    但每一项可以公布的内容,都足以引发天下热议!

    特别是全民兵役和科举制度,瞬间引起了天下的关注,成为了士林官吏、街头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全民兵役?这是要我们家破人亡吗?!陛下登基之时可是说过减免兵役和废除劳役的!”

    “一年需要轮流三次兵役,就已经劳民伤财了,这全民兵役……恐怕会引发百姓的反叛……”

    “估计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选择为奴为婢了。没想到正常人还不如奴隶活得滋润!”

    刘辰的政令还未公布,只是大致内容出现。然后就引发恨国党的亡国思想。

    这些人十有七八都是腐儒,特别是那些能力不足、眼高手低,得不到重用的腐儒。

    因为刘辰登基之时,就已经变向废除察举制,当时他们还没有发觉,没想到竟然是为了科举制度做铺垫。

    科举制度啊!

    这可是全国性质的考试,需要真才实学的考试。

    让他们这些自诩读书人,实则表面道德文章、暗地里男盗女娼的儒林败类,将来要怎么当官?

    曾经的察举制,他们只需要走门路,贿赂官吏举荐就行。可是现在需要进行考试抉择,他们明白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

    特别是朝中士族将官子弟,不少声色犬马、斗鸡走狗之辈,更显得绝望了!

    原本他们身为士族,已经半只脚踏进官场。现在刘辰直接将他们扼杀在摇篮之内,彻底完蛋了!

    真正让他们悲哀,让他们发出不善言论的原因,不是因为全民兵役,而是因为科举制度!

    曾经的兵役,虽然制定每个男子都需要参加,但可以用钱财代替兵役15。

    对于他们这些士族豪族而言,根本无需在意。

    在他们看来,全民兵役也是如此!

    真正掘了士族豪族根基的是科举制度!

    不仅家族的子弟不能通过举荐当官,甚至无法通过这个门路敛财,结党营私了!

    可恶!

    太可恶了!

    这些人说是恨国党,实际上是利益相关!

    当然。

    也有欢天喜地之人。

    不少平民百姓、寒门子弟,有真才实学,却因为没有门路,无法一展抱负。

    他们听到科举制度的大致细节,隐隐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全国性质考试!

    只要是通过考试,通过才学比拼,他们自信绝对可以鱼跃龙门,踏上仕途!

    荆州南阳。

    徐庶来到诸葛亮的草庐,约见老友。

    诸葛四友皆在于此,当看到徐庶到来之后,众人笑道。

    “徐太守这么有时间大驾光临啊?”石广元笑着说道。

    徐庶曾经虽是刘备的军师,但之后投降常山军,在刘辰登基为帝之后,还是受到了重用!

    如今官居荆州江夏太守,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

    “莫不是过来劝说孔明出仕的?”

    “徐太守还是不要白费功夫了!孔明岂会在意这些虚名?”

    几位老友起哄。

    诸葛亮笑着招呼徐庶入座,心下其实是有些暗叹的!

    若说诸葛亮不想出仕,那绝对是假的。他也想要一展抱负,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可是。

    曾经的常山王,如今的汉帝陛下,文治武功、雄才伟略,直接一统江山。

    等到诸葛亮反应过来,他已经错失先机了,已经失去了雪中送炭的机会了。

    若是后面加入,得不到重用,需要一步一步从基层爬起,上头不知道有多少上级压着。

    这对于诸葛亮的傲气,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徐庶擢升太守之后,倒是邀请过诸葛亮,他心下有些心动,还在考虑之中。

    “这一次你们猜错了!我是带着好消息过来的!一个足以让孔明,让士元惊喜的好消息!”

    徐庶落座之后,先是品尝了一口茶水,吊足了众人胃口。

    就连诸葛亮和庞统都显得有些好奇,按捺不住想要催促的时候,徐庶才悠然自得的说道:“你们可知科举制度?”

    “科举?”

    “这是什么制度?”

    京师的情报还未完全传到荆州。

    听着老友的惊疑不定,徐庶笑着掏出一份信件,淡淡的说着:

    “这是今日朝会的内容,可不是市井流传的大致版本,而是详细无比的内容记载。

    相信只有州牧太守才能得到的机密情报。你们算是有福气了,我可是冒着杀头大罪过来给你们通风报信的。”

    看着徐庶得意的样子,诸葛亮呵呵笑道拆穿他:“若是我所料不错,这一两日之内政令必将下达,何来杀头大罪之说?”

