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刘姨见面,赵秋凤跟李巧倒是又想起了另外一件商量好了的事儿。
既然人过来了,就不妨一起说说。
这事儿比较重大,赵秋凤来说更显得合适一些。
巧妹零嘴铺子肯定是要扩建。
按照之前刘姨说的,可以把她家后院扩建进来,直接给赵秋凤使用。
且,因为是她家地皮,所以刘姨表示扩建的钱她来出。
这样听上去虽说李巧一家占了大便宜,但赵秋凤却是表示不合适。
她表示想要在刘姨家小卖铺旁边买下个宅子,然后自己装修或者改建。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日后不惹麻烦。
话一聊起来,刘姨表示刚好听说她家邻居要往外卖房子。
那家人据说是想筹钱治病,房子在年前就想卖,只是价格比别人的要高,所以一直没人买。
按理说,想筹钱都应该降低价格的。
这家的倚仗就只有这一处房子,希望卖出去的钱够治病的。
一旦卖低了,剩下的钱不知道在哪里出。
价格方面对于李巧家来说倒是次要的。
再者,那家卖房子的人李巧一家子也都认识。
别的不说,听说是为了治病,李巧家倒是乐意出这个价。
几经商量,在正月初三这天便商定好,要了那房子。
买完房子之后,一家人手里几乎没剩下多少余钱。
所以装修之类的便往后退了退。
年初八,巧妹零嘴儿铺子正式开业。
为了能够再次扩大知名度,李巧想到了一个新型的销售模式。
当然,这销售模式也是在上一世学习到的。
趁着还没开学,李巧自是会过来铺子里帮忙。
“真的一块钱就能买一千块钱?”
“对,不过使用规则上面写了,你仔细看看再决定要不要。”
“花一块钱可以便宜一毛钱,花两块钱可以便宜两毛钱,就是花的多,能给便宜的多呗?”
“对,不过这代金券一定要拿好了,掉了的话,是不能补的。”
……
李巧以及胡小芳在店里给大家解释着。
当即就有不少人掏钱买代金券。
有些则是觉得实惠便宜,反正到时候也得买这里的东西。
有些则是觉得,那代金券从来都没有过。花钱买下来,出去聊天的时候,可以吹嘘一下自己。
这代金券一时间竟是也成了有钱有身份的象征。
购买了代金券之后,可以当天使用。
一时间,便又有不少顾客选购了店里的零嘴儿。
入夜。
李巧跟胡小芳以及赵秋凤收拾好了之后便回家。
家里老人已经做好了晚饭等着。
赵秋凤叫上胡小芳先去了屋子里数钱。
“我这边是一千四百二十五块。”
赵秋凤一脸激动。
“我这边是两百三十三块六毛四分!”
胡小芳同样是一脸激动。
两个人加起来就是一千八百多块。
这一天的营业额着实创下了自开店以来的销售记录。
吃饭时候,赵秋凤把卖的钱数公布了一下。
当即,其余的人除却李巧跟皇鲁峰外,几乎全都惊呆。
一千八百多块,这是什么概念!
有些人家里,别说一个月,就一年也说不定挣不到这些钱!
“巧儿,你这点子真是太厉害了!”
赵老太忍不住夸赞。
说实话,开始时候,她还反对过。
觉着别人花一块钱就能买价值一千块的纸,实在是亏。
坐在一旁的郝大妈也一脸笑容灿烂。
“是啊是啊!大学生的头脑就是不一样!”
郝大妈说完之后,赵秋来又插嘴问,“可是巧儿,今天这些钱大多都是来买那一千块钱代、代金券的。以后大家手里都有代金券了,谁拿着来都得便宜,这不是亏了?”
李三合以及李栓柱也都朝着李巧看过来。
说实话,他们也不惦记这个。
李巧心情不错,淡笑一下,又耐心的解释。
“咱家的利润还算可以,一块钱的东西平均下来的利润大约是五毛,当然,具体的有些东西不到五毛,有些超过了五毛。那些不到五毛的,也都在三毛五以上。”
说到此,李巧顿了顿又道:“代金券是一块钱便宜一毛钱,说起来咱还是赚了。虽说没以前赚的多,但是人流量多了。”
“人流量是什么?”赵秋来又问。
赵秋凤插嘴,“还当舅舅那,脑子这会儿怎么这么不灵光了?”
赵秋来嘿嘿一笑,“流量这词儿,没听说过。”
赵秋凤立即挺了挺腰身,“哥,我跟你说,这就跟那薄利多销差不多。一块钱省一毛,别人花九毛的东西买咱家一块的东西,就相当于咱家薄利了,买的人也就多了。这谁都乐意占便宜,手里拿着代金券,就想把这一千块钱都花出来去!”
“你这么一说,我好像明白了。”
赵秋来道,随即看向李巧,“我就说我这外甥女儿的脑子聪明,随我。”
在场所有人:“……”
千元代金券的销售时间规定的是三天。
第一天之后,第二天问询过来的人更多了些。
胡小芳腾出手,专门卖代金券。
不得不说,这年头儿还是搞活动的花样少了。
换做是后世,哪里还需要花钱购买?那代金券满天飞的时代,从步行街这头到那头,手里得到的代金券数量能多到你怀疑人生!
“闺女,这上边写的是真的不?一块钱能便宜一毛?十块能便宜一块?”
一个年纪偏大些的女人凑到窗口询问了句。
李巧立即回应,“是啊奶奶,你想要点儿什么?咱家代金券当天购买了当天就能使用。”
那女人略微迟疑了片刻,随即道:“这个怎么卖的?”
“这一串有五毛的也有一块的。”
“给我来两串儿一块的。”
“好!”
“那边那个怎么卖?”
“那个价格偏贵些,五块一斤。”
“哦,那给我来两斤。”
“行!”
……
一言一句间,那老太太一口气要了二十块钱的东西。
李巧不是没见过这么“大手笔”的客户,只是总觉得这老太太有些奇怪。
老太太在购买之前,总是会重复缕一遍之前买的东西也就罢了。
而那些论斤称的东西,老太太竟然也会按个儿数数。
就拿糖炒栗子来讲,老太太竟是把栗子的个数都数了一遍,顺便还算了一下每一个栗子的价格!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