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7章 汉朝终结者

    “你就是贾诩?”周易顿时眉头紧锁。

    显然这副态度是对方始料未及的。

    贾诩看了他一会儿,反问:“难道上将军是要责备下官吗?当初天子出奔,下官身为光禄大夫而不能跟从,实乃年老力衰,心有余而力不足。故今日特来向奉迎了天子的上将军请罪。”

    这番话把周易的嘴给堵住了。

    原本文和乱武、祸国殃民,砍十次都不嫌多,周易正想问责。

    却不料贾诩看出他的心思,一招“接发化”,化骨绵掌,把大罪化成小罪,小罪又化为请罪,还着重强调自己光禄大夫的汉朝朝臣身份,让作为骠骑将军的周易又无从治罪。

    一套应急反应,足以载入教材,供后世观瞻。

    只不过汉朝朝臣,也亏贾诩真敢腆着脸挂嘴边。

    他祖上乃是西汉贾谊,贾谊师从西汉宰相张苍,张苍师从儒学三巨头之一的荀子,张苍乃是荀子的关门弟子,得意门生。武威郡贾氏一族可谓正统的儒学豪门。

    儒学豪门,就培养出了这么个缺德玩意儿。

    什么,缺德玩意儿?

    周军别的人不收,专收缺德玩意儿,贾诩可算来对地方了。

    但由于对这位以一己之力毁掉汉朝的大汉终结者有着本能的反感,周易起初并没有给他好脸色,也不叫坐下、也不着人看茶,而是瘫坐在老板椅上,拖着长长的官腔问道:

    “从李郭交兵到现在也有快两年,贾大夫这段时间忙什么去了,怎么到这会儿才想起来跑到洛阳?”

    贾诩答道:“下官不敢隐瞒。自长安之乱后,下官投奔同乡段煨处。后因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虽然优厚,却不可依靠,下官担心待久了一定会被他所害,所以离开段煨,特来投奔上将军。”

    段煨这个名字周易有点印象。当时他带兵西进,进攻弘农时,这个姓段的老哥们还当了一阵子带路党,后又迎接汉献帝刘协东归洛阳时,为皇家供给衣食补给,立有功劳。

    但是他的积极邀功行为引起了护驾将军杨定的不满,二人发生冲突,甚至发生械斗。

    因此周易就仍让他屯兵弘农,维持当地治安,但不归他节制,而是属于朝廷直属兵马。

    对于直属不直属的,周易其实无所谓,因为他本来的理想就是匡扶汉室。

    “汉”既是朝代名,也是民族名,还是文化名,“匡扶汉室”四个字,对于一名现代人而言,同样具有民族复兴的意味。

    尤其是对周易而言,仅仅是身为主体民族却不被逆向歧视,反倒可以不用顾忌地昂首说出“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不用担心被人以破坏团结为由请去喝茶这一条,就足以凭精神上的满足感,弥补一切物质生活上的缺陷。

    乱世归乱世,老子身为汉人,起码是站着的!

    扯远了,反正周易多少了解些段煨的人性,听完贾诩的解释,觉得勉强还算合乎情理,就没有再过分追究对方乱国的罪责。

    毕竟一直到南宋时期,研究后汉三国历史的学者,才从故纸堆中翻找寻觅出了“汉室再乱于贾诩,终于董昭”的根本原因。

    而现在董昭、贾诩两大“倾”汉护法均已归位,要为自己效力,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周易神情渐渐舒展,伸手示意:“贾大夫请入座,来人——看茶。”

    贾诩坐进沙发,仍是正襟危坐,对周易说:“下官听闻上将军曾发布求贤令,招贤纳士。后又开天策府,招募幕僚,不知……”

    言外之意,他也想入幕府,谋取点名利。换别人、比如董昭那种,估计就直接说我想到你这儿干了,贾诩毕竟顶着个大儒的名头,说话要含蓄许多。

    没办法,乱世当中,再低调的人也得想法子吃饭养家,挣钱嘛,不寒碜!

    但是周易告诉了他一个不幸的消息:“天策府已经撤了。”

    “什么?已经撤了?”

    “并不是贾大夫消息不灵通,而是我刚刚撤销,还没来得及公诸于众呢。”

    贾诩似有不解:“上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何等尊荣威仪,为何要撤销幕府呢?”

    周易解释:“不怕贾大夫笑话,我是山贼草寇出身,与马贼阿多相似。我先开幕府后又撤之,正是不希望朝臣拿我与郭汜相提并论。”

    贾诩摇头道:“如今各地诸侯拥兵自重。上将军奉迎天子,受封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理当值此机会广纳贤良,却偏偏要撤销幕府,岂非失策?”

    周易“切”了一声说:“有汉四百年,凡是开府的,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我才不赶这个热闹呢!”

    正在这时,外面有军士进来,不顾还有别人在场,就满脸喜悦地告诉了他前几天缪拉、乌低所干的“好事”。

    周易顿时脸色大变,斥责道:“缪、乌二人,被我提拔不久,就恃宠而骄,趁我病重不省人事之际,擅自调兵,残害国家大臣,真是岂有此理?”

    当即吩咐来人:“传我命令,立即将缪拉、乌低二人撤职下狱,过几天由我亲自审讯,不得有误!”

    那军士面露难色,问:“似乎不太好吧?”

    周易厉色喝问:“难道我病了一个月就变天了,我的命令不好使了吗?”

    军士方才顿首谢罪,领命出去。

    贾诩见那军士战战兢兢出门,捋着胡须,若有所悟。

    “贾大夫。”周易叫了他一声。

    “喔——在呢,上将军有何吩咐?”

    周易说:“既然你本就是朝廷重臣,又出身豪门,刚巧我那几个不听管教的部属擅自杀死了数名朝臣,朝堂上有了空缺,你以后就兼领尚书令吧,加秩一千石。”

    东汉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末年大权旁落于贵戚大臣,所以竭力把权力集中于君主,凡机密之事全部交给尚书,以此制约三公。因此东汉尚书工资不算太高,职权却相当大。

    贾诩明白这一任命非比寻常。

    心说:想不到初次见面,周易就不计较往事,对自己委以重任。看来这年轻人的确名副其实。

    于是当即起身,稽首称谢。并说:“下官生于乱世,原本只求安身立命,于常人恐怕已是奢望,却不曾想屡受优待。下官唯有兢兢业业,以报将军、国家厚恩。”

    周易说:“你似乎把应该感谢的对象顺序搞反了吧?”

    按照国际惯例,应该先感谢国家,然后再感谢领导。

    然而贾诩却说:“没有搞反。”

    二人四目对视,良久,相顾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