    “若是这个科举制度十分重要,以咱们陛下的性格,想必当日就会传遍天下。”庞统也附和说道。

    卧龙凤雏都在荆州名士圈,自然也是熟识了。

    徐庶也不觉得尴尬,哈哈笑道:“孔明、士元倒是机智了,既然如此,我也不卖关子了……”

    徐庶当即将‘科举制度’徐徐到来,确实不是坊间流传的版本,而是今日朝会的全部内容。

    包括刘辰这位汉帝的亲口介绍,科举制度的相关信息。

    内容越听,越是让诸葛亮双眼发亮,庞统的心脏更是扑通扑通的乱跳。

    “选拔考试、乡试、会试,茂才、举人、进士……”

    诸葛亮、庞统等好友为之心动。

    这不是举荐制度,不是通过门路当官。而是通过自己的实力,以考试的方式,公平公正的竞争。

    而且是与全天下的才子竞争!

    这引起了诸葛亮的好胜心,也让诸葛亮十分的心动!

    而且根据徐庶所说,若是高中进士,金榜题名的话,陛下会重用这些才子!

    这就是给平民百姓,给天下才子,一个公平公正的鱼跃龙门的机会!

    徐庶激动振奋的说道:“此次的全民兵役和科举制度,绝对震撼全天下,足以载入史册的政令发布!

    陛下果然是英明神武啊!察举制弊端极多,其内有着蝇营狗苟,选拔人才良莠不齐。

    可若是科举制度,一切依靠考试决定。不会埋没人才,也不会让那些尸位素餐、不会让那些无能之辈登上庙堂!”

    顿了顿,徐庶继续解释说道:

    “据我得到的消息,科举制度极为严格,考试涵盖的范围极广,天文地理、数学律法、实务策略、军事战略、经义策论等等。

    你们需要有一个心理准备。”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

    这何止是考试,简直需要全才啊!

    若是稍微有一项偏科,那很有可能就要落榜了!

    诸葛亮倒是自信,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样样精通,十分全面,以管仲乐毅比较,十分自信。

    他呵呵笑道:“此等盛事,我绝不会错过的!”

    徐庶颔首,以他对诸葛亮的熟悉,越是困难,越是会迎难而上的。

    何况这是现如今诸葛亮唯一一个,可以通过自己努力,不需要依靠他人,进入仕途,并且身居高位的途径和办法了。

    诸位名士学子也十分心动!

    刘辰登基为帝之后,他们看到了大汉中兴之象,任谁都想要出山,报效国家,一展抱负!

    振奋激动许久之后,他们才将注意力转移到‘全民兵役’之上。

    他们向徐庶这位太守询问,却也没有得到答案。

    “全民兵役之事,莫说是我,就算是满朝百官,三公九卿都不知具体内容……”

    徐庶摇头说道:“不过我估计,这等政令,陛下应该会很快传遍天下,到时候就一清二楚了!”

    “正是如此!”

    像这样的议论,不仅在荆州南阳,出现在全天下不少充满抱负的读书人圈子之内。

    也就在全天下期待之中,刘辰的这两项政令,在次日传遍全国上下。

    有着通信鸽这等利器,只是一日时间,各州各郡各县的衙门告示,就贴满了这两项政令的具体内容!

    “我还以为全民兵役是要全家去参军,没想到只是挂靠而已!”

    “什么是挂靠?!”

    “上面有解释,就是挂个名份,只需要登记一下,宣誓效忠陛下,然后就可以各回各家了!”

    “原来如此!害得我们全家胆战心惊了一夜!”

    “陛下英明神武,有怎么可能会苛捐杂税呢?哪些流言蜚语,显然是不怀好意之辈的恶意传播!”

    “这等贼子,该死!”

    “陛下英明神武!陛下万岁!”

