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六章:方略策论,这些人跪着听完【6】

    此内容m.htzyk.首发    苏秦的一番策论,敲山震虎。

    这便是他【口若悬河】的能力,这是个神技,意思便是苏秦说起话来的时候,基本上停不下来,而且加上本身的内政与智力属性,都可以从基础上增加说话内容的精度。

    让苏秦的话,易于接受。

    震惊,自然是震惊的。

    颍川学子,乃是世家大族,多是满腹经纶之辈,家中典藏书籍万千,从小饱读诗书,懂得审时度势,分析时局。

    所以都是聪明人,但是此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居然可以口若悬河的将他们都说服。

    这就有些震惊了。

    李治淡淡的笑了笑:“说得对,现如今,陈留之地正式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办学之策,也不光是只教学儒学那么简单。”

    “没那么简单?!”

    几人眉头紧皱,心里咯噔了一下。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历来的规矩,难不成要废儒学?

    李治接着道:“各位,都是儒生文人,无需担忧,儒学在我心中依旧是根本之学,教导君子之道,为人处世之道,为官济世之道,乃一个人性格心性之根本,但其余之学,才是在乱世之中,生存之本。”

    “实业,乃是现如今齐头并进的发展之业。”

    蔡邕每一次听李治说起这些的时候,脸上总会挂着淡淡的笑容。

    的确,他明白李治是儒学为本,百花齐放的心思,而且尤其重视法墨。

    任何一个儒生,会将儒学和儒家思想当做神一样来信奉和膜拜,但是明白人都知道,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任何一家的思想,都是有独到之处的。

    现如今,法墨便是如此,而李治似乎提出了实业这句话。

    让蔡邕敬佩。

    “各位,先行稍等片刻,我叫书童去沏茶。”

    茶,可是奢侈品。

    即便是蔡邕,没有了俸禄,往来皆是白丁的情况下,他也舍不得天天喝。

    现在是因为高兴,又要再一次听到李治的策论,心里有按捺不住有些兴奋。

    沏茶,等待,商谈的节奏慢了下来。

    李治开始了他改变这些颍川儒生三观的一次论断之策。

    ……

    一个时辰之后。

    学堂内的讨论热络了起来。

    荀彧:“懂了,若是成立所谓的工程编队,便可养100人左右,在任何城池,可用工期来进行约束,每个季度给工人发放钱粮,这样的话,百姓收入上升,治安相应得到改善,同时名望也可积累而来,库存之中的税收,也不会少。”

    “这就像活络筋骨般,可将我大汉如今之堵塞的状况一下子疏通,百姓吃得上饭,还有钱赚,就会紧紧跟在大人身后,如此,政绩不出三年便可震惊朝野。”

    郭嘉坐在末席,说起来,和这么多颍川大儒一起到陈留来,他的确是个弟弟,只能在末席一边流汗一边记录。

    这是多年来的习惯,李治说过的每句话,现在都在脑海之中。

    商业,市场,成立粮仓中转站,统一售卖。

    建立实业编队,以军民结合的形式,伐木、挖矿、采药,根据所得来发放工钱。

    让老百姓不光只是农耕挣钱。

    同时,在学堂内以“系”的名义,成立多个思想教学,其中最为务实的就是木工系和冶矿系。

    李治还说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

    “要成立科技院,对冶金,改造农具,改造军备等做准备,直接由学堂输入人才。”

    一连串的思想下来,几乎定下了之后五年内陈留的内政发展。

    一群人七嘴八舌,全都被激活了般,连蔡邕先生,和他的女儿蔡琰也忍不住参与其中,各抒己见,商讨无数用具与思想的碰撞,苏秦也提出了些许很有建树性的建议。

    直到后半夜,荀彧喉结上下翻滚,嘴唇干涉,已经是不知道多少次发呆了。

    后面很多策论他都是跪着听完的。

    这是……

    定国安邦之策啊。

    这就是被许劭兄弟传为奇人的李治大人。

    他不过是才二十出头而已,年轻有为啊……

    不知不觉,天都快亮了。

    李治打了个呵欠,想到还有一天时间,就要启程去洛阳,那么也就耽误不起了。

    于是颇为长舒口气,结束了话题。

    “各位,大概的方略便是如此,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考虑一下,等我回来的时候给我答复。”

    荀彧叔侄对视了一眼,错愕道:“诶?!我们不是已经跟随大人了吗?”

    “跟随了吗?”

    怎么忽然如此说。

    “否则的话,知道这些秘辛,通晓了大人的发展方略,哪还好意思再拒绝。”

    陈群也点头:“嗯嗯,从三个时辰前,我就已经铁了心要跟随大人了。”

    “我愿入仕,追随大人,造万世之基!”

    “大人,在下定当殚精竭虑,施行大人之方略。”

    荀彧与荀攸也都热血沸腾,毕竟听了李治在各方面的策论之后,他们也明白辅佐他占住兖州的重要性。

    兖州之地,的确是退可守,进可争。

    现在李治没有提及任何争霸天下之事,但他们心中大多明白,一旦洛阳有变,整个大汉分崩离析,那就意味着,从兖州而出,鏖战征伐,或许是必行之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