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九十三章 酒场规划

    在登封的时候,钟粟完全以酒的蒸馏为主,并没有自酿的计划。</p>

    现在要进行自酿,就要在惠州府酒务那里办理手续。</p>

    大宋的酿酒政策在大江南北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总得来说,民间酿酒几乎就是禁止的。</p>

    就算要进行,那也必须是官方参与的。</p>

    汴京虽然大的酒楼有七十二家,但具备酿酒资质的仅仅只有五家。</p>

    这五家都是经过官方严格筛选官方入股的的,其他酒楼如果要进货,只能从这五家进。</p>

    不能随意酿酒的规定,主要是因为朝廷觉得粮食来之不易,肚子都吃不饱,怎么能拿粮食用于酿酒。</p>

    不过政策再怎么严格,民间偷偷酿酒的也不是没有,只是因为量很小,官府也不会太苛刻。</p>

    但任何事情都有例外,那就是在岭南一代,情况恰好相反。</p>

    作为官员发配的首选之地,岭南瘴气很大,人要生存下去,多饮酒可以适当缓解症状。</p>

    正因为这样,大宋朝廷对岭南一代的酿酒政策格外宽松,允许民间私自酿酒,这也算是一项惠民政策。</p>

    其实所谓的瘴气,有人认为是动植物腐烂产生的有毒气体,其实也不尽然。</p>

    除了这些气体,由于湿度大温度高,空气中还弥漫着各种病菌和微生物。</p>

    不习惯的北方人初来乍到,只要吸入了这种成分复杂的空气,非常容易生病。</p>

    而喝酒可以或多或少杀死一部分病毒,也可以辅助带走一部分湿气。</p>

    岭南本地人因为长期生活,已经适应了,但北方人去显然受不了。</p>

    苏东坡第一次发配惠州的时候,情况还是不怎么样,但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对惠州进行了积极的开发,情况也有所好转。</p>

    钟粟对苏东坡的遭遇自然早就知道,对大宋的酒类管理也大概清楚。</p>

    大宋的酒类管理,除了有称为“榷酤”这样的专售机构外,官府还在各地设置酒务(管理机构)、酒场(酿酒工场)、酒坊(卖酒作坊)。</p>

    钟粟在登封的时候,以蒸馏卖酒为主,所以对外只能称为酒坊。</p>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他除了收购土酒进行蒸馏之外,更多的时候要以自酿为主。</p>

    以后对外就得称为酒场了,自然还要到惠州那里办理一套手续。</p>

    不过这套手续也就是走个过场,其实就是做个登记即可,获利后所纳的税也明显比北方少。</p>

    何况酿酒师是苏东坡,酒场的场长是钟粟,谁会对他们办理这个手续推三阻四。</p>

    最重要的是,两人本来就是官方的人,再加上又是为大宋筑造钱币,又是开办书院。</p>

    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酿酿酒又怎么了,造福民众难道不对吗,赵煦会说什么?</p>

    何文运当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自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面犯糊涂。</p>