    对于普通百姓们而已,他们最关注的还是‘全民兵役’这件事情。

    当知道‘全民兵役’的真相之后,他们完全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眉开眼笑的幸福神色。

    对于平民老百姓而言,没有什么能比减轻赋税兵役,更让他们开怀振奋的了。

    这就是古代百姓们,小的不能再小的唯一奢望了。

    当然。

    那些儒林士子而言,他们更看重‘科举制度’。

    当看到一切科举细节之后,他们双眼放光,感觉属于他们的时代到来了!

    “陛下英明神武啊!”

    “终于不用求爷爷告奶奶请人举孝廉了!”

    “察举制绝对是阻碍大汉进步的绊脚石!一切竟然依靠举荐为官,而不是依靠真才实学,吃枣药丸!”

    “现在好了!陛下果然英明神武啊!”

    天下各州各郡各县,传播着百姓和读书人对刘辰的赞美。

    若是刘辰拥有声望系统,这一刻的声望绝对是突破天际的暴涨。

    对于寻常百姓和士子而言,他们只需要赞赏刘辰。

    可对于各州各郡各县的州牧太守、文臣武将而言,他们则需要忙碌起来了。

    文臣在准备科举制度的相关事宜。

    武将则在准备全民兵役的相关事宜。

    整个大汉天下就如同机器一般开动起来,并且高效率的完成着刘辰的命令。

    一切都向着欣欣向荣的完美姿态而去。

    整个天下的氛围都非常惊喜且幸福,唯独幽州辽东方面,气氛显得有些剑拔弩张。

    辽东太守依旧是公孙度。

    但辽东方面有徐晃率兵镇守。

    不仅是镇守辽东,也是防备身侧的高句丽等异族异动。更是在督促乐浪郡的海军基地建设事宜。

    因为海军基地占 据了高句丽不少土地,因此这段时间,高句丽时常率军侵扰辽东。

    此举无异于以卵击石,自不量力。但高句丽明白,若是退缩下去,他们下一步很有可能就是灭国了。

    在抗争之中求和平,则和平存!

    若是一昧的退缩,只会让敌军变本加厉!

    听起来似乎是大汉霸道不讲理,高句丽处于弱者、受害者的位置一般。

    然而实际上。

    那些大汉占领的土地,实际上原本就是汉人居住。

    高句丽国家的人民,主要是濊貊、扶余人、汉人等等。

    看到如今大汉天下和平,百姓安居乐业之后,这些高句丽汉人自己想要回来。

    这自然让高句丽王不爽,直接发兵征讨境内的汉人。

    徐晃又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这些汉人,白白死在异族铁骑之下,直接率军反击,打得高句丽溃不成军。

    不过徐晃并没有直接率军踏平高句丽,他必须要向朝廷请示。由汉帝陛下决定是否出征。

    同时需要让中泱朝廷支援粮草辎重!

    打战实际上打的是金钱战争,每时每刻都在烧钱!

    如今大汉百废待兴,天下开发建设,每一处都需要用钱。因此管控比较严格。

    但好在,徐晃终于等到了朝廷的许可!

    刘辰答应了他们出征的计划。

    同时让荀彧安排粮草辎重,相信凭借发达的水泥路等交通,很快就能运输到前线支援。

    不仅如此,他们

    :

    也得到了‘全民兵役’和‘科举制度’的信息。

    这倒是让徐晃、公孙度等将有些惊疑不定了!

    “徐兄可从朝廷得知什么重要内幕吗?”公孙度疑惑的问道。

    科举制度倒是十分详细,唯独全民兵役,为什么要进行全民兵役,完全没有解释。

    如今他们辽东郡即将展开出征大战,必须要确定全民兵役的真正用意,才能决定立即执行,还是先放放。

    待他们解决了高句丽,凯旋归来再说。

    徐晃摇头,但他朝中有人,很快发信给赵云询问。当初徐晃乃是赵云招降,两人可是有着恩情。

    赵云很快回信,内幕结果让徐晃惊骇莫名!

    “出征高句丽之事先放放,先把全民兵役和科举制度的问题解决了!”徐晃坚定的说道。

    公孙度看到他如此郑重其事,也赞同答应了。

    原本剑拔弩张的辽东郡,随着全民兵役和科举制度的政令到达,逐渐的缓和下来了。

    但这不是走向和平,而是预示着暴风雨将更加猛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