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6章 武学与玄甲军

    便在众位大臣勋贵,仍旧沉浸在深深的震撼中,久久回不过神来的时候,就听皇帝刘庄再次朗声开口道:

    “土豆、玉米产量之高,诸卿有目共睹,且都相当耐旱易活,适宜在全大汉种植,重要的是,口感味道还非常得好吃,诸卿等下便知。

    诸卿想过没有,等三五年后粮种富裕了,土豆、玉米被逐步推广到全大汉去,到时候,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诸卿可知,有感于之前的天下大乱,生民百姓多有饿死,朕自登基之时,就曾立下宏愿,也曾不止一次祈求上天,愿天下再无饥馑,大汉再无挨饿之人,只可惜……

    朕甚至一度以为,终朕一生,可能再也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了!

    如今大汉有了亩产二十余石的玉米,亩产百石的土豆,又有辅国将军带来的农耕之术,朕一下觉得,这个愿望终于有实现的可能,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就在吾等的眼前,几乎触手可及!

    此时此刻,诸卿,可愿与朕君臣一心,同心同德,共同迎接这盛世,一起创建一个人人都吃得饱,穿得暖,无比强盛的大汉?”

    “臣等愿意!”

    李乐率先大声表态,这时太尉赵憙、司徒鲍昱、司空牟融等三公九卿也一下从巨大的震撼中反应过来,纷纷擦干眼泪,大声跟着表态。

    “臣等愿意!”

    在如此大势面前,纵然很多人心里在不愿意,也得捏着鼻子跟着一起大声呼喊。

    “臣等愿意!”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所有人一下都明白了皇帝还有李乐此举的用意。

    便是拿出土豆,玉米这样的高产粮作物,表明刘氏统治乃是天命所归,独得上天护佑,故而才降下李乐这样的神仙一般的人物,还有土豆、玉米这样的超级祥瑞。

    继而就是安定民心,收买民心!

    再又是釜底抽薪敲打警示天下的世家大族,富商豪强。

    你们所依仗的,第一为知识解释权,不久前刚被辅国将军李乐重创打脸;第二就是土地和粮食了。

    现在朝廷有了土豆和玉米,单靠朝廷和天下自耕农掌握的土地,就能种出吃不完的粮食,你们的倚仗已经没了,还要与朝廷较劲对抗吗?

    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是向朝廷妥协屈服,不吵不闹,上下一心,共同建设一个人人都吃得饱,穿得暖,无比强盛的大汉;

    还是冥顽不灵,一条道走到黑,与天下民心为敌,最终获罪于天,身死族灭?

    想及此处,很多人只觉得一阵后屏,冷汗都要冒出来了。

    这时的大汉朝廷,有英明睿智的帝王,才德兼备的大臣,有勇有谋的将军,更有一支十数年来战无不胜,刚刚打了大胜仗的无敌强军在握,民心威信同样不缺。

    现在又有了土豆和玉米这样的超级祥瑞,唯一的短板已经补齐,一旦这个天大的好消息放出,朝廷就可凭此兵不血刃解决一切反动势力。

    胆敢囤积居奇,制造传播流言,疯狂推高粮价的,朝廷就可直接出动军队抓人抄家,再鼓励互相检举揭发……

    一通操作下来,不知多少世家大族,富商巨贾就要破家甚至灭族!

    而在这民心向背,浩浩荡荡的大势面前,普通百姓们对此只会拍手称快!

    想要继续掌控舆论,煽动恐慌,煽动民乱,裹挟民心,门都没有!

    此时此刻,所有人不禁对这位从小就聪明过头的皇帝,表达出由衷的佩服起来。

    这谋划,这手段,不服不行啊。

    不少人更是充满了恐惧,害怕这次大获全胜后,刘庄会乘胜追击,对他们穷追猛打,甚至乘机再次推动他们父子两代念念不忘的度田事业。

    表态过后,就是两种新粮食的试吃了,这个李乐最是拿手,他先是让人将两个小个玉米棒上玉米粒磨成玉米面,加入少量面粉搅拌均匀,加水搅拌成糊状。

    铁锅内倒入少量素油,倒入玉米面糊摊成饼状,小火煎至两面金黄,色泽鲜亮,香味扑鼻,松软可口,简单家常的玉米面饼就做好了。

    再用那些小个的土豆做了一个黄焖鸡,土豆烧牛肉,一个清炒土豆丝,这下连主食带下饭菜就都有了。

    这些东西本就美味,又有李乐的厨艺加成,加之数量极其有限。

    能有幸参与试吃品尝的,无不是身份尊贵且德高望重之人,其他身份地位,威望不够的,就只能狂咽口水眼睁睁看着。

    于是乎,土豆、玉米的口感味道,自然就被夸上了天,一下便把现场所有人都给征服了,人人都想吃得不得了,渴望能有幸分到一点土豆和玉米的粮种。

    “辅国将军……”

    试吃品尝结束后,皇帝刘庄又望向李乐,一脸微笑道:“卿在外领兵,先败北虏左鹿蠡王两万大军,再献火攻之策,大破北虏伪单于十万大军,斩俘缴获不可计数……

    回朝之后,全权主持抗旱救灾工作,组织十数万流民挖掘灌溉水井,修建水渠无数,成功保下七成以上秋粮产量,将旱灾损失降到了最低,更救济灾民,活人无数……

    朕闻赏有功、报有德者,政之急也。若功不赏,德不报,则人何谓哉?”

    “尚书令……”

    顿了顿,刘庄转头望向尚书令宋庠道:“宣制吧。”

    “诺!”

    一早就接到皇帝亲笔所写诏书的宋庠,顿时一个激灵,立刻从身旁一个尚书令手中接过一个镶金木匣,将诏书去取出,走到众臣面前,大声读道:“辅国将军、温侯李乐志虑忠纯,见称义勇,躬于王事,勤劳社稷……朕甚嘉之。

    乃改封李乐为东阿侯,赐宫中乘马,入朝不趋;拜为武学教授,总领武学诸事,为国培养选拔将才,凡大汉将门及军士,侠客、俊秀,知兵习武者皆可报名入试,第一期武学生名额共计三百,一切秩禄待遇,如太学故事。

    命少府于北邙山下兴建武学校舍,诏令辅国将军于武学外新建一军,名曰‘玄甲军’,定员三千……望辅国将军公忠体国,不负圣意。”

    李乐听了,连忙叩首拜道:“陛下厚恩,臣无以为报,定当粉身碎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