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章 李纲反宋

    钟粟之前教了**一些护理知识,但当时只是针对普通病患。

    这次遇到火铳炸膛,他立刻意识到,这战伤护理其实更加重要。

    普通病患再怎么样,较大的外科手术基本很少,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了。

    有时候不但做不好,只会把人作死。

    与其冒险,还不如保守治疗,让病患多活一段时间,还能确保较高的生活质量。

    一旦开膛破腹,或许都撑不了几天。

    除了没有太好的消毒手段之外,所谓的麻沸散这些华夏祖传的麻醉手段也已经失传,倒是有一味叫“草乌散”的麻醉剂,大宋人民倒是已经掌握了。

    “草乌散”需要用到曼陀罗,麻醉效果尚可,但副作用同样不小。

    不过为了保命,这点副作用只能忽略不计。

    麻醉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是防止感染,这才是古人的认知盲点。

    细菌这种东西在古人看来,更像是一种虚无缥缈的超自然力量。

    没有显微镜这种设备的情况下,几乎不存在直观认识细菌的手段。

    至于一些关于细菌存在的现象,古人显然不会想到会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小动物在侵蚀伤口,自然会朝别的地方去想。

    什么酸碱平衡,什么金黄色葡萄球菌,如果对大家说这些只会被认为是魔怔了。

    还是老老实实告诉**,一定要多通风、勤洗手之类,反而比说那些云里雾里的话要强很多。

    除了外科手术以及护理外,**倒是从黄神医那里学到了一套完整的针灸术。

    这一在后世都市中被说得神乎其神的医疗法门,还真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只不过没有中的那么神奇。

    让钟粟意外的是,**因为此前为赵煦诊病,一开始被御医各种敌视,然后在不断的切磋中互相印证,反而成了朋友。

    大宋的翰林医学院也不是盖的,对医学依据分为了九科,包括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推拿科等。

    不知因为什么原因,眼科和口齿咽喉是单独成科的。

    大宋医学其实已经不错了,在全地球那也是能拿得出手的。

    如果将宫廷医学和民间医学进行一番比较,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

    黄神医再怎么神,但毕竟生活在民间,最大的优势在于见多识广,但也存在局限性。

    翰林医学院的缺陷在于囿于一隅,所以有眼高手低的嫌疑。

    不过毕竟出自玄门正宗,在医道传承上还是非常有优势。

    虽然和翰林医学院的交流,主要限于私下进行的层面,但即便这样,还是很有效果。

    这次事件发生后,钟粟意识到,医学院还需要继续往更加精深的方向发展。

    没有了自己的干预,大宋的医学完全就是两条腿走路。

    翰林医学院走的高高在上的路线,他们只是为皇家服务,不会考虑普通人的死活。

    而民间郎中限于认识的不足和高昂的成本,也必定存在不少无法逾越的难关。

    对于钟粟,在思路上可以对**提供一些,最重要的时候,钱不是问题。

    目前来看,一个办法就是以**为代表的民间医学和翰林医学院开展技术交流,然后取长补短。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不计成本靠钱去砸,强行推动医学发展。

    不过钟粟明白,即便如此,时间和经验的积淀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后世华夏被美帝在芯片上卡脖子,可不是靠钱就能砸出来的。

    医学院出来后,钟粟感慨良多。

    要凭一己之力推出一个举世无双的大宋,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自己这个大宋教书匠可不是万能的。

    而且靠着教育的力量,需要靠着一点一滴的时间去慢慢改变,和自带超强系统的效果大不一样。

    自带系统是浪漫主义,而自己只能说是现实主义。 FeisυZw.c●m

    ****************

    “反了,反了,真是反了……”

    一名太学生一脸怒意地指着李纲,嘴上说得异常激烈,但人却离得远远的。

    李纲也有点后悔。

    刚才和太学生争论,在提及对契丹、女真这些国家政策的时候,李纲居然大胆指出了朝廷的一些过失,而且言语之中有些过激。

    太学生不忿,对李纲针锋相对一通上纲上线。

    这些李纲还能勉强忍下来,可说着说着,居然有太学生说钟粟的做法纯属野路子。

    国际关系问题的争论最多也就是学术层面的,大家气归气,但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一旦转化到了人身攻击层面,每个人的脾性就暴露出来了。

    李纲可不是软面条,他进汴京大学,一大半出自对钟粟个人魅力的崇拜。

    最重要的是,汴京大学的学生,都可以算是钟粟名义上的学生。

    太学生不忿之下出口诽谤钟粟,李纲终于觉得婶可忍叔不可忍了,居然一出手就把出言不逊的太学生给推倒在了地上。

    有辱斯文,斯文扫地啊。

    本来其他的太学生还没说什么,可李纲这么一出手,其他人都不能忍了。

    太学生虽然身份是学生,但实际上相当于大宋朝廷的后备干部。

    他们之中的好些人可都是豪门巨户出身,甚至和大宋皇室有错综复杂的关系。

    哪怕是朝中的现任官吏,见了太学生也是礼数有加。

    居然敢出手打太学生,这可是相当于打朝廷的脸面。

    李纲这一出手,还真有点说大可大说小可小的意思,如果再把李纲指责朝廷过失的说法搬出来,说他反了大宋,还真能沾上边。

    正因为这个原因,才有太学生说“反了反了”。

    李纲虽然出身同样不一般,但却比太学生差了一些。

    打太学生打了就打了,个人倒是不打紧。

    但他很快考虑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自己的师尊钟粟因此被牵连在内,这就有点麻烦了。

    在几个太学生起哄的时候,李纲一下子变得有些慌神。

    太学生吼了一阵,发现李纲貌似胆怯了,情绪也不再像之前那么激烈。

    其实在这种时候,李纲只需要一个道歉,便可以化解当前的局面。

    可还是发生了不可预料的情况,太学生的傲气是骨子里带来的。

    他们看到李纲貌似怯阵了,立刻再次出言挑衅。

    “李纲,君子动口不动手,你如此而为,钟山长就是这么教你的吗?

    如果钟山长也是这样一个不知礼法的人,那我们还是回太学吧,呆在这里还有何意?”

    不知道哪个二世祖,突然冒出了一句。

    李纲本来已经有点后悔,但二世祖居然当面辱及师尊,这是他难以容忍的。

    他突然疾步上前,对着刚才说话的二世祖一击直拳,言语攻击已经取得胜利,不妨用物理攻击继续补刀。

    “啊!”

    一声惨叫传来。

    前有薛刚反唐,现有李纲反宋。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