    当然,办证的同时,酒场的酿造完全可以同时进行。</p>

    钟粟的规划非常清晰,自己现在主要经营的是餐饮业,无酒不成餐嘛。</p>

    如果自己的酒楼拿不出几样特色酒来,那就逊色了很多。</p>

    桂花酒、万户酒是惠州本来就有的,可以直接进货。</p>

    罗浮春、真一酒则是苏东坡的发明,现在也不存在专利权的问题。</p>

    有了这几个品牌,然后钟粟再用蒸馏设备搞出一样高度数酒(名字还可以继续叫“百日醉”)。</p>

    在这些基础上,再让医学院的黄神医如法炮制,搞出一样养生滋补酒,钟粟在惠州的白酒系统就算是布局完成了。</p>

    除了十套蒸馏白酒的设备,钟粟还要定制酿酒设备。</p>

    在这方面,他不是很精通,再说苏东坡究竟是怎么酿酒的,钟粟并不了解。</p>

    苏东坡倒是心里有数,但看到钟粟的这十套设备后,他更是信心爆棚。</p>

    他觉得既然钟粟决心不小,那自己干脆也玩个大的,设备也得多搞几套。</p>

    想到设备的置办,一个人又出现在了钟粟的视线里,那就是东平窑的张窑主。</p>

    酿酒的全套设备,自然要从他那里定制了。</p>

    “苏老兄,开个单子吧,酿酒都需要哪些东西,我派人去采购定制?”</p>

    “钟先生有路子吗?酿酒用的缸瓮坛钵,都是有规格的,可不是随意就可以买到的。”</p>

    苏东坡认真地说道。</p>

    “这个小子岂能不知道,你放心,咱们专门订制,保证让你满意就是。”</p>

    钟粟拍着胸膛保证着。</p>

    “说说,你又有什么打算?”</p>

    苏东坡知道,钟粟肯定有了什么好的想法。</p>

    “东平窑你应该知道吧,就从那里全套订制。”</p>

    钟粟其实也是后来才知道,之前铜厂用的大缸就是那里定制的。</p>

    “东平窑?你不说我还忘了,那可是惠州三大私家瓷窑之一啊,烧几套酿酒器具一定不会有问题的。”</p>

    “东平窑的张窑主还送了小子一套白瓷酒杯,今天让你开开眼界。”</p>

    钟粟说着,把收藏了一段时间的白瓷酒杯拿了出来。</p>

    之前顺子试着蒸馏出来的酒还有一些,钟粟拿出来一坛。</p>

    “先别动,我看看。”</p>

    苏东坡拿起了一个白瓷杯,仔细地端详了起来。</p>

    “好家伙啊,这么纯正的白瓷,就算是皇宫里也不多,他居然送给了你几件。”</p>

    “是啊,张窑主大概有结纳小子的意思,所以预先送来了这几件瓷杯。”</p>

    钟粟也不隐瞒,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苏东坡。</p>

    “哦,钟老弟机变无双,不知道猜出来张窑主的想法没有?”</p>

    苏东坡带着戏谑的笑容说道。</p>

    “小子猜测这件事情可能和你有关,多半是他家的子弟冲着你们名头,可能要去罗浮书院学习。”</p>

    钟粟这么想其实也没有十足的把握,那也只是索九的猜测。</p>

    “不会不会,我倒是认为,一定不会有关系。</p>

    你想啊,他家是烧瓷的,怎么会突然想要罗浮书院呢,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没有。”</p>

    “苏老兄,要不咋俩打个赌怎么样?”</p>

    钟粟突然对这件事情也产生了兴趣,打个赌似乎还挺有意思的,将这个大诗人阴一把太好玩了。</p>

    “好啊,打赌就打赌,赌注就是一坛上等的桂花酿,怎么样?”</p>

    苏东坡立刻就想到了酒。</p>

    桂花酿虽然是惠州本地酒,但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上等的桂花酿一大坛可是要一吊钱。</p>

    而且就算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到,毕竟产能有限。</p>

    两人说完,哈哈大笑,苏东坡自信推断没错,而钟粟则是觉得苏东坡已经入坑。</p>

    苏东坡很快写就了一张单子,钟粟接过来看了看,然后交给了索九。</p>

    “你让人把这单子交给张窑主,约他这两天来一趟,就说有事情要谈。”</p>

    张窑主送了钟粟几件白瓷杯后,其实一直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和钟粟见见面。</p>

    但通过索九一打听,这段时间钟粟一直在忙铸钱监的事情,所以也没敢贸然来找。</p>

    索九代替钟粟收下了白瓷杯,总觉得没有完成使命,心里有点不太踏实,现在总算可以见一面了。</p>

    钟粟一安排,他立刻就派人去送信。</p>

    苏东坡接下来便开始对酒场的设备安放开始具体规划,很多情况,其实跟钟粟在登封时的做法大同小异。</p>

    </